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文華 玉田縣林頭屯鄉人民政府
在當前形勢下,企業間的競爭可以說是人才競爭,所以在人力資源管理中,應當切實發揮人才價值,構建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讓員工能夠在工作中創造價值,為企業發展提供助力。通過有效的人力資源管理,為各項規章制度創新提供現實依據,也讓員工具備當前時代發展的新理念新技能,最大程度適應崗位需求,也在良好的文化氛圍帶動下,提升員工的文化內涵以及政治素養,讓他們能夠以優秀的道德品質,過硬的專業能力為企業發展提供動力。
在大多數企業管理當中,都是從企業的角度出發,依據企業的規章制度來約束員工,在一定程度上說,此類管理模式缺乏一定的客觀性和民主性,雖然從大局出發,但是從員工的角度來看,相對來說缺乏公平性[1]。在企業倡導的價值理念里,集體利益大于個人利益,但是企業管理者也應當明確員工工作的目的是滿足個人基本生活保障。如果企業只關注自身利益,忽略員工的實際需求就會引起勞資矛盾,基于此,構建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就成為企業管理中所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在企業發展的任何階段,創新人力資源管理體系都具有重要的價值意義。
在實際工作當中,應當根據企業現實情況來制定相應的人力資源管理策略,企業管理者應當為員工構建和諧的工作環境,為他們提供公平公正的晉升機會。在日常培訓環節,要依據員工的實際情況來制定相應的培訓方案,讓員工在學習中能夠逐步提升個人能力,也進一步激發他們的工作熱情,讓他們能夠正確理解企業的價值理念,感受到企業的人文關懷。與此同時,企業管理者也應當根據實際情況來逐步完善員工的福利保障,改善以往不再使用的管理方法及模式,要深入挖掘員工的潛在價值以及潛在能力,幫助員工樹立正確的發展觀念,讓他們能夠主動配合企業的管理決策,以此不僅能夠構建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也能夠有效推動企業內部組織結構改革,促進企業的長遠發展。
在企業轉型發展的過程中,改善傳統管理模式需要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對于不同形式的雇傭關系,企業并沒有一個完善的管理方式來做好統籌規劃,對于當前時代的人力資源發展觀念也沒有一個全面的認識,使得人力資源管理創新存在著矛盾點。結合勞動合同簽訂來說,當前時代電子合同逐步成為常態化,但是由于企業性質不同,或是其他方面原因,部分企業仍然采用紙質合同,不僅流程煩瑣,也會消耗大量資源。而部分企業也沒有依據相關的法律規定為員工提供全面的福利保障,在合同制定時存在著漏洞,這就為勞動關系留下了隱患,員工的合法權益也沒有切實得到保護。而當前部分企業也存在非全日制用工形式,雖然此類形式也屬合同用工,但是并非以往的勞務用工,若是管理者沒有及時區分也會引發系列問題,加深勞資矛盾。
結合當前普遍存在的多形式的勞動關系,人力資源管理者應當明確其中的復雜性和多樣性,要站在客觀公正的角度維護員工以及企業的合法權益,在制定相關規劃以及用工合同時也要嚴格按照國家的相關政策法規,落實按勞分配原則以及分配方式。企業不僅要重視經濟效益也要注重員工效益以及社會效益,從大局出發,保護雙方權益,與此同時,人力資源管理者也要幫助員工樹立正確的法律意識,讓他們能夠了解合同當中的條款,按照合同規定履行義務。此外,在企業轉型發展中,也要綜合考量員工和企業的實際情況,針對性的制定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從員工聘用到員工培養都要建立完整的員工規劃體系,從員工的個人思想到工作實際逐步完善考核制度,最大程度進行人力資源的合理分配。
企業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創新人力資源管理體系應當完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人力資源管理者應當加強員工的法治教育,也要讓他們能夠深入了解企業的規章制度,要在制度當中體現對員工以及企業利益的保護,以此為解決勞資關系糾紛提供有力依據。在工作當中,也要以問題為依據逐步完善相關制度,將與員工有直接利益的地方逐一進行完善,一切按照規章制度貫徹執行,以此既能夠確保制度的強力約束作用,也能夠讓企業全體人員形成良好的責任意識,規避走后門等不良事件發生。針對人力資源管理部來說,作為配置員工資源的主體,更應該強化責任意識,在工作當中要合規合法、公正民主,及時將工作成果進行公示,讓各項工作流程都能夠處在透明化的狀態中,讓員工進行監督[2]。針對員工來說,也要主動參與到企業的經營管理中,要從實際工作出發,為企業發展進言獻策,合理使用個人的合法權利助力于企業發展,在良好的工作氛圍下,形成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構建合作共贏的發展環境。
企業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創新人力資源管理體系應當營造良好的企業文化,發揮企業文化優勢為員工及企業發展提供引導[3]。在工作當中,人力資源管理者要堅持以人文發展理念為基礎,對員工日常工作及生活等各個方面提升關注度,加強對員工道德品質、價值觀念、職業素養等方面的重視,以培訓會議、實踐活動為載體,培養員工的愛崗敬業、誠實守信、清廉奉公精神。在企業文化氛圍帶動下,提升員工的工作責任感以及對企業的歸屬感和認同感,如此有利于人力資源管理者進一步引導員工。與此同時,在企業文化營造過程中,也要豐富文化內涵,加大實踐活動的開展力度,在形式多樣的活動當中來陶冶員工情操,提升其文化素養。
企業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創新人力資源管理體系應當完善績效考核體系,要改善以往考核工作中的盲區,既要加強員工考核力度,也要將各項考核指標逐步明確,在對各部門工作成效進行考核時也要明確員工的思想意識以及合作精神等各個方面。在制定考核周期時應當以企業不同發展階段的實際情況進行適度調整,人力資源管理者要始終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原則,根據實際考核結果及時發放獎勵,管理者要鼓勵員工參與到企業建設當中,將個人發展目標與企業目標相結合,通過員工創造價值來促進企業長效發展。與此同時,人力資源管理者也要將績效考核等相關內容進行公示,加大宣傳力度,讓員工能夠深入了解績效考核的價值意義,立足于員工發展角度來完善薪資待遇等細節內容,縮減企業與員工的距離感,在有效的交流互動當中穩固企業與員工的關系,進而實現雙贏的發展目標。
企業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創新人力資源管理體系應當創新人力資源管理模式,人力資源管理者應當深入了解當前市場環境變化,結合企業發展情況來豐富人力資源管理的手段及方式[4]。在實際工作當中,要體現創新和民主兩方面的內容,從員工道德品質、專業能力、文化素質、心理建設等環節著手,逐步完善人力資源管理內容,管理者要幫助員工明確個人所獲得的勞動報酬與其付出呈現正比,在激發員工工作創造性時,也要讓他們從內心明確個人綜合素質對于個人未來發展的影響。與此同時,在當前工作環節,管理者也要拓寬員工反饋渠道,通過線上線下一體化模式收集員工反饋信息,將其中的重點內容進行匯總分析,及時反饋給企業領導層。總結來說,在企業發展中,人力資源管理想要獲得實效需要提升員工的主人翁意識,讓他們能夠將個人利益與企業利益融合在一起,在他們創造價值的同時,也讓企業獲得預期的收益,以此也能夠為人力資源管理創新提供有效依據,為構建全面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創造條件。
企業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創新人力資源管理體系應當發揮政府的職能作用,雖然在當前要求企業業務經營過程中,需要落實政企分離原則,但是從維護員工利益方面來說,需要發揮政府的監管作用。政府、企業、工會三方應當依據法律規定行使各自的權利和義務,政府職能部門應通過集體談判制度相關法律及規則來推進三方協調機制,通過社會監控手段讓各方能夠自覺遵守相關規章制度,以維護勞動關系,維護各方合法權益為重點,確保各項工作落實實施。從勞動爭議處理等方面來看,政府也通常承擔著重要角色,在化解勞資矛盾中發揮著關鍵作用,但也要有效應對集體上訪等不良事件,要以維護社會秩序為基礎公平公正的處理勞資糾紛。與此同時,也要明確當前勞動力市場秩序方面的問題,全面落實制度保障體系,要體現勞動者的合法地位,逐步完善勞動力市場政策,維護市場環境公平。
綜上所述,當前形勢下,企業構建穩定和諧的勞動關系,創新人力資源管理體系能夠確保企業與員工之間的權益被公平對待,也能實現企業人力資源的合理分配。穩固勞動關系是一個加強員工保障,促進企業發展的過程,所以管理者應當準確把握當前政策、市場等各方面變化,了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勞動關系的本質內涵,以創新發展的角度來看待問題,也要全面落實以人為本的理念,以此才能達到預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