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曄 石家莊信息工程職業學院 彭勃 河北大學 邢前 河北商貿學校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特別強調了要完善職業教育,在此基礎上,我國出臺了《國家職業教育深化改革實施方案》《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等一系列的政策,明確要求教師隊伍要全面提升自身的信息素養。由此可見,國家對于職業教育中教師隊伍信息素養的提升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在這樣的背景下,高職英語教學作為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要積極加強教師信息素養的提升,通過多種途徑來提升教師的信息素養,以便為教學效果的提升打下良好基礎。
在“互聯網+”時代下,高職英語教師信息素養的提升有著非常重要的價值,其不僅順應了教育發展和改革的大趨勢,同時也滿足了信息化時代下社會各行各業對人才培養的需求,更與當下時代外語教學的特點相匹配,已經成為高職英語教學改革與發展中的必經之路。
我國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推動教育信息化發展的各項政策,要求形成并建設與現代化教育目標相適應的信息化教育體系,并充分發揮出信息技術對于教育的改革性作用。以信息技術為載體的遠程教育、在線教育、混合式教育模式在促進教育信息化發展的同時也對教師本身的信息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可見,教師信息素養的提升順應了教育發展和改革的大趨勢,是教育改革過程中的必要組成部分。
當下時代是人才競爭的時代,信息處理和應用能力是人才競爭的核心內容之一。高職教育作為培養技能型人才的搖籃,學生的素質離不開教師本身的言傳身教和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只有教師自身的信息素養得到提升,才能夠更好地處理日常教學中的各種復雜問題,通過言傳身教的方式來更好地培養技能型人才,滿足信息化時代下各行各業對人才培養的需求。
教育行業在隨著時代的變化而不斷變化著,無論是教師觀、學生觀還是教學觀等方面,都在向著現代化教育的方向轉變。教師信息素養的提升會使得整個課堂教學的方式和模式更加符合當下時代學生的需求,更能夠迎合學生的興趣點,營造更加民主且和諧的氛圍,學生也能夠改變自身對教師存在的“老土”“落后”的看法,讓整個英語教學更加符合外語教學的特點。
教師的信息意識主要是指教師關于現代化教學的信息感知力和判斷力,教師需要從日常教學活動、資源等方面來進行信息感知。在“互聯網+”時代下,教師的信息意識所包含的范圍更加廣泛,將互聯網的信息敏感度、信息技術應用的主動性、信息技術教學的意識、大數據意識等多個方面囊括到信息意識中。
信息能力主要包括信息化教學能力、信息技術與專業技能整合能力、借助信息化技術實現自身發展的能力等。其中,信息化教學能力主要是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能夠熟練操作各種信息化教學設備,并且能夠將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需求和內容之間進行有效整合,并具備數字化資源的建設能力,構建基于信息技術的個性化教學模式。信息技術與專業技能整合能力主要是指將先進的信息技術與專業教學技能之間進行有效整合,滿足教師專業能力的標準,滿足人才培養需求的行業技能。運用信息化技術實現自身發展的能力主要是指教師通過信息技術來實現自我提升和成長,包括科研信息能力、互聯網信息能力等,能夠通過信息技術來獲得最新的科研成果,并能夠對網絡上的海量信息進行有效甄選與辨別,對有效信息進行整理與歸納,在實現信息共享的同時也能夠提升自身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并借助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實現自身的不斷發展。
根據上文可知,在“互聯網+”時代下,高職英語教師信息素養的提升有著非常重要的價值。英語教師需要具備一定的信息意識和信息能力,并以此為基礎逐步提升信息素養。
在整個培訓工作展開的過程中,信息意識與道德方面的培養應當是一切培訓工作的基礎,也是教師信息素養提升的前提,應當要貫穿在整個培訓工作中。在信息意識方面,應當要加強信息化教育的宣傳力度,通過主動與被動的手段來促使教師對信息技術加以重視,從主觀上有意識地使用信息技術來展開各項教學工作。而在信息道德方面,可以考慮使用思想政治教育法或是自我提升法,根據信息道德的標準和要求,對信息化時代的教育道德進行學習,摒棄不良的道德教育內容,通過學習以及自我提升來養成良好的信息道德素養。在此過程中,可以成立信息道德教育網站、建立思政圖書館、通過交流平臺等方式來充分發揮出網絡的互動性,以此來促進教師信息意識和信息道德的形成。
為了有效提升教師的信息素養,高職院校需要對英語教師展開多層次的培訓工作。在培訓的方式上包括短期培訓、長期培訓、階段性培訓等多種形式。對于短期培訓方式來說,高職院校可以分批選派英語教師參加各種進修班,包括行業協會、院校、教育部門等不同主辦方舉辦的進修班,通過集中式、主題明確且針對性較強的方式來進行短期培訓,在短時間內有效提升教師的信息素養。長期培訓的周期較長,更加注重系統性、完整性,有學位進修、校本培訓等形式。階段培訓主要是指初期階段培養教師的信息意識,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中期階段側重培養教師基于計算機和互聯網的實踐操作能力,使其能夠自主設計和制作課件;末期階段側重培養教師本身的信息創新能力。
信息素養的提升需要通過不斷的實踐來提高。在實踐的過程中,可以通過以下方式來提高培養效果:第一,通過“傳幫帶”的方式來培養。為提升培訓的整體效果,可以通過傳幫帶的方式來提高培養效果,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之下參加完整的教學工作、教改項目、教材編寫、課程資源建設等各種活動,并鼓勵其積極參與信息化教學能力大賽、技能大賽、科研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等,全面提升教師的信息素養。第二,高職院校應當要重視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定期派教師到相關企業、科研機構等進行實踐與鍛煉,學習先進的技術并通過實踐鍛煉來將新技術與英語專業教學之間進行有機結合,提高自身對于信息技術的認識,進而提高自身的信息素養。
實現信息化教學改革的主要目的是能夠有效解決教師所遇到的各種信息技術問題,并借助信息技術解決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各種難題。因此,實現信息化教學改革有著重要的意義。第一,創建系統化的信息素養線上課程,將培訓的內容模塊化,教師可以隨時隨地登錄網站參加各種培訓課程,完成相關學習。第二,有效利用微信公眾號、短視頻等渠道來為教師推送更多信息素養觀念、技能相關的內容,滿足教師碎片化的學習時間。第三,根據實際情況構建信息技術問題解答和溝通機制,創建相應的群聊,邀請教師入群進行互相答疑,并定期在群內進行線上培訓,為提升教師的信息素養奠定良好基礎。
總而言之,在“互聯網+”時代下,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師必須要具備一定的信息素養才能夠滿足教育的發展需求以及學生的成長需求。因此,教師必須要具有一定的信息意識、信息能力、信息道德,高職院校需要通過多種方式來對教師的信息素養進行培訓,在實踐中逐步提升教師的信息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