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媛 昆明市東川區地方公路管理段
隨著我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穩步推進,行政事業單位的發展水平和制度完善也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需要意識到,面對如今復雜的國內外形勢,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在內部控制方面仍然存在一些紕漏和問題。因此,在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行政事業單位應當積極完善內部控制體系,認真深入落實《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推動自身向著更高水平發展。
從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健全程度來看,目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存在三方面問題:一是內部管理制度不體系,表現為大部分行政事業單位雖然建立了相應的業務管理制度、財務制度等,但是制度與制度之間彼此獨立,不夠全面且缺乏可行性和執行性;二是某些行政事業單位雖然形成了成體系的內控制度,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卻并未按照規定落實,內控執行流于表面;三是某些單位通過借助第三方單位協助搭建了制度體系,但是卻并未依據自身的特殊性進行二次修改,使得制度本身并不能完全契合單位的現狀,從而也對制度推動造成了困擾。如果內部控制制度無法滲入到業務的所有環節,布局業務活動的各個領域,就會形成各個部門閉門造車的居民,內控控制也將淪為形式。
內部環境建設是實現內部控制的五大路徑之一,在行政事業單位中,普遍存在內部環境建立不力的情況,主要表現為一是在工作人員內部控制意識方面,大多數的中層或者基層工作人員往往沒有認識到內部控制的重要性,對如何進行內部控制更是知之甚少;二是在內部管理機構的設置方面。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管理架構相對較為松散,沒有嚴格的制度和專門的機構對行政事業單位日常運營進行監督管理,且存在部分人員兼職數崗的現象。上述原因都導致了行政事業單位在日常運營中難以全面落實內部監督,從而引發內部控制管理問題。
行政事業單位的特殊性在于行政事業單位并不直接參與市場競爭但是卻又作為市場主體的一種類型直接參與市場,這就意味著行政事業單位要同時面臨組織層面的宏觀風險和業務層面的微觀風險,如何更好的處理兩種風險的關系是當前行政事業單位面對的緊要問題。事實上,無論是缺乏必要的監督機構還是內部管理意識不健全,我國行政事業單位都存在風險管理工作不到位的情況,這樣導致了公共資金使用的透明性、有效性難以得到保障,從而也滋生了一些資源浪費和貪污腐敗現象。
一個科學合理的內部管理體制是行政事業單位實現健康發展的基礎,也是行政事業單位踐行可持續發展觀的有效保障。首先行政事業單位要突出體制對自身發展的制約力和引導作用,明晰崗位權責,確保體制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方向性作用,其次要建立與當前宏觀經濟發展情況相匹配且可操性強的財務體制,適時引入新一代信息技術構建完備的數據庫,搭建安全、有效的財務平臺,加強對會計核算的監督,推動內部管理體制向更加完備的方向前進。
內部環境建設是推動內部控制的關鍵環節,是提高整體工作人員風險管理意識的前提條件,這就要求行政事業單位的領導層充分認識到內部控制的重要性,從上而下強化工作人員對于內部管控的認知,推動行政事業單位向制度化管理、規范化管理的方向前進[2],同時注重打造和灌輸行政事業單位的文化形象。無論企業還是行政事業單位,都應當營造良好的文化基礎作為提升整體人員凝聚力的保障,一個好的單位文化可以有效改善行政事業單位的氛圍,提升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和熱情,推動行政事業單位提升發展水平。作為員工,應當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學習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的相關專業知識,定期參加內部建設活動,把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作為工作時首要考慮的重要因素。整體而言,行政事業單位想要改變內部環境,必須具體落實到每一個人,努力提高所有員工的風險管理認識,為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提供最基本的環境保證。
風險評估是開展風險管理工作的首要環節,也是行政事業單位實現內部控制目標的基本保障。為了有效降低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風險,針對現階段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關鍵環節、重要節點存在的問題,行政事業單位應當定期組織專家以《非營利組織內部控制指引》《單位腐敗風險防控準則》為依據開展風險評估[3],同時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也應當建立健全風險預警系統,協同各部門開展風險預防工作,尤其針對財務環節,建立獨立審計隊伍,強化監督審計功能,完善審計細則,確保行政事業單位風險在有效可控范圍內。
綜上所述,全面風險管理對于行政事業單位的健康發展極為重要,在實際推進過程中也需要單位自上而下全面參與,針對當前行政事業單位在內部管理體制、內部環境建設和具體風險管理工作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逐步分析、逐一解決,最終建立起須科學合理、可操性強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管理體制,為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順利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