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皓明 大連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
會計職能是指會計在經濟管理中固有的功能和起到的作用。會計的職能與生產力發展水平和經濟管理水平息息相關。在生產力水平較低的時代,會計的主要職能是記賬。在目前新經濟形勢下,生產力水平比較發達、管理水平較高,會計衍生出許多管理方向的職能。我國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探討會計職能分類,目前大多數觀點認為,會計的基本職能包括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除此之外還有其他拓展職能。
在新經濟形勢下重新認識會計的職能,首先要重新認識會計信息的使用者?,F代經營管理依賴于信息的獲取、分析和利用,包括政策法規、科學技術、競爭對手、宏觀經濟形勢、會計等各方面的信息。這些信息的使用者分為內部與外部兩大類,內部使用者包括單位管理層及員工;外部使用者包括股權投資者、債券持有者、供應商、貸款機構、經紀人、律師、證券分析師、政府部門、稅務部門及監管部門等。因為不同的信息使用者要達到不同的財務目標,所以賦予了會計職能的多樣性。本文重點探討會計監督職能及各項拓展職能。
會計監督是指會計人員在核算的同時,對經濟業務的真實性、合法性、合理性進行審查。會計監督貫穿會計工作的全過程,包括事前監督、事中監督和事后監督。主要監督經濟業務的真實性,財務收支的合法性,公共財產的完整性等。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制度的進步,會計核算和記錄的業務數量成階梯式積累,參與會計工作的人員越來越多,核算體系和方法在與時俱進的變革,會計的監督和管理滲入到行為規范的范疇,監督會計人員是否忠誠、會計模式是否有效,會計也參與到人員績效的考核。
內部會計監督與內部審計不同,區別體現在主體、內容、方法、職責等方面。隨著《會計法》的修訂,我國形成了單位內部監督、社會監督、國家監督“三位一體”的會計監督體系。企業內部會計監督主要包括不相容職務相互分離控制、授權批準控制、會計系統控制、預算控制、財產保全控制、風險控制、內部報告控制、電子信息技術控制等。內部審計是一種獨立、客觀的確認和咨詢活動,旨在增加組織價值和改善組織運營。內部審計職能主要包括審查、鑒證、評價、咨詢等,監督企業資產的安全和完整,監督經濟信息的真實性,監督經營規劃執行情況,監督經濟責任履行情況,自我約束,自我改善,自我發展,自我積累,防控風險。
會計從產生之日起就有收集、加工、記錄、報告信息的功能。隨著經濟和科技的發展,會計從一項專業技術發展為管理科學的一部分。尤其是現在信息技術發展突飛猛進,通過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等新技術的應用,會計信息得到全方位、深層次、多領域的運用。
會計報告會影響企業、政府、投資人、債權人等的決策,受影響的決策又會作用于相關方的利益,所以由會計行為產生的經濟后果,會影響到資源配置和利益保護。通過規范和制約會計行為、會計人員,可以起到保護資源和利益的作用。
不同的國家社會制度、法律體系、經濟體制、行業特點,需要制定和遵守與之匹配的會計制度,形成不同的會計行業規范。只有立足于行業內實際特點,才能準確進行會計核算和監督,為行業發展提供決策依據。
依據會計信息和其他歷史資料,采用多種方法,對單位資金、收益等各項經營指標進行測算和估計,揭示未來經濟活動的發展趨勢,對經營前景進行預測和規劃,減少經營決策的盲目性,提高單位綜合經濟效益。
決策職能是管理會計的核心職能。決策過程分為兩種,一種是會計部門和人員在其管理范圍內直接決策,如確定籌資渠道和額度、決定投資方向、制定成本利潤目標等;另一種是協助單位領導進行經營決策,這是會計職能的一種獨特體現。
通過編制各種計劃和預算,實現管理會計的計劃職能,達到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等效果。根據單位的決策方案,編制全面預算和責任預算,在內部層層分解,落實各項經濟指標,減少盲目經營,實現預期指標。
會計分析可以對會計信息進行深層加工和利用。對財務狀況、經營過程和經營結果開展分析研究,可以總結經驗、鞏固成績、改進工作、提高效益。
現代企業的經濟活動包括經營活動、投資活動、理財活動等,會計考評處于一個會計周期的最末環節,也是下一個會計周期開始前的準備環節。根據會計分析結果,對經濟活動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進行評價,是對企業經營業績的一種價值判斷。
由此可見,隨著經濟形勢的不斷變化,會計職能在基本職能方面繼續向縱深發展,在拓展職能方面橫向涉及面更加廣闊。全面認識會計職能,正確行使會計職能,成為會計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企業的發展和社會的變革產生重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