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紅 丹東市機關事務服務中心
基層醫療固定資產的內涵在新會計制度下產生了一定的變化,有單位價值標準的規定以及使用年限的規定,其中單位價值標準指的是專用設備1500元以上,一般設備1000元以上。使用期限的規定指的是使用年限超過一年(不含一年)。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專用設備的單位價值必須超過1500元。單位價值雖未達到規模投資標準,但是使用年限超過了一年的大批同類物資,如圖書、家具、裝具等,也應該按照固定資產進行管理。以上變化與之前相比,提高了單位價值,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固定資產管理起來更加方便。其原因是資產價值隨著物價指數的提升而在不斷提升,如果依然按照原來的單位價值進行管理,不僅會增加管理的人力物力,還會使得管理效率低下,不利于固定資產的管理。
《政府會計制度》還取消了舊會計制度中的修購基金,規定對在用的固定資產計提折舊,把“基建賬”納入大賬核算,固定資產的后續支出,如更新改造,符合固定資產的確認條件,要計入固定資產等等,這一系列變化都對基層醫療機構的固定資產核算和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課題。
通過分析,筆者認為當前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管理混亂,二是核算不實,三是制度不健全。下面筆者將對這三點進行詳細闡述。
首先是管理的混亂。管理分散主要表現在購入的設備在驗收之后沒有在第一時間向財務科傳單,導致財務科在對新設備進行入賬管理時存在一定的時間差,另外設備的報廢由設備科自行處理,不向財務科傳單和進行相關報告。還有就是科室的儀器在還沒有達到報廢的時間下自行報廢,也沒有將相關信息向設備科和財務科報備,導致財務科和設備科沒有相關設備的賬務信息。對于醫療機構新建的建筑物,沒有進行竣工決算以及驗收,就已經開始使用。財務科也沒有對其進行估價,沒有及時計入固定資產。相關設備在采購過程中,沒有對其進行技術論證,導致所購買的設備閑置。
其次是核算不實。核算不實主要表現在單位內部的部分會計人員只對固定資產的二級明細科目進行了設置,并沒有進行下一步的明細核算,也沒有建立固定資產卡片,賬目與物品對不上的現象屢見不鮮。將對建筑物進行改造的費用直接歸入了修繕支出,也使得成本增加。
最后是制度不健全。制度不健全的主要表現是固定資產管理沒有健全的內控制度,不能將相關工作人員的責任落到實處,不同科室之間對儀器等固定資產調用隨意,使得固定資產處于無序管理狀態。
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筆者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以下措施:
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固定資產內控管理制度是當務之急,只有機構的管理層重視固定資產管理,營造良好的內控管理氛圍,制定出順暢的內部管理流程,才能做到上下聯動,齊心協力搞好固定資產管理。另外加強對管理人員的培訓,也有利于管理水平的提升。基層衛生醫療機構應該定期不定期的對資產管理人員進行資產管理相關知識的學習和培訓,全面了解和掌握固定資產方面的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和準則規定,包括了解各項設備的用途、性能、規格以及型號和名稱等,掌握設備在國內外的使用情況和功能更新等。
會計核算人員應該對機構的固定資產按照新的會計制度的要求進行分析,對符合標準的資產要納入固定資產管理,按照準則規定的分類——房屋及構筑物、專用設備、通用設備、家具、用具及裝具等六大類進行準確的分類和會計核算。對不符合要求的資產,則需要按照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再歸類,或歸為庫存物資,或歸為低值易耗品,并對其進行賬務處理和日常管理,減少固定資產核算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保障固定資產核算的完整性和準確性。
建立和完善資產管理機構需要堅持分級負責原則,確保責任落實到人。這樣才能將固定資產管理的租用、使用以及保管等制度得到完善和落實。還要對醫療設備的調撥、采購等工作進行統籌,做好資料檔案的管理工作以及固定資產庫房管理、清查盤點等,一定要保證物資、卡、賬等相關數據能夠對得上。基層管理機構還可以將固定資產的管理工作納入工作人員的考評范圍,制定固定資產完好率的指標以及儀器設備利用率指標,作為考核依據,讓工作人員認識到該項工作的重要性,定期開展檢查評比也能激發工作人員在固定資產核算與管理中的工作積極性。
基層醫療機構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創建固定資產信息化的管理平臺,結合條碼技術,給每個資產實物賦予唯一的識別標簽,對資產的采購、錄入、使用、維護、盤點、報廢等各個環節規范控制,實現管理到崗、責任到人、權責明確。通過對固定資產整個生命周期的全程跟蹤管理和固定資產信息實時在各科室和資產管理部門之間快速、準確流轉,達到信息共享和資源共享的目的,讓固定資產利用效率最大化。固定資產信息系統還能夠快速有效地收集和整理資產的數據信息,為醫療機構的管理者進行資產評估、管理決策等提供更為可靠的數據支持。
隨著醫療衛生改革的進一步推進以及《政府會計制度》的落實,這一系列的改革與措施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管理水平有了新的要求。固定資產作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總資產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基層衛生醫療機構必須采取完善內控制度、提升管理人員水平,成立專門的資產管理機構,搭建固定資產信息管理平臺等一系列措施,來提高固定資產核算準確性和管理的科學性,實現資產利用率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