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衛賓 深圳航空有限責任公司
空調溫度調節系統是飛機的一個重要的系統,由于在整個飛行過程中環境變化較大,工作環境惡劣,另外由于空調溫度調節系統遍布飛機駕駛艙、客艙、貨艙和電子設備艙等,其管路、部件、線路分布廣泛,系統結構復雜,在使用過程中,很容易出現各種問題,該系統故障率相對其它系統要高,尤其是夏季更為明顯。空調溫度調節系統故障不僅直接影響旅客服務質量和對航空公司印象,還會影響航空公司航班運行,飛機利用率以及航空公司整體維休成本,所以對空調溫度調節系統技術維護也是日常維護中重要的一部分。
空調溫度調節系統主要組成:ACSC 計算機、PACK 組件、FCV 流量控制活門、混合室、PRV 壓力配平活門,TAV 空氣配平活門、再循環風扇。
ACSC:采集數據,監控系統狀態和輸出控制指令。
FCV:控制流入空調系統熱空氣量。
PACK 組件:從FCV 處獲取熱空氣后,對熱空氣做功降溫,輸出冷空氣進入混合室,為混合室熱空氣與冷空氣混合提供所需的冷空氣。
混合室:將熱空氣與冷空氣進行混合,使熱空氣與冷空氣混合均勻,達到所需溫度供向駕駛艙、客艙等區域。
PRV:調節供氣壓力。
TAV:控制輸出熱空氣進入混合室,為混合室熱空氣與冷空氣混合提供所需的熱空氣。
再循環風扇:將客艙排出的空氣按一定比例供入混合室,減小空調系統引氣需求量,節省燃料,提高經濟性。
發動機供氣:當發動機在運行時,可以向空調系統提供壓力溫度一定的熱空氣,在發動機慢車時,由高壓級壓氣機向空調系統供氣,當發動機轉速達到一定轉速后,由低壓級壓氣機向空調系統供氣。
APU 供氣:在APU 運轉時可以向空調系統提供壓力溫度一定的熱空氣。
地面氣源:在地面可以用橋載上的空調管向飛機空調系統供氣,或者使用地面空調車向空調系統供氣。不論采用地面橋載空調管還是采用地面空調車向飛機空調系統供氣,所提供的氣源溫度不可調,由地面設備決定。
空調冷卻氣源:飛機在飛行中,可以通過沖壓進氣口提供沖壓空氣,通過熱交換器對空調組件熱空氣進行冷卻。在地面時飛機移動速度較小或停在停機位,沒有沖壓空氣流入沖壓進氣口,需要地面冷卻風扇轉動,吸入空氣進入沖壓進氣口,再通過熱交換器對空調組件熱空氣進行冷卻。
PACK 組件,其功能是將流入的熱空氣通過壓縮做功使氣體溫度降低。其原理是當高溫高壓引氣進過調節后,通向初級熱交換器冷卻,流出初級熱交換器的空氣又進入壓氣機壓縮之后,空氣的壓力和溫度都提高。然后空氣又流入二級熱交換器進一步冷卻。然后再流入回熱器使空氣溫度進一步升高,升高后的氣體流入冷凝器,熱空氣在冷凝器中遇冷液化,熱空氣中的水蒸氣從熱空氣中分離出來,進過水分離器排到沖壓進氣道,排出的水可以進一步冷卻進過沖壓進氣道的熱空氣,冷卻的空氣再次進過回熱器,使空氣溫度升高,空氣中水蒸氣汽化,防止結冰,損傷設備。進過回熱器的空氣流入到渦輪冷卻器,氣體急速膨脹做功,使氣體溫度下降,獲得溫度較低的冷空氣,流向混合室。
從流量控制活門FCV 來的一定量熱空氣,通過FCV 后分成兩路,一路熱空氣,另一路經過PACK 組件后將熱空氣溫度降低成冷空氣,形成了一路熱空氣,一路冷空氣。ACAC 計算機采集數據,接收溫控面板上的設定溫度,在與從客艙和駕駛艙等區域溫度傳感器反饋回來的實際溫度進行比較,通過比較溫度差,控制流入混合室的熱空氣和冷空氣的流量,進而控制混合室的混合空氣溫度,再將混合后的空氣分配到駕駛艙和客艙等區域,然后再如此循環,進行溫度調節,使駕駛艙和客艙等區域實際溫度達到設定溫度。
當我們在維護過程中如何保障快速排除故障,保障航空器快速投入使用呢?當故障出現時,我們首先弄清楚故障現象,發生的時間段,然后結合ECAM 上面指示信息,溫控測試有無相關代碼,讀取報文數據參數進行相關判斷,判斷發生故障原因。還可以根據排故手冊排故措施進行排故。由于飛機上有兩個一樣的空調系統,在故障原因不是很明確情況下,可以采用對比兩個空調系統進行故障原因判斷,采用對竄部件措施,觀察故障現象是否轉移方法進行排故。
當然,在排故過程中我們也要注意航空器留給排故的時間。如果航空器出現故障,離下一個航班出港時間又比較短,那就需要根據故障參考MEL 判斷是否可以放行飛機,如果符合MEL 要求,就辦理相關保留,放行飛機,待飛機最后一個航段結束后視情處理。如果不符合飛機放行標準,則飛機不能放行,需要停場排故,待故障處理完,再將飛機投入運行,總之我們在維護過程中要結合故障和時間運行情況決定處理措施。
通過對空調溫度調節系統的分析和學習,加深了對空調系統的理解和認知,能夠更好的結合實際工作提升自己工作能力,增加自己經驗技術。在實際維護中,面對實際故障能夠更加快速分析故障原因,排除故障,保障航空投入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