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釗 重慶郵電大學體育學院
體育產業屬于綠色產業的一部分,對經濟強國建設具有重要推動作用。而所謂體育產業,是指與體育活動相關的經濟活動。體育產業發展能為社會大眾提供運動平臺,也能促進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戰略計劃不斷發展。體育產業在發展過程中,可以引導民眾養成良好鍛煉習慣。隨著體育產業結構不斷優化,體育產業開始與相關行業積極融合,通過融合體育產業,會形成全新發展路線,也會得到更多支持與關注,這對健康市場繁榮發展具有重要積極影響。
首先,體育產業積極發展,有利于經濟發展形勢轉變。體育產業本身屬于朝陽產業,其創新能力較強。積極促進體育產業創新,能滿足不同層次消費者的不同需求,使我國經濟格局有效完善。例如,推動體育產業創新發展,這種發展有利于滿足人們精神需求,也能使體育產業在發展過程中,與其他經濟產業進行結合,從而形成全新業態,以此推動經濟發展和產業優化。其次,體育產業雖然屬于運動行業,但也屬于非醫療相關的健康產業。在健康中國建設大背景下,體育產業發展可以彌補健康產業短板,積極建設體育強國。體育產業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和豐富性,和眾多產業都息息相關。例如,近些年來,較為熱門的運動健康、運動休閑等等產業,開始向生態養老相關產業進行轉變,這屬于新的經濟業態,促進其發展,對經濟強國建設具有重要推動作用。
體育產業及醫療產業都屬于健康產業,二者融合是實現全民健康的最佳路徑,也是健康中國形成的有效手段。雖然過去二者也曾在發展過程中進行融合,但融合度不高。因此,想要體育產業助推經濟強國建設,需要積極加強頂層建設。頂層建設可以促進體育及醫療行業進行通力合作,也能助力國家健康大格局的形成。首先,將根據體育產業發展需要,適當融入健康產業,這有利于體育產業綜合發展。例如,體育產業與應急管理、文化旅游、醫療等等行業融合。體育產業在發展過程中,可以積極解讀政策,并根據政策發展方向,將健康相關產業融入體育產業,這有利于人民樹立健康意識;其次,政府不同部門可以積極加強合作,加強合作,可以協同治理體育產業,打破體育產業融合壁壘。例如,醫療健康部門可以與體育相關部門進行有效溝通,以此積極進行資源整合。這兩個部門積極合作,能形成運動健身、健康養生等等服務為一體的健康服務體系。
雖然近些年來,我國發展速度飛快。但由于體育產業發展較晚,其產業結構與發達國家還有一定差距。例如,我國的運動健康產業、體育旅游產業等等,尚處于初期發展階段。政府和企業可以根據人民發展需要,完善服務供給。首先,積極發展與體育相關的健康休閑產業。健康休閑產業普及性較廣,市場發展空間較為廣闊,因此,體育產業在發展過程中,可以完善體育運動結構。例如,重點發展網球、智力運動、極限運動、廣場舞等等較受歡迎的運動。這些運動較為時尚,群眾接受度較高,能引領體育產業穩步向前;其次,構建新型體育商業模式。例如,進行健身指導、智能培訓等等,還可以利用智能手段,提升消費者體驗感。當體驗感提升時,人們會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最后,發展體育相關競賽及表演。這些表演具有較強的商業性,盈利空間較大,更有利于體育產業分層式發展。
體育產業在發展過程中形成完整產業鏈,能帶動所有相關產業積極發展,也能利用聚集效應,推動經濟格局優化。例如,體育產業鏈在發展過程中,可以以健身休閑、體育培訓、醫療健康等等產業為主,布局體育資源,促進體育產業完整價值鏈的早日形成。首先,充分利用森林、江河、山地、戈壁等等資源,大力發展自然健身體系。例如,以冰雪為主構建運動小鎮,小鎮可以通過宣傳,使更多人加強對自然相關體育運動的關注;其次,體育產業建設過程中,應加強對大數據技術、云計算技術等等的利用。利用信息技術可以促進體育產業現代化發展,也能使體育產業快速形成新業態,為我國體育賽事發展奠定人才基礎;最后,各類院校可以積極為體育產業商業價值性提升,培養相關人才,以推動體育產業的優化及革新,從而為經濟強國建設奠定人才基礎。并且,體育相關商業機構可以積極利用人們閑暇時間,對人們進行培訓,通過培訓可以使我國體育活動多元化,也能促進我國產業鏈積極完善。
體育產業與不同產業融合,可以形成全新的經濟體系,這能為人民提供更多就業崗位,也能推動我國經濟發展。而且,體育產業可以在發展過程中,推動產業融合,以此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和完善,從而為經濟發展和革新奠定良好基礎。體育產業不僅對國民經濟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其覆蓋范圍也較廣,關聯產業也相對較多,具有較強的帶動性和推動性。國家預測體育產業將在2035年成為經濟支柱產業,這是強國標志和象征,也是體育強國夢實現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