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鑫 河北港口集團有限公司
為貫徹落實國家對國企改革的要求,加強國企競爭力、凝聚力,需通過采取有效措施,加快人力資源培訓和調配,促進人力資源合理流動,實現人力資源結構優化和整體素質提升。
人事改革要緊緊圍繞企業改革發展、轉型升級,加快推進人力資源結構優化、素質提升、合理流動。
1.推行離崗等退
按照“瘦身健體”總體要求,可推行離崗等退政策,選擇適當時機,為職工開辟退出和分流渠道。即距退休10年以內的職工,根據上一年度工資總額,按一定比例核定月工資后,辦理離崗等退,離崗等退員工不占編制,費用一次性計提,在保證職工利益的同時,減輕企業后期成本壓力。
2.對同質同構單位的整合
最大限度發揮企業規模優勢,按照職能相近、業務趨同的原則,對企業所屬單位、機構進行整合,下大力精簡機構和人員,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實現港口資源價值最大化,提升企業整體競爭實力和運營效益。
3.精簡編制定員
一是壓減行政后勤編制。對同類企業的行政后勤崗位原則上實行統一標準,能合并的合并,能精簡的精簡,特殊情況經核實可略有差別。二是做實生產一線崗位。根據行業要求和生產實際,合理配備一線崗位人員。在政策掌握上,對本地單位編制從緊,對異地單位編制適當放寬,鼓勵本地員工向異地單位流動。三是精簡領導人員職數。積極推行黨政一身兼,對缺員的領導人員崗位優先從同級領導人員中選配,確需從下一級提拔選任的,一般實行三年考核期或實行提職不提級、不提薪政策。四是確??傮w編制減少30%以上。缺員崗位原則上通過單位內部調劑、培訓轉崗、內部招聘等形式補員,任何單位未經允許不得擅自開展對外招聘和使用勞務工。
4.鼓勵特殊工種提前退休
按國家有關政策,認真做好特殊工種提前退休工作,力爭做到應退盡退。對于未申請提前退休的員工,須調離特殊工種崗位,不再享受特殊工種待遇。
積極適應轉型發展要求,加快人力資源培訓,提升素質、儲備人才、促進流動,合理匹配員工素質和崗位需求,實現人力資源的轉移和優化。
1.開展全員大培訓
針對新業務、新領域開拓發展需要,選拔一批有知識、有能力、有創新精神的員工開展對口培訓,滿足急需緊缺人才需求;針對未來發展需要,選拔一批年富力強的高素質優秀員工開展儲備式人才培訓,培訓人員數量要大于崗位需求,為企業發展儲備可用之才;針對企業經營需要,圍繞“提素質、轉作風、強紀律”,大力開展全體職工素質提升培訓,轉變工作作風,提高工作效能,為企業培養懂規矩、有技能、作風硬、敢擔當的實干人才。各單位要高度重視員工培訓,特別是要做好離崗等退后空崗補員員工的轉崗培訓工作,不能以任何借口降低員工素質標準和影響生產。
2.加快人才流動和轉移
根據各版塊、各單位發展實際,統籌確定用工崗位,統籌制定員工流動方案。鼓勵傳統主營業務的優秀人才向新發展領域轉型,鼓勵本地年輕優秀職工向發展空間大的異地流動。一是制定傾斜政策。儲備式人才可超編制配備到相應崗位,特別是新業務、新領域和異地單位可不受編制限制。二是加大薪酬激勵。對新業務、新領域和異地單位最大限度下放薪酬自主權,鼓勵他們與市場接軌,實行市場化薪酬,加大吸引人才、激發員工積極性力度。三是加大行政約束。充分發揮企業調控作用,合理調整人力資源布局。企業在調研的基礎上,按照未來3-5年發展的人力資源需求,做好崗位與員工素質匹配,通過競聘和雙向選擇,推進員工流動,做好人才儲備,藏才于企。
3.實行人員分類管理
按目前現有的統招工、自招工、勞務工類別進行分類管理、檔案封存,不論流動到哪個崗位,保留原身份不變,解除員工因流動帶來的后顧之憂。
按照新的定編定員,加快推進競聘上崗和人員分流。
1.最大限度頂替勞務用工
各單位除特殊崗位外,原則上勞務用工崗位在重新核定編制定員的基礎上,由未上崗的統招工通過人事調動、競聘上崗等方式替代。按照有序分步實施的原則,首批可替代的為崗位要求較低,無須取證人員;第二批為暫不具備條件,需培訓取證后上崗崗位;第三批為子公司可替代崗位。
2.加大對員工的考核和優勝劣汰
各單位員工勞動合同期滿且擬續簽勞動合同前,須報總部人力資源部進行審核。凡績效考核為待改進、不稱職或生產經營不需要的,均應終止勞動合同。
3.加大對員工的教育和引導
引導員工牢固樹立市場意識、憂患意識、競爭意識,鼓勵員工發揚艱苦奮斗、敢于吃苦的作風,積極到生產一線和勞務用工崗位創造創業,發揮作用、體現價值。進一步樹立勞動光榮、不勞動可恥的價值觀,讓勞動者受尊重,讓艱苦崗位得高薪,形成員工主動自覺地向艱苦崗位流動的氛圍。對不服從安置和頂替勞務工的落聘人員,實行待崗政策,也可經雙方協商,按國家有關政策解除勞動合同。
成立人力資源優化調整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要認真研究制定人力資源優化調整的具體方案,做好頂層設計,為企業決策提供依據和建議。要搞好任務分解,明確責任分工,加強過程監督,定期進行通報。對重視不夠、進展遲緩的單位和部門提出批評。各單位領導班子要站在講政治的高度,重視和支持企業人力資源優化調整的總體部署,形成統一政策、統一部署、有序競爭、合理調配的工作局面。
人力資源優化調整是一項整體工程,必須采取綜合措施、綜合手段加以推進。充分發揮企業的管控作用,運用行政手段,進一步制定優惠政策,加大對人力資源的調控;運用市場手段,推動經營機制和管理模式與市場接軌,優勝劣汰,促進人力資源市場化流動;運用經濟手段,建立薪酬分配機制,拉大收入差距,促使人力資源向更需要的地方轉移;運用法律手段,進一步規范制度措施、執行程序等,促使員工合法合規流動和退出。
企業發展的最大問題是要解決好人的問題。企業上下要進一步統一思想,認真學習研究有關政策,充分發揮黨組織和工會等群眾組織的作用,有針對性的做好員工思想工作,引導廣大員工轉變觀念、開拓進取、艱苦奮斗,為企業改革發展、轉型升級做貢獻。人力資源調配是一項政策性很強的工作,必須堅持公開、公正、公平,防止暗箱操作。要把以人為本貫穿于全過程,關心員工生活,關注員工訴求、回應員工關切,解答員工困惑,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共同維護企業良好秩序和改革發展穩定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