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宇 中鐵九局集團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在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裂縫是評價混凝土結構施工質量的重要標準,常出現在實際施工后,導致很多施工單位在進行施工時對這一問題不夠重視,最終導致施工質量受到嚴重影響,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幾種導致混凝土裂縫的原因。
在混凝土結構施工中,混凝土極易產生不同程度的自縮現象,如果無法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會導致混凝土有很大的概率產生裂縫。其自縮主要在以下方面得到體現:1)由水泥引起的自縮。在混凝土結構的各種原料中水泥占有很大的比重,在澆筑水泥時會伴隨著硬化現象,同時散失大量水分,多數情況在80%以上的水分散失時會出現混凝土自縮;2)外加劑影響混凝土自縮。近年來,高效的減水劑被廣泛地應用于混凝土施工中,這些減水劑能夠在較大程度上影響混凝土的自縮值;3)礦物質影響混凝土自縮。大多情況下,施工單位會將煤灰、硅灰等礦物質應用于混凝土施工中,這些礦物質會使混凝土自縮現象增加。
在混凝土施工中溫度是主要影響因素之一,因為戶外是開展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的主要場所,所以混凝土結構施工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外界環境溫度變化的影響。在澆筑混凝土的過程中會有大量的熱量散發出來,導致混凝土表面和內部的溫度差異越來越大,導致一定的溫度應力產生,并且溫度差異和溫度應力成正比例關系,在溫度差異過大時會導致混凝土裂縫產生。當外部環境出現較大的溫度變化時,會直接導致混凝土表面溫度升高或降低,提升溫度應力,導致施工裂縫在混凝土中出現。
在水泥與水接觸后會產生熱量,但是混凝土表面整個結構中只占有很小的比例,特別是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中,表面所占比例進一步縮小,內部結構所占比例更大;在這樣的條件下,混凝土內部熱量很難有效散失,加大混凝土表面和結構內部溫度差異,增大混凝土溫度應力,進而導致產生混凝土裂縫。
部分施工單位在引進施工人員時不會提出嚴格要求,并且在施工前無法完善地培訓施工技術人員。而混凝土攪拌工作人員需要具備豐富的工作經驗,將各種原材料合理地加入攪拌機,如果原材料配比不合理會降低澆筑后的混凝土質量,提升裂縫等問題的產生幾率。
在建筑工程施工工作開展之前,施工設計人員就要側重混凝土裂縫的產生,作出預防措施制定。從而最大程度上預防混凝土結構和表面不會出現裂縫問題。混凝土在進行澆筑工作開展之前,設計工作人員就要全面考慮到混凝土澆筑全過程的預防措施。尤其是一些小型施工工程,該種工程不具備混凝土攪拌能力,通常需要外部購買。這就需要混凝土在運輸的過程中,混凝土車不斷對罐內混凝土充分攪。以免混凝土在運輸的過程中凝結。另外,混凝土運輸路線,要保持暢通,縮短運輸時間。混凝土在進行預埋結構件澆筑之前要對預埋件進行正確組裝和正確預埋位置確定,并將所有工序全部完成,避免混凝土結構件,澆鑄完成之后,再進行組裝的問題,從而保障混凝土澆灌工作順利開展。
為了保障混凝土質量結實耐用可靠,需要選擇相應質量上乘的原材料進行混凝土攪拌。選擇優質可靠的水泥,良好的水泥質量不但保障了混凝土的自身質量,是整個建筑的穩定性的基礎。在進行混凝土攪拌的過程中,要選擇相應熱量較低的水泥進行混凝土配比,這類溫度偏低的水泥,在遇水攪拌的過程中會減少自身熱量的釋放,降低和水反應的速度從而有效避免混凝土攪拌過程中出現內外溫差大的情況,溫差平衡的混凝土便不會因為熱脹冷縮的效果出現裂縫或縫隙問題。做好對混凝土當中骨料的材料選擇,并針對骨料的配比進行周密計算。骨料放置過多或過少都對混凝土整體結構造成重大影響。在選擇粗骨料的過程中,盡量選擇等級高顆粒直徑較大的石頭,優質的骨料可有效避免混凝土出現收縮問題。
在進行混凝土澆筑施工的過程中,施工人員通常會采用由模具底部沿著長邊同一端向反一端進行澆筑作業。一般情況下施工人員會選擇分層澆筑的模式對其進行澆筑作業,并保證每層厚度精準控制在半米。在這過程中,由于混凝土泵所在位置較低并朝向相反方向進行平行澆筑作業。當下層混凝土出現凝固狀態時便可對上層進行混凝土澆筑作業,這種澆筑方式有利于減少出現裂縫問題,從而保障混凝土澆筑質量較好。另外,在進行混凝土振搗施工的過程中,應采用自上而下的振搗作業方式。盡最大可能保障插入和拔出的速度一致,再根據插拔速度和位置來明確插拔區間。通常情況下,采用并列插入方式和交錯插入方式,施工人員可根據具體實際情況選擇相應的插入方式。這類方式有助于降低混凝土當中出現氣泡保障混凝土質量。施工人員在施工設計階段就要分析出混凝土澆筑和振搗施工的需求量。根據需求量的大小對使用泵設備進行合理配置,從而保障混凝土施工質量全面提升。為了保障混凝土在出料的過程中振搗施工起到相應作用,提升振搗密實度,便可在每個混凝土出料口位置相應設計4 個振搗棒。在澆筑施工的第一階段,施工人員可以將振搗棒,放置在出料口位置,從而讓混凝土出料快速并自然形成流淌坡狀態。在第2 階段過程中,便會形成多角狀態,要在混凝土下部進行施工。在第3 階段過程中,施工人員便要將振搗棒放在中間傾斜位置,從而讓振搗作業滿足澆注過程中的技術需求。
建筑工程施工作業離不開高水平,高素質的施工人員。所以,要不斷對施工工人進行專業技術水平培訓,增強施工人員的專業技能和自身素質。制定完整的施工過程指揮體系,讓施工人員根據指導進行作業,從而最大程度上降低施工過程中出現問題。另外,定期對施工技術人員進行考核,保障施工人員的能力和技術達到相應標準。明確施工人員的施工責任,要求工人在施工過程中細心積極的開展工作。最后,對施工材料要進行嚴格管控,做好倉儲防護等工作,從而保障施工工作的順利進行。
完成澆筑工作以后,還要使混凝土實現成型,做好養護工作,確保凝固以后,也能定期進行養護。通過對導致裂縫的因素進行分析可知,若養護不到位,就會直接影響到混凝土的整體質量,甚至埋下安全隱患。在混凝土進行養護過程中,應確保達到強度要求,避免收縮裂縫的產生。混凝土終凝以后,就要進行養護工作,避免受到太陽的暴曬。可采用麻袋對其進行覆蓋的形式,如果氣溫低于5℃時,則僅進行覆蓋即可,若高于5℃時,覆蓋以后,還要及時進行灑水處理,也可以直接進行灑水養護,但需確保其濕潤性。混凝土凝固過程中,還要對養護溫度進行有效控制,同時結合所處的環境,對溫度的變化情況進行分析。結合養護設備,為其創造良好的溫度環境,以控制由于溫度過高而引發的裂縫,或者由于水分出現較多的流失而造成的裂縫。
混凝土施工過程中,裂縫是較為常見的問題,同時也是建筑企業關注的重點。裂縫不僅對美觀效果產生一定的影響,還直接威脅到人身安全。所以,須對于裂縫進行有效控制,提升混凝土裂縫的處理水平,加大裂縫的處理,以更好地控制裂縫。從影響裂縫的因素入手,提升建筑工程質量,有效控制裂縫的產生,從而促進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