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艷 鄭州旅游職業學院
2019年1月,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簡稱《職教20條》),將職業教育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的顯著特點。《職教20條》提出了“推動校企全面加強深度合作”的具體思路,指出校企雙方可以在人才培養、社會服務、就業創業等方面合作,學校向企業提供課程、師資等資源,企業向學校提供資本、技術、設備等。2020年9月,教育部等九部門聯合發布《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簡稱《行動計劃》),進一步強調了“深化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具體做法與目標,指出了深化協同育人模式改革和完善激勵約束機制。職業教育要高質量發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必然方向。
“校企共同體”是指高職院校與區域高水平企業在政府政策的推動下進行學校、企業、學生等利益共同體的深入合作,并通過明確互利共贏的目標建立互相融合、互相推進的社會、高校之間的創新“命運共同體”。2008年,由杭州職業技術學院與友嘉集團共同創立的友嘉機電學院是我國最早探索“校企共同體”模式的學院。隨著國家對職業教育相關政策的落地,職業教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校企共同體”的探索過程也進入了高速發展期。
2018年4月8日文化旅游部成立。2021年3月1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發布,明確提出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文旅融合的發展戰略,為旅游業發展帶來了重大機遇,但同時對旅游服務人員的培養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旅游英語》課程是旅游類相關專業人才培養課程體系中必不可少的專業課,因此也要進行改革。
著名語言學家劉潤清(1996)指出,ESP教學“成為21世紀英語教學的主流”。根據Hutchinson和Waters合著的《專門用途英語——以學習為中心的方法》一書的ESP理論,旅游英語屬于ESP教學的范疇。隨著《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等相關文件的發布,是否應用信息技術也逐漸成為評判職業教育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指標。依據ESP理論,結合職業教育信息化發展,《旅游英語》課程嘗試從課堂教學(Classroom Teaching)、實踐教學(Practical Teaching)和網絡課堂(Online Teaching)三個維度進行教學改革和優化,構建了旅游英語“TRICPO”三維立體化課程教學模式。
“TRI-CPO”三維立體化課程教學模式中的“TRI-”在英語中是一個前綴,表示“三”的意思,對應課堂、實踐和網絡三個維度,“CPO”分別指課堂教學(Classroom Teaching)、實 踐 教 學(Practical Teaching)和網絡課堂(Online Teaching)三種類型教學的英語首字母。依據“TRI-CPO”課程教學模式,嘗試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社會服務和教師發展等方面進行改革。
在課堂教學方面,以文旅融合為背景,以提高學生文化自信與英語技能為目標,以《旅游英語》課程導游英語和酒店英語兩大模塊為教學內容,采用小組合作、角色扮演等教學方法,利用信息化教學手段,進行多元評價。其中教學內容方面,嘗試分模塊化開發活頁式旅游英語教材,包括河南古都文化、河南名吃、河南名人、河南5A景區、河南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河南涉外五星級酒店六個模塊。六大模塊相對獨立且又是一個整體,注重每個模塊內容的實用性和實踐性,突出語言技能和能力的培養,指導學生“是什么,介紹什么,怎么介紹”,或者“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多元評價指評價主體多元,即除了教師評價外,還有學生自我評價、學生互評、企業評價和第三方麥可思評價。
在實踐課堂方面,以提高學生在景區、酒店特定情境中的英語語言技能和語言素養為目標,以學生景區、酒店參觀,第二課堂技能大賽和社會服務為內容,采用沉浸式體驗方式,進行多元評價。其中第二課堂技能大賽一般在英美文化實訓室、國際郵輪乘務實訓室進行,包括英語導游大賽、英語情景劇大賽、英語配音大賽等,給學生營造一種身臨其境的氛圍。社會服務包括國際旅游城市市長論壇服務,國際少林武術節志愿服務,旅游景區志愿講解服務,旅游景區、涉外酒店、城市軌道交通的英語公示語翻譯糾錯等。
在網絡課堂方面,以教學資源共建、共享為目標,為課堂教學提供補充,利用網絡信息技術,采用線上教學方式,進行多元評價。依靠教育廳網絡學習空間、職教云、智慧職教、微知庫等網絡平臺以及微信、QQ等應用APP,基于移動學習理論,開展線上英語教學(包括在線開放課程建設)和英語大賽。線上英語大賽積極響應了疫情期間教育部“停課不停學”的號召,運用新媒體技術,嘗試“云”展示,挖掘線上比賽潛力,為學生們打造多樣的展示舞臺。同時新媒體技術迫使老師破壁,走出舒適區,探索學習新技能。此外,網絡課堂的評價內容多元化,課程視頻的觀看次數和時長、章節測驗的完成度、討論區的互動頻率、作業完成的參與度等權重,都成為網絡課程考核的內容,使考核更加客觀、科學。
《行動計劃》指出:“建好用好行業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提升行業舉辦和指導職業教育的能力”,校企雙方應該形成“人才共育、專業共建、過程共管、成果共享、責任共擔”的校企合作長效機制,以“戰略合作、校企一體、產學鏈接、共建共管”為原則,建立校企合作理事會,完善學校、專業群、專業三級校企合作體制。成立職業教育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指導專業和課程建設。
《職教20條》提出校企合作開發一些規劃教材,建議開發新型活頁式、工作手冊式教材;多渠道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教師分模塊協作教學。在課堂教學方面,由校內專任教師和企業兼職教師組成“雙師型”教學團隊,共同承擔課堂教學,校內專任教師以《旅游英語》課程的理論性教學知識為主,例如一篇英語導游詞的知識內容和篇章結構;兼職教師以實踐性教學知識為主,例如如何處理導游講解中的突發狀況等。在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的指導和建議下,專任教師和兼職教師定期召開教研會,兼職教師及時向專任教師分享行業發展最新動態,專任教師向兼職教師傳授適合高職學生學情的教學方法,相互交流。在教學內容方面,依據各自擅長的領域,分模塊開發新型活頁式、工作手冊式教材,使教材的開發緊跟行業市場發展需求。此外,邀請行業專家開展專題講座,為學生解答行業發展相關前沿知識。總之,在課堂教學方面,校企雙方可以探索專兼教師教研會、專兼教師教材開發和嘉賓專題講座3種合作路徑。
《職教20條》提出政企校合作建設高水平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實訓基地集實踐教學、社會培訓、技術服務等于一體。在實踐教學方面,企業為院校提供真實的工作環境或場地十分重要。《旅游英語》課程分為導游英語和酒店英語兩個模塊,依據景區和酒店兩大旅游業態,由景區和酒店提供場地,開展景區、酒店參觀見習,增強學生對景區、酒店行業的了解,實現學校學習與行業的無縫對接,提升學生的實踐技能。隨著短視頻行業的崛起,學生將景區、酒店參觀見習的內容以短視頻的形式拍攝,發布在抖音短視頻平臺,可以為景區、酒店做免費宣傳。校企合作共同建設的校內實訓室為學生的第二課堂技能大賽提供了模擬仿真的實訓場地。模擬仿真的實訓環境為學生營造了身臨其境的氛圍,在第二課堂技能大賽中,企業可以以冠名或贊助的形式,提供選手表演服裝或獎品,有時也可參與選手輔導。以英語導游大賽為例,英語導游大賽不僅考驗選手的英語語言表達能力,還要考察選手的旅游專業知識技能、才藝表演和應變能力等,可以邀請旅行社的專業導游或景區講解員參與選手輔導,給予專業指導意見。校企雙方在社會服務方面也可以展開合作。近幾年,隨著《國家寶藏》節目的播出,故宮博物院及各省的博物院(館)成為旅游的網紅打卡地。今年河南春晚節目《唐宮夜宴》更是讓河南博物院成功“出圈”,參觀河南博物院的游客絡繹不絕。旅游類高職院校可以以此為契機,與河南博物院開展志愿講解服務,既鍛煉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又幫助博物院解決講解員不足的問題。而且,河南擁有14家5A景區,校企雙方可以嘗試開展景區志愿講解服務、英語公示語翻譯糾錯服務等。此外,教師是“三教”改革的關鍵。依據《職教20條》,“職業院校教師每年至少1個月在企業或實訓基地實訓。”教師掛職鍛煉可以提高教師的旅游實踐知識,使教師零距離接觸旅游相關業態,為課堂教學補充教學素材。總之,在實踐教學方面,校企雙方可以探索學生見習、學生第二課堂技能大賽、社會服務和教師掛職4種合作路徑。
《職教20條》提出以“互聯網+職業教育”為契機,運用信息技術創新教學方法,遴選認定一批在線精品課程。在網絡課堂方面,校企合作開發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學校提供師資,企業提供技術,建好的課程校企雙方共享,開展線上英語教學,受眾對象包括學生和企業員工。此外,線上英語風采大賽(例如:講好河南故事大賽)也可采用校企合作形式,企業提供場地、技術、資金,院校提供師資、選手等。總之,在網絡課堂方面,校企雙方可以嘗試在線共享課程開發、線上英語比賽2種合作路徑。
《旅游英語》課程通過課堂、實踐和網絡三個維度的改革,構建了“TRI-CPO”三維立體化課程教學模式。依據此模式,校企雙方探索了專兼教師教研會、專兼教師教材開發、嘉賓專題講座、學生見習、學生第二課堂技能大賽、社會服務、教師掛職、在線共享課程開發和線上英語比賽9種合作路徑,走出了“一體雙元三維度九項目”的校企合作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