鄶超 遼陽康順再生資源有限公司
施工技術及現場施工管理工作是建筑施工中的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為了保證建筑施工的順利進行及確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需要對建筑工程的施工技術和現場施工管理進行科學合理的控制,從而為現代建筑提供可靠的理論基礎及技術管理指導。
技術快速發展的情況下,樁基礎技術也取得了相應的發展,且已被廣泛地應用在一些土質較差地區上建筑物的修建,尤其是高層建筑和中型廠房的構建。目前應用較為廣泛的技術要屬灌注樁施工技術與后壓漿技術。
1.挖孔樁:挖孔樁主要分為機械開孔和人工挖掘開孔。在人工挖土時,如挖到深度為0.9—1.0m,應對混凝土護壁實施澆灌或者噴射圈,其中在上、下圈間應用插筋來進行連接。當挖到所需深度時,再進行擴孔,最后澆灌混凝土和安裝鋼筋籠,挖孔樁的直徑應大于1m。當深度在1.5m 時,樁徑應大于1.2—1.4m,樁身長度最好控制在30m 范圍以內。
2.沉管灌注樁:進行沉管灌注樁施工時,常用錘擊振動和振動沖擊等方法來進行沉管開孔。錘擊沉管灌注樁的直徑通常是300—500mm,樁長在20m 內,能打到中、粗砂層或者硬粘土。若樁直徑為340mm 或者480mm,錘質量是1t 與2—3.5t 的時候,單樁的軸向承載力通常為250—350kN 與500—700kN。雖然這種施工技術所需的設備比較簡單,打樁速度也比較快,成本較低,但是其容易出現斷樁、混凝土離析、局部夾長、縮頸以及強度不足等質量問題,因此一般不予以推薦使用。其中由于縮頸一般發生在軟、弱土層處或者軟、硬土層交界處,因此,在拔管時,其速度必須要慢。
3.鉆孔灌注樁:在鉆孔樁施工時,應從地面將樁孔位置的土排出,并將孔底的殘渣清理干凈,接著再放入鋼筋籠,最后再實施混凝土的澆灌。若鉆孔樁的直徑為600mm或者650mm 時,一般采用回轉機具來進行開孔,其樁長通常為10—30m,單樁承載力為1—2kN。當前在國內的鉆孔樁灌注樁鉆井過程中,最常用的方法為下鋼套筒方式,通過泥漿保護孔壁,以此避免出現線孔。
1.混凝土的配合比。合理搭配不同強度等級的水泥和混凝土。選用收縮性較低的水泥和級配良好的粗、細骨料,其中粗骨料中含針片狀石子不能超標,細骨料不可采用細砂,含泥量應該控制在規定范圍內。
2.混凝土的施工。混凝土的施工必須要嚴格按照工程的實際情況以及施工規范要求來實施,留置施工縫,并處理好施工縫,加強對施工過程中混凝土坡度的控制。在澆筑時可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從坡腳處向上進行澆筑,先整體振搗,接著均勻振點。為了確保混凝土澆搗的密實性,可采用微型平板振動器按照1/3 的搭接,從下自上地實施振搗,直到混凝土表面不會出現明顯的下沉、氣泡以及泛出灰漿等。
3.防水施工:第一,抹平壓光防水基層,不能存在松動、凹凸不平以及起砂掉灰等現象,嚴格按照工程項目建設的要求來設計排水坡度,其中地漏部位處的排水口應該比整個防水層要低,這樣才能有效地排除積水,而在陰角處應將其作小圓角,這樣便于涂料施工。第二,在涂膜防水施工之前,應清理干凈基層表面的雜物,重點清理管道根部、地漏、陰陽角以及排水口等部位,盡量做到牢固、干凈和無明水。第三,在涂刷時應按先低后高的原則,從整體出發實施涂刷,第一層的土層不能過厚或者過薄,一般為蓋住基層或者基層無暴露點為宜,大面積部位可滾涂,而管道根部、排水口、地漏以及陰陽角等部位可利用漆刷涂。第四,所有的排水部件、地漏以及管道必須要安裝牢固,以此保證接縫的嚴密性以及收頭的圓滑,不會出現任何松動現象。
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的工作原理為經過對混凝土結構實施鋼筋的合理布置,當混凝土強度達到一定要求時,進行鋼筋張拉,從而產生一種與外荷載效應相反的等效荷載。這種等效荷載能抵消部分或者全部的外荷載,使結構受到的實際荷載有所減少,以此實現當擋梁板所受的外荷載和跨度相同時,截面尺寸會有所減少,當截面尺寸和所受的外荷載相同時,其結構的跨越度就會逐漸增大的目的。
建筑工程的施工現場管理對于整體施工質量來說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通過對現場施工情況的管理,做好有效的施工管理工作,以此來提高施工水平。大體可以從現場的施工質量管理、施工安全管理與施工成本管理下手,做好現場施工管理工作。
(一)現場的質量管理
(1)保證建筑工程中所使用的材料符合設計要求,從基礎上保證工程質量,所有的建筑材料在工程中進行應用之前都要進行嚴格檢查,在工程監理與工程設計者都驗證過后才可以使用,對于不符合要求的產品堅決不能使用。
(2)在建筑施工過程中,要切實加強施工過程的質量管理能力,每項施工過程都要嚴格的按照要求進行,對于不同專業的施工質量要經過自我檢查、互相檢查來保證施工質量,定期組織專項檢查,通過專項檢查后才能夠進行下一項的工程施工。
在施工完成后要加強對工程的保護和驗收的要求,在施工過程中經常需要一些預制的器件或者現場制作的器件,在工程完工后要對這些器件進行專門的維護和看管工作,以確保這些部件不會被認為的損害。
(二)安排專人負責制,讓專業的管理人員到施工現場進行安全管理
(1)對于建筑行業的某些高危險工種,要經過專業的技能培訓才能夠組織上崗,工作人員在進入施工現場時,必須做好防護措施,例如佩戴安全帽,穿防護服等方式確保施工人員的安全。
(2)通過以往的施工經驗結合實際工程的施工現場情景,在開工之前制定好嚴格的施工管理規范準則,對于施工過程實行責任制,使得施工人員都參與到安全施工中來。為了更好地保證施工任務能夠安全、高效的完成,就要求整個施工過程都處在安全管理之中,對于偷工減料、亂堆亂放、以次充好等問題要堅決處理,減少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隱患。
(三)工程施工進度的管理
工程的項目進度直接影響著施工單位的經濟效益,因此做好工程施工的進度管理十分重要。但是建筑的施工往往由于規模大、結構復雜、技術強等諸多原因使得施工進度深受影響,如何才能夠切實提高工程施工進度,就要求我們在施工之前制定周密的計劃,對工程任務的可實行性進行綜合的考慮分析,在以后的施工過程中嚴格的照此執行,但是我們還要注意工程進度的提高必須要在保證工程質量和安全施工的前提下才能夠進行。
(四)企業對于成本的控制直接影響到企業的利益和市場競爭力,而在建筑工程材料中材料費用為主要的資金消費,所以要想切實的提高企業的成本控制就需要從材料方面入手。由于長時間的施工時的建筑材料在施工過程中市場價格不斷的變動,這就要求我們在工程實踐中對材料、設備的需求做好規劃,按實際需求進行采購,避免材料的價格差異、變動給企業造成財產損失和資金周轉困難等問題。
總之,施工技術和現場施工管理水平與企業的效益優勢息息相關,只有這兩個方面都能同時發揮好的作用,才能提高企業的競爭力。要想做好施工技術和現場的管理,必須要做好建筑施工中的每一個環節,提高工程的施工質量和對現場管理的質量,才能給企業建立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一是建筑材料方面的因素。加強建筑材料的質量管理,是有效提高工程質量的重要環節和保證。建筑材料費用占項目中總投資的70%或更多,一些承包企業為謀取更大的利潤空間,采購沒有質量保障的成品或半成品,或因采購工作人員素質低下、不負責任,沒有對建筑材料的質量有效控制,而是從中謀取回扣和好處費。個別企業管理機制和約束機制不健全,導致假冒、偽劣產品及原材料進入工程施工中,留下了質量隱患。材料是工程施工必須的物質條件,材料質量就是工程質量的基礎,如果材料質量不過關,工程質量肯定不符合標準。
二是人員的因素。人員的因素主要是指領導者的素質和操作人員的心理素質、理論技術水平等。工程質量是在所有參加工程項目施工的工程技術干部、操作人員、服務人員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因此,質量控制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對人的因素的控制。
三是方法因素。項目施工過程中的方法是指工程項目建設中所采取的施工方案、組織設計、工藝流程等。施工方案正確與否,直接影響工程質量控制的效果。如果施工方案考慮不周到,就會耽誤施工的進度,從而影響工程質量。因此,要從工程實際出發,對技術、工藝、管理、組織、操作、經濟等環節進行綜合考慮、細致分析,然后再制定和審核施工方案,力求方案技術可行、經濟合理、工藝先進、措施得力、操作方便,只有把這些工作做實做牢,才能有效地提高工程質量、加快工程進度,從而降低成本、增加利潤。
四是機械設備因素。合理使用、正確操作機械設備是施工階段很關鍵的環節。必須全面考慮施工現場的條件、施工工藝和方法、建筑結構的形式、建筑技術經濟等因素,合理選擇機械的類型和性能參數。同時,操作人員必須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并加強對施工機械的維修、保養、管理等一系列工作。
五是環境因素。環境因素對工程質量的影響具有復雜而多變的特點,例如溫度、濕度、大風、暴雨、酷暑、嚴寒都會影響工程的進度和質量,實際上前一道工序就是后一道工序的環境,前一分項、分部工程也是后一分項、分部工程的環境。要結合工程特點,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對環境因素進行控制。除此之外,在冬雨期、炎熱季節、風季施工的時候,特別是在水下工程、土方工程、混凝土工程及高空作業的時候,要提前做好準備,做好防范措施,確保季節性工程施工的質量,避免工程質量受到凍害、干裂、沖刷等不利氣候的影響。并且,要健全施工現場管理制度,實行文明施工,改善施工現場的環境,減少施工所產生的危害對環境的污染。
一是加強施工準備階段的質量控制。首先對承包單位的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及特種崗位的操作人員,實行資質審查和管理。人是施工的主體,是建筑產品的直接創造者,人員素質的高低和質量意識的強弱,直接影響到工程產品質量的優劣,只有經過對施工隊伍的資質和管理水平、技術措施進行事前的嚴格審查把關,符合條件的方可進場作業。對于關鍵崗位、特種崗位和特殊專業上的操作人員,必須持有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簽發的上崗證,如鋼筋焊接工、施工電梯及塔吊的操作工、施工現場電工以及施工員、預算員、質檢員、材料員、安全員等,都必須持有效上崗證件,方準上崗操作。對工程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構配件的質量控制。材料設備采購進場必須具備完整的產品合格證、技術說明書、質量檢驗報告,同時具有當地建設行政部門簽發的準用證。對施工方案、方法和工藝的控制。認真審查施工單位編報的施工組織設計,重點審查施工單位的質量保障體系是否健全;施工現場總體布置是否符合具體工程;施工技術措施是否具有針對性和有效性,例如對地基基礎、主體、屋面、裝飾、設備安裝以及冬雨季施工的質量保證措施的可靠性和預見性。
二是加強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施工階段為了確保工程質量始終處于受控狀態,駐現場甲方代表或者駐現場監理工程師主要可以采用以下手段,實施監督管理。做好旁站監理。這是工程質量控制最主要的一種現場管理方法,在施工過程中現場觀察、監督、巡視檢查施工工序,及時發現質量事故苗頭和潛在質量隱患,對于隱蔽工程的施工,進行旁站監理更為重要。
三是加強施工工藝和施工方法的控制。施工方法的控制包括了施工方案、施工工藝、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技術措施等方面的控制。施工方法控制的重點,應結合工程實際,從技術、組織、管理、經濟等方面進行全面分析、綜合考慮,確保施工方法在技術上可行,經濟上合理,從而有利于保證質量、加快進度、降低成本。施工工藝是決定工程質量好壞的關鍵,有好的工藝,能使操作人員在施工過程事倍功半的效果。為了保證工藝的先進性及合理性,公司對于成熟的工藝編制成作業指導書,并下發給各施工主管,施工管理人員在現場指導生產時則以此為依據對工人進行書面交底,并由班組長簽字接收。工藝交底包括工具及材料準備、施工技術要點、質量要求及檢查方法、常見問題及預防措施。施工方案對施工質量也至關重要,如果施工方案考慮不周將導致拖延進度,影響質量、增加投資,為此,制定和審核施工方案時,必須結合工程實際,從技術、管理、工藝、組織、操作、經濟等方面進行全面分析、綜合考慮,力求方案技術可行、經濟合理、工藝先進、措施得當、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質量、加快進度、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