吳揚揚 神華寶日希勒能源有限公司
當前,由于我國對對過剩產能的調控及頻發礦難事故的治理,我國煤礦企業總量呈下降趨勢。在此背景下,煤炭企業要想獲得更多的社會、經濟效益,就有必要開展項目經濟評價及風險管理。本文對煤炭項目經濟評價及風險管理進行了闡述。
煤炭行業是指以開采煤炭資源為主的一個產業,它是國家能源的主要來源之一,也是國家經濟的重要支柱之一。其特點為:①生產過程復雜。煤炭生產是地下作業,生產環節多,勞動強度大,是多工種、多工序的連續性作業和多環節的綜合性作業。②生產屬于危險性作業。經常受地下水、火、瓦斯等地下災害威脅,易發生各種安全事故。
1.投資估算。它是指對煤礦工程各項目所需的各項投資進行整合并估算。通常,在煤礦工程中要對礦井及選煤廠的井巷工程、土建工程、設備和工器具購置、安裝工程、工程建設其他費用、項目預備費、建設期利息及流動資金等方面的資金進行整合。另外,還需進行礦業權價款投資,該部分投資用的是分期支付,在建設期支付部分價款,其余的價款在合同規定的生產期年限中逐年交付。對一些生產要求高、安全意識高的項目,設備投資在上述投資中所占比例較大,這也是目前煤礦工程投資的一個發展趨勢。需注意的是,流動資金的估算要嚴格按國家的相關規定進行,包括生產安全事故、救災、善后等方面的風險抵押金。
2.資金籌措。其分為投資使用計劃、資金籌措、資金籌措方案分析三部分。其中,投資使用計劃是對建設期、交叉期、生產期三個階段的資金投入進行總體規劃,通過企業自籌及銀行借款兩種方式調整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的資本金比例。之后分析資金籌措方案,確保資金能有效供應,并保證企業具有一定的償還能力及可靠的資金來源。
3.財務評價
1)財務評價指標。財務評價包含多個層面,需對多個參數指標進行評價。財務評價的參數指標一般分為基礎數據及原煤生產成本數據。在基礎數據中,企業需收集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資源稅、所得稅稅費和利率、計算期、生產負荷、基準收益率、折現率、盈余公積金等相關參數資料。原煤生產成本包括采煤方法及生產工藝,并在施工所在地的人工、材料、電力等價格基礎上進行計算,應包括建設工程和日常成本的各方面。此外,企業需根據當前煤炭價格的浮動趨勢來確定銷售價格,這項工作需通過對上述財務評價指標的嚴格分析來獲得。
2)財務分析。根據以上指標,煤炭企業的財務部門需進行財務分析。財務分析一般分為盈利能力、償還債務能力、財務生存能力分析三部分。其中,盈利能力分析是指煤炭項目達到一定生產能力后,扣除相應的銷售稅及已繳納的增值稅后,企業的年平均利潤總額及年平均利潤總額所反映的盈利能力。償還債務能力是指煤炭企業能否按合同約定的貸款條件保證在貸款還款期內按期償還債務資金,即在貸款還款期內年償債備付率是否大于1。財務生存能力分析需遵循資金平衡原則及財務生存能力分析原則,前者是指在償還資金短缺時,先使用歷年積累的盈余資金,累計盈余資金不足時,應使用可供投資者當期分配的利潤,若資金仍然不足,則借用短期貸款。后者從財務計劃的現金流量表可看出,在計算期內,每年經營性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入大于現金流出。
3)不確定性分析與財務評價結論。在項目評價過程中,數據一般都是預測和估算得到的,所以必然存在一定不確定性。因此,在完成上述步驟后,還需進行不確定性分析,一般以盈虧平衡、敏感性分析為主。綜合以上評價信息后,得出盈利能力、償債能力、抗風險能力等結論,并探索項目的可行性。
1.項目風險。其是指在項目建設與生產運營中,會影響企業建設及生產運營的一些風險,主要是投資項目風險,即在市場預測、技術方案、工程方案、融資方案、社會評價論證的基礎上識別投資項目的主要風險。然而,項目風險包含多個層面,主要包括安全風險、市場風險、資源風險、技術風險、工程風險、投資項目風險、政策風險、外部協作條件風險、社會風險、外匯風險、環保風險等。這些風險均貫穿于項目建設及生產運營全過程,是風險識別和管理的重點。以安全風險為例,煤礦工程以礦井開采為重點,大部分作業在地下進行,尤其容易發生水、火、瓦斯、頂板、煤塵等災害。因此,在安全風險管理方面,企業需重點對開采技術、勘探技術、防火防爆技術等方面進行投入。
2.風險管理措施。在風險管理方面,應在風險識別的基礎上制定風險管理策略。首先,資源風險管理的對策,要求煤炭企業加大對勘探技術的投入,及時修補原地質資料,以促進開采、生產計劃的順利進行。其次,安全生產對策,其核心是確保勘探、生產、建設中的安全。企業必須做好質量檢測,開展質量達標活動,優化改進礦井通風設備、煤塵災害控制技術、開煤技術等,確保施工現場能在合理的控制下,保證其操作流程、作業流程、安全規定的良好實施。同時,消除一些會影響施工現場安全的隱患。為做到以上幾點,企業還需加強人才培養,完善員工體系的素質,嚴格審查每個職工的施工技術及資質。之后控制投資項目風險,這部分工作要堅持效益第一的原則,分析投資效益及投入產出效果,盡量縮短工期,以提高施工與生產效率。此外,要做好項目評估及管理工作,通過兼并及收購實現低成本擴張的效果。最后,環保與政策的風險管理。對于前者,企業需提高自身的環保意識,采用綠色環保技術,減少施工及生產中的污染,并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保護項目所在區域的植被、水資源、空氣、聲音等。后者要求企業能實時掌握國家政策的變化,從而具有更敏銳的經營嗅覺,在政策允許下開拓市場。
3.風險管理方法。風險管理方法包括風險回避、風險控制、風險轉移、風險自擔。其中,風險回避即直接隔斷風險,這主要是對一些危害大的風險采用的措施,這部分風險的治理成本往往過于昂貴。風險控制本質上是優化設計,依靠先進的設備、技術實現對施工過程成本、投資等的控制。風險轉移是將風險的一部分轉移出去,如保險公司擔保、移交項目承包商等。風險自擔是指企業自身承擔一些成本低、損失小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