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帥 秦皇島港股份有限公司
學術界對試用買賣合同的界定觀點不一,大多認為該類合同屬特殊買賣合同范疇。試用合同的定義是在該類協議成立后生效前標的物轉移占有,由買受人占有、試用的合同。
一般認為試用買賣合同屬附條件合同,即合同成立時間與合同生效時間并不一致,只有當合同雙方意思表示一致時合同才能成立,且只有當買受人試用標的物一段時期內、對標的物表示有購買意愿時該類合同才能生效。
實務中我們判斷某買賣合同是否屬于試用買賣合同不能直接從字面上理解,而應該從內容上進行判斷。如約定買受人應當購買的情形,約定買受人在合同約定時期內可要求更換合同標的或約定買受人在一定期間內可以退回合同標的等情形均不屬于我們說的“試用買賣合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六百三十七條規定對試用買賣合同進行了定義并明確規定了試用期限及無試用期限如何處理等內容。因此,關于試用期限的確定,首先應當依據雙方當事人的約定。如果當事人對試用期限無約定或約定不確定,可協議補充;無法達成協議,按合同規定條款或商業慣例確定。若窮盡上述方法仍不能確定,就由出賣人確定。
因此,我們在審查合同時應特別注意明確約定試用期限,避免因試用期限不明而引發矛盾。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六百三十九條對試用買賣合同中試用期標的使用費問題做出了明確規定,如雙方對該類問題無約定或約定不明確,出賣人向法院提出支付請求將不被支持。
因此,我們在審查合同時應注意關于試用期標的使用費承擔的約定。如約定需要支付使用費,應當支付;約定不需要支付使用費的,就無須支付。無約定或約定不清,出賣人無權請求買受人支付。
在買賣合同中,經常會遇到標的物滅失風險承擔問題,原則上是由對標的物享有所有權的一方承擔意外滅失風險的后果。關于試用買賣中的風險承擔條款也是《民法典》的新增條款。《民法典》第六百四十條規定試用期內出賣人將承擔合同標的物的毀損滅失風險。需要注意的是,在試用期標的物在買受人的控制之下,若由于買受人的原因造成標的物的毀損和滅失,則買受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實踐中買受人如承認購買合同標的物則構成對其質量、性能的認可。無論合同標的物質量、性能是否存在瑕疵,買受人都可以選擇不購買該標的物。《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六百三十八條是試用買賣合同買受人對標的物購買選擇權的規定,試用期內買受人有充分的購買選擇權;試用期間屆滿,買受人對是否購買標的物未作表示的,視為購買。《民法典》明確規定了如下兩種買受人視同做出購買承諾的情形,一是買受人已履行部分付款;二是買受人已對標的物進行轉移占有、設置擔保等行為。
關于對認可的意思表達的行使方式,法律并沒有特定的要求,可以是口頭的,也可以是書面的。口頭一般是買受人直接告知出賣人接受標的物,書面則是買受人以書信、傳真等形式接受合同標的。
試用合同又稱試驗或檢驗合同,實際上就是一種附條件的買賣,屬附生效條件的合同,即只有在試用人經過一定試用期限內使用并承認購買后,合同才能生效。買受人基于出賣人的允許,對標的物享有占有和試用權。買受人負有遵守試用期內的合同約定,對標的物的試用應在合同規定的期間、地點使用、妥善保管標的物、采取措施防止標的物毀損滅失等義務。如買受人對標的物毀損滅失負有故意或重大過失,應對出賣人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因此我們在履行試用買賣合同過程中還應該注意證據的保存,只要買受人能夠證明自身做到了妥善使用和保管試用,不存在重大過失,就能有效避免因試用標的物毀損滅失而帶來的法律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