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 湖南文理學院外國語學院
隨著科學技術水平越來越高,我國正式進入了信息時代和網絡時代。為了實現與時俱進,許多的地方政府也開始著眼于網絡時代發展的現實條件,以門戶網站建設為重點以及核心,不斷豐富對外宣傳以及教育的渠道,充分彰顯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以及價值。常德市政府已經開始注重外文版網站的建設以及外宣,為社會的穩定建設以及和諧發展作出相應的貢獻。
常德地處湘西北,是長江經濟帶的重要節點城市、洞庭湖生態經濟區的重要組成部分,頭枕長江、腰纏二水(沅水、澧水),東靠洞庭湖,西連張家界。先后獲評全球首批國際濕地城市、中國美麗山水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全國首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國家智慧城市建設試點城市等,為加快建設國際化、現代化城市,其核心在于提高國際影響力,盡管以城市科技、經濟等硬實力發展為基礎,卻也不可忽視對外宣傳網站的軟實力建設,構建國際化傳播體系與資訊服務。在欄目設計、頁面設計等方面應需對外籍人士瀏覽習慣進行考慮,在布局與頁面編排中應當突出主題,選用外籍人士接受的方式,另辟蹊徑,打造常德網站品牌。在網站設置方面,則包含文化藝術、涉外服務、經濟動態、專題報道、招商引資、旅游休閑等頻道,對于不同用戶需求,設置投資者、游客、在常外國人的登錄入口,為其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務,如醫療、教育、旅游、簽證、居留等。
近幾年,在對外開放逐漸深入,國際交流愈發頻繁情況下,北京、上海、湖南等多個省市政府門戶網站均建設外文平臺。我國當前31個省級政府網站,有18個開通英文版,且湖南省政府開通韓、英、法、日多個版本,我市政府網站則設置英、日、韓三個版本,均為當地經濟交流與外宣提供了支持。據統計常德市英文網站(http://www.changde.gov.cn/eng)2020年上傳新聞數為240條,經濟專題12篇;日語網站(https://www.changde.gov.cn/jap)新聞數120條,韓語網站(https://www.changde.gov.cn/ko)新聞數120條。同時,2020年9月市政府網站外宣團隊成員借鑒了優秀外文網站的成功經驗,重點面向外國游客和外商對市政府領導、職能設置、經濟建設、招商引資、旅游資源等方面的信息從英語、日語、韓語三個不同語種進行了分類整理和大量更新。維護好一個網站,并賦予網站蓬勃的生命力,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作為一項長期、持續的工作,我們對一些網站欄目的設置不合理化,內容更新較慢、網站的受眾面和影響力等方面還需要進一步提高。
政府網站的外宣英譯直接代表了政府的形象,嚴格把控政府網站外宣英譯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如何優化網站的翻譯質量,具體如下:為了加強專業化隊伍建設,外宣團隊應定期召開網站翻譯研討會,指出在翻譯過程中出現的錯誤如拼寫錯誤、語法錯誤、選材不當等問題。要求團隊成員每天瀏覽常德市政府網、常德尚一網、常德日報、常德晚報、常德全媒、常德融媒等本地重要新聞網站和部門網站,從政治性、思想性、科學性、知識性等方面挑選有價值的信息進行翻譯,再把譯文交給審校進行最后的審核,確保翻譯質量的準確性、內容政治性與新聞性的高度統一。同時建立了建立翻譯糾錯機制,從語法、標點、大小、用詞等多方面出發,解決復譯、錯譯、中式英語等問題,構建翻譯專家責任制度。
在互聯網時代下,“酒香也怕巷子深”,網站平臺上每天將會有海量內容產生,怎樣吸引更多讀者,可在外宣辦支持下,與網絡公司合作,與品牌活動相結合,進行合作網站的推廣。同時應該將微信、臉書、推特、微博、YouTube等社交媒體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在網站上第一時間分享內容,每個網站頁面均有賬號分享鏈接,使得讀者遇到感興趣內容后,即可一鍵分享。以微信為例,在網站上限后即可開通雙語微信公眾號,發布常德市文化演藝、吃喝玩樂等資訊內容,便于與用戶互動,利用社交媒體實現內容“病毒式”傳播。另外,網站還應當實現線上線下結合,通過舉辦涉外活動,調動外籍人士參與,激發外國人對傳統中國文化的喜愛,包含中華才藝大賽、民間風俗大賽、攝影大賽等活動。并且,網站還可組織體驗活動,使其了解湖南文化,了解常德鄉土人情。包含常德絲弦,常德高腔,澧州大鼓,擂茶習俗等,以小見大的展示中華文化,豐富其業余生活。
綜上所述,在新媒體發展迅速的階段,為提高城市國際影響力,則應當充分發揮門戶網站宣傳窗口作用,構建好外文版門戶網站。因此,政府應當注重語言質量、跨文化適應性等,通過恰當外宣翻譯及網站活動,向世界傳播中國文化,提升國家形象,擴大國際影響力,實現國際友好合作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