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玥珩 羅優美 饒惠雯 王霞 成都銀杏酒店管理學院
TSINGTAO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TSINGTAO”)的前身是1903年8月由德國商人和英國商人合資在青島創建的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島股份公司,2008年北京奧運會官方贊助商,目前品牌價值1168.75億元,居中國啤酒行業首位,位列世界品牌500強。1993年7月15日,TSINGTAO股票(0168)是一家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內地企業。同 年8月27日,TSINGTAO(600600)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成為中國一家在兩地同時上市的公司。截至2015年底,TSINGTAO在全國20個省、直轄市、自治區擁有60多家啤酒生產企業,公司規模和市場份額居國內啤酒行業領先地位。
政治方面,國家對啤酒業采取高稅賦征稅,同時取消現行的以外購酒勾兌生產酒的企業可以扣除其購進已納消費稅的抵扣政策;自2020年5月19日起五年內,中國對澳大利亞產大麥征收80%以上的反傾銷關稅及反補貼關稅,澳大利亞大麥進口量下跌,但進口單價卻提高。而啤酒原材料大麥在國內屬于小品種作物,由于缺乏國家性政策補貼,導致在種植上以散戶居多,對市場的把控能力不足,加之受進口大麥的沖擊,近些年國產大麥種植面積大幅縮減,使中國對進口啤麥高度依賴。技術方面,我國在1979年時只有萬噸級啤酒廠的設計和制造能力,而現在已經能自行設計和裝備10萬噸級的啤酒廠;但在資源使用方面,用水量與發達國家相比用量翻了三倍,需要做到節省水資源,同時減少污水等的排放量[1]。
較2019年的流動資產相比,2020年度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項目和預付款項變動較大。子公司財務公司購入理財產品導致交易性金融資產增加;預付款項中存在賬齡超一年的預付款項27,247,971元,因為生產技術安排等原因,對方尚未供貨。非流動資產中,使用權資產及長期待攤費用增幅達151.35%和144.67%。房屋及建筑物、土地使用權等其他的新增續租及減少造成了使用權資產變動;其裝修裝飾費、廠區硬化費等其他項目的增加及攤銷造成了長期待攤費用的變動。合同負債、其他應付款變動幅度達32.60%和15.26%。合同負債的變動主要為經銷商合同負債;其他應付款的變動主要在于股東大會通過了限制性股票回購激勵計劃存在限制性股票回購義務。非流動負債中,遞延收益變動幅度達14.39%,各地搬遷項目、政府補助、技改項目及其他項目的增加導致遞延收益的變動。
所有者權益中,其他綜合收益及一般風險準備變動為58.07%及11.2%。不能重分類進損益的其他綜合收益(即公司應付補充離職后福利)的變動導致了其他綜合收益變動;由財政部頒發的財金〔2012〕20號《金融企業準備金計提管理辦法》通知中,財務公司綜合考慮風險狀況,按資產負債表日風險資產余額的1.5%提取一般風險。
經過兩年的啤酒市場持續低迷,行業復蘇緩慢,TSINGTAO通過堅持實施“能力支撐品牌帶動下的發展戰略”來務實企業有質量、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利用企業發展方式轉型、加快產品結構調整升級、開拓國內外市場、結合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等一系列有效措施[2],使TSINGTAO從2016年開始直至2019年營業收入同比逐年上升,從0.65%增加至5.30%,即使2020年因疫情同比減少0.80%但變化不大,下半年改進營銷戰略提高了營業收入降低了同比減少率[3],從20年第一季度同比減少20.86%,到第四季度只減少0.80%;同時與之相關的員工費用等一系列管理費用類支出使五年內管理費用逐年增加,同比從17年-8.58%上升至19年35.68%。2020年營業外支出突增,同比增加345.14%是由于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外幣折算差額引起了其他綜合收益的稅后凈額同比減少1137.27%。2017年開始研發費用資本化,研發新產品投入生產銷售,研發費用同比逐年增加1-5個百分點。2016年收購上海投資公司和上海實業公司各50%的股權,致使2017年開始對聯營企業和合營企業的投資收益同比逐年增加。
經營活動現金流入:16-19年占比從89.12%增加至92.19%,20年再次減少至89.60%;反映出,雖TSINGTAO在近幾年的經營收入趨勢向好,但企業新戰略發展仍在落實階段,以及國內啤酒市場仍在恢復期,會有不定性的上下浮動。投資活動現金流入:16-18年占比從10.74%減少至5.86%,19、20年占比增加,維持在7-8%之間;TSINGTAO為順應新的發展戰略,處置不符合發展戰略的長期資產,致使現金凈額大幅度增加,同時企業投資項目的變現價值與投資受益的現金獲取能力具有很好的盈利性。籌資活動現金流入:17年占比從0.14%增加至1%,18、19年均在0.7%上下,20年增加至2.64%;在17年企業開始進行發展新戰略方針時,通過取得借款進行大規模籌資,直到20年疫情沖擊啤酒市場,企業加大籌資借款金額。
經營活動現金流出:16年至17年占比增加5%,變動相比較大,19年到20年占比減少5%;企業發展新戰略影響經營現金流出量,再加上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占比變動較平穩,直至20年受疫情影響,所有經營活動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投資活動現金流出:16年和20年占比達到12%;近五年企業加大對外投資規模,同時購置長期資產為發展新戰略。籌資活動現金流出:16年占比為4.58%,17-19年均在2%~3%之間,20年增加至3.90%;20年由于企業需積極履行社會責任而進行對外捐款,致使現金流出激增。
1.流動比率
從近五年流動比率從1.23開始逐年增加0.1左右可以看出TSINGTAO發展趨勢較好,呈上升趨勢,未來可期。反之CHONGQING BREWERY的短期償債能力低于正常范圍1,2020年更是處于只有0.53的低峰期,可能存在應收賬款或者其他應收款沒有清理所形成的損失,從總體上看,TSINGTAO的短期償債能力比CHONGQING BREWERY強。
2.資產負債率
資產負債率一般行業的適宜水平在40%~60%之間,TSINGTAO一直維持在42%~49%之間勻速上升,從該數據變化可以得出,TSINGTAO的長期還債能力穩定,而CHONGQING BREWERY的資產負債率是在60%~80%之間,由此可見,CHONGQING BREWERY的長期償債能較弱。
1.毛利率
TSINGTAO在2018年因受玻璃、麥芽等原材料及包裝成本上升影響導致毛利率下降3個百分點,CHONGQING BREWERY則因費用控制以及資產重組產生短時間內毛利率突增10個百分點與TSINGTAO拉開差距。
2.總營業費用率
總營業費用率TSINGTAO總體偏高在23%以上,但相較穩定,歷年均在5%以內變動;而CHONGQING BREWERY2019年開始出現斷層式上升11%,從17.57%激增至28.46%,與企業加強推廣、開拓市場以及資產重組有關[4]。
3.資產報酬率
通過兩個企業的資產報酬率對比,可直觀看出TSINGTAO偏向于穩中求進,從3.78%逐年上升至5.90%;CHONGQING BREWERY在資產重組之前都呈現的負增長趨勢,資產重組后資產報酬率從-4.02%直線上升至3.95%。
1.流動資產周轉率
流動資產變動的分析可以得出TSINGTAO公司在這五年中流動資產周轉率從2.13到1.22呈逐年下降趨勢,反映出企業對流動資產的使用效率不高,影響企業盈利能力;而CHONGQING BREWERY2016年到2017年相比流動資產周轉率下降,比上年下降了15%,相比之下2019年要比2020年的水平要低,這就反映了企業對流動資產的使用效率有所上升。
2.總資產周轉率
該公司2016-2020年的總資產營運能力總體為下降的趨勢,2106年0.89開始下降,在2020年達到最低0.7。由于企業總資產周轉率在這5年一直是下降的,因此總資產的變現能力也隨著下降,從另一面反映了企業的價值也在下降。綜上分析,TSINGTAO的營運能力整體呈緩步下降趨勢;反觀CHONGQING BREWERY總資產周轉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從0.9至1.07。
1.現金與負債總額比率
TSINGTAO現金與負債總額比率在2019年度最低,為10.76%,主要原因是合同負債的增加,以及2018年其他應付款、遞延收益的增加,企業承擔債務的能力有所減弱;而CHONGQING BREWERY五年來總體趨勢是上升的,20年增加17個百分點達到45.97%,說明企業的償債能力在增強。
2.經營性資產現金回收比率
TSINGTAO經營性資產現金回收比率在逐年上升至11.93%,其中2017-2018年上升較大,增加4個百分點,是源于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大幅增長,企業經營性資產整體獲現質量逐年變好;CHONGQING BREWERY2016-2017年大幅度減少21個百分點,是因為聯營公司重慶嘉威啤酒有限公司宣告分紅,應收股利增加,2019-2020年大幅激增19個百分點,主要原因是進行了重大資產重組。
3.再投資比率
TSINGTAO再投資比率2016-2017年減少0.87,主要原因是2017年的房屋建筑物及機器設備資本性支出大幅度增長,后面幾年也在逐年下降,再投資能力漸弱;2016年TSINGTAO再投資率3.47與CHONGQING BREWERY3.45相差僅0.02,到2020年CHONGQING BREWERY6.59比TSINGTAO1.12相差5個點,說明TSINGTAO的再投資能力與CHONGQING BREWERY相比差距明顯。
2020年下半年隨著國內各大型活動陸續恢復,TSINGTAO銷量持續上漲。但需要注意的是啤酒業在大麥、包裝材料等成本受壓的情況下,多家中國啤酒企業近期呈現漲價的趨勢;而TSINGTAO如果能控制成本上漲幅度,與同行提價企業相比提價較低,同時繼續培育優勢市場,加強新研發領域發展,對企業持續發展戰略方針具有積極有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