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螢雪 葛洲壩集團交通投資有限公司
青年強則企業強,任何一家追求健康發展、永續經營的企業,都必須重視對青年人的呵護和栽培,并將之作為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持之以恒地融入企業每個發展階段中。同時,青年員工的培養路徑需要根據當代青年的特點和時代特征,積極探索創新、與時俱進。
大多數企業的青年員工擁有良好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意識到個人的發展離不開企業的發展,兩者緊密聯系、密切相關、不可分割。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員工和企業的關系更加密切,個人必須在組織的支持下,才能實現自身的價值。“企興我興,企榮我榮”等觀念是當今青年員工的主流思想,青年員工應更加重視企業的總體發展,對企業提供的機遇更加感恩和珍惜,積極為企業的發展獻言獻策,自覺的維護企業,熱愛企業,秉持著與企業共進退的信念,在工作活動中發光發熱,不斷貢獻自己的力量。企業為青年員工提供了廣闊的舞臺和大量的發展機會,企業青年員工則滿懷感恩之心,吃苦耐勞,真誠熱心,他們在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和職業素養的基礎上,以提高自身實力為主要目標,不斷學習、進步,為實現自身價值而努力奮斗和拼搏。大多數企業青年員工擁有開闊的視野,不再好高騖遠,能夠踏踏實實干好每一件小事,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
針對公司“青年員工多、培訓需求大”的現狀,公司著重在基層一線運維檢修崗位培養和鍛煉人才,著力培養一批實踐經驗豐富、專業技術水平高,能夠在重點工作中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的運維菁英。在組織大型檢查、機電改造、重點工程項目建設、養護大修、勞動競賽和精益化評價等事項時,公司合理調配生產任務,讓更多的青年員工有機會到大型作業現場去實踐和鍛煉;并挑選公司優秀青年員工加入項目團隊,致力于重點工程的順利推進。各子單位積極組織青年員工參與以崗位技能和安全知識為重點,突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現場培訓,不斷提升青年員工的崗位勝任能力。
企業對青年員工的關心、關愛,不是用開了多少場談心會,組織了多少場茶話會來衡量的。而是看企業能否借助相應的平臺、方式和手段,來滿足青年員工在工作中和生活上的各種合理需求。這些需求,有些是看得見的,而有些是看不見的,需要管理者用心去觀察和發現。對于身在異鄉的青年員工,精神上的關愛可能更為重要;對于有著遠大抱負和鉆研精神的青年員工,給他們提供成長的舞臺和平臺可能更為重要;而對于敢于承擔重擔、敢為天下先的青年員工,適當給他們成長鍛煉的機會可能更為重要。這幾種特征的青年員工不是互斥的,而有可能是疊加的。所以,在企業內搭建各種平臺,幫助青年員工成長成才,是關愛青年員工的最有效載體。而關心、關愛的方式,可以是“競師學技”,也可是“新老傳幫帶”,還可以是“學練樹”等活動,其最終目標都是要將青年員工培養為能獨當一面的管理專家或技術能手。
一是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勵機制,通過多種激勵方式調動青年員工的積極性。公司除了要建立以崗位工資為基礎的薪資制度以外,還應當完善績效薪酬制度,將績效工資和工作業績相掛鉤,形成富有競爭力和吸引力的工資分配體系和科學的績效考核制度。二是拓寬青年員工成長通道,培養綜合素質好、工作能力強的優秀人才。在優秀青年員工發現和選拔的問題上,堅持“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原則,摒棄傳統的年齡限制、論資排輩、行政級別的限制,注重青年員工的專長和能力,必要時可以破格提拔。三是建立個性化制定職業規劃機制,選擇正確的發展方向。由新員工綜合分析自身能力,對自己進行認真評估,找準自己的定位,制定自己的個人職業規劃。經過一段時間的崗位實踐之后,由人事部門對青年員工進行考核、評估,及時對其職業發展規劃調整,從而確定相對適合的職業生涯路線。將青年員工的個人目標和公司的整體目標相結合,形成合力,促進公司、員工共同發展。
各部門強化協同,多措并舉助力青年員工早日成才。一是積極組織青年員工參與專業競賽調考和勞動競賽,通過以考促學、以賽促訓,持續提升青年員工的業務能力。二是積極組織青年員工參與科技創新、技能競賽、QC活動等,通過科技創新,提升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技術攻關能力。三是公司定期組織開展相關專業管理課題研究、專業論文、典型經驗或工作案例的征集和評選等工作,鼓勵青年員工積極發揮專業優勢,激發潛能,有效破解公司管理和技術難題。四是在編制公司相關專業管理辦法、標準、規程、規劃和重要方案過程中,充分發揮優秀青年員工的專業特長,協同工作,確保制定的辦法、方案等既符合公司管理提升要求,又滿足實際需要。五是統籌安排公司教培經費和群眾創新經費的使用,為青年員工素質提升和開展科技創新工作提供充足的資金保障。
綜上所述,作為企業的重要一部分,青年員工要積極參與工作,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實踐,鍛煉自己的工作能力,提高專業文化知識水平,擴大自身視野,提高責任心和進取心,讓自己成為一個有價值的員工,最大限度發揮自己的能力。企業要重視對青年員工的培養和管理,通過培訓、講座等活動提高青年員工的凝聚力,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通過晉升、考核等辦法,科學、公正、規范的監督、了解青年員工的工作能力。讓員工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并及時幫助員工解決生活和工作中面臨的問題,讓員工更加信賴企業,提高企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有助于實現企業的長期戰略發展目標,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