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會賓 天航星云國際防務技術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
股票市場在國家金融體系中有著重要的地位,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市場經濟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常將股票價格指數走勢用來衡量一國或地區經濟的晴雨表[1]。股票價格指數編制規則直接決定指數走勢,指數走勢影響著國家對宏觀經濟形勢的判斷、政策制定,以及投資者的風險偏好和個體行為,進而影響著社會經濟運行,對于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影響深遠。如何科學編制股票價格指數既是資本市場監管與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研究學者的重要研究方向。
股票價格指數是運用統計學中的指數方法編制而成,用來描繪整個市場或某一行業股票的總體價格水平及其變動趨勢的指標。歷史最悠久的股票指數是道瓊斯股票指數,其由查爾斯·H·道于1884 年開始編制,對11 支具有代表性股票收盤價進行簡單算術平均數。自此,股指編制發展迅速。目前股票價格指數通常由證券交易所和金融服務機構編制,指數體系十分豐富,它包含了股票的綜合指數、成分指數、大盤股、中盤股、小盤股指數、行業指數、投資性指數、標尺性指數以及成長指數等[2]。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證券市場發展,股票價格指數體系不斷完善,當前,我國主要的股票價格指數有,中證指數有限公司主導的滬深300 以及以中證500 為代表的中證規模指數,上海證券交易所主導的以上證50 為代表的成分指數、以上證為代表的綜合指數,深圳證券交易所主導的以深證100 為代表的成分指數、以深證/創業板代表的綜合指數,以及其他金融機構編制的各類股票指數。股票價格指數廣泛應用于投資投機、資產管理、風險規避、價格發現、資金配置等領域,可實現對股票市場有一個更為直觀、清晰的認知,一是被投資者用于研究判斷股價變動趨勢和投資評價的尺度,影響決策個體投資行為;二是被金融機構用于指數衍生品和其他金融創新的基礎,例如股指期貨;三是被主管部門用于對宏觀經濟、金融市場、行業發展等領域判斷的參考系,進而預測和觀察未來的經濟形勢等。
目前股價指數編制的方法主要有三種,即算術平均法、幾何平均法和加權平均法。算術平均法是選定樣本股票,并以某日期為基期,確定基期指數,然后計算某一日樣本股票的價格平均數,將該平均數與基期對應的平均數相比,最后乘以基期指數即得出該日的股票價格平均指數。幾何平均法是報告期和基期的股票平均價采用樣本股票價格的幾何平均數,以國際金融市場倫敦金融時報指數和美國價值線指數為代表。加權平均法是按樣本股票在市場上的不同地位賦予其不同的權數,將各樣本股票的價格與其權數相乘后求和,再與總權數相除,得到按加權平均法計算的報告期和基期的平均股價,據此計算股票價格指數。權數的選擇,可以是股票的成交額,也可以是上市流通股數。一般認為,加權平均股價指數能更真實地反映市場整體走勢,更適合用于開發股票指數期貨合約的標的指數。
一個成功的股票價格指數有著明確編制要求。一是代表性要求,確保所采集對象、采集數據的代表性。二是科學性要求,即通過科學理論、精準公式及修正規則所編制出的指數才能夠較好反映出經濟運行規律。三是實時性要求,即在更新提速能實時地反映股市價格變化以滿足多元化需求。四是實用性要求,能準確地反映價格變化及趨勢變化程度以更好地反映市場變化。五是公正性要求,即編制機構要將對編制方案、規則、細則有關信息公開并接受監督。六是穩定性要求,即指數修正幅度不宜過大、頻率不宜過高以及樣本的穩定性[3]。編制流程大致分為確定編制目的、確定編制樣本、確定編制工具和公式、指數調整修正等四個步驟。此外,對于一些細節問題還需要常態化維護,以保證指數編制的科學性[3]。
在我國資本市場發展初期階段,由于當時經濟發展實情、資本市場服務國家經濟建設需要、IPO 門檻導向等原因,A 股市場存在著行業結構性問題,即金融地產資源類行業上市公司市值占比高,互聯網新興產業企業相對較少,導致A 股綜合價格指數編制時行業結構不均衡、賦予某些股票指數權重過高等客觀現象,以及綜合指數不能夠很好地反映實際流通市場的股價及穩定性不足、成分股指數行業代表性不強且容易被人操縱。此外,新股過熱定價過高、ST 股持續下跌、退市機制尚待完善等原因,導致上證綜合指數的“失真”效應明顯,出現十幾年圍繞3000 點震蕩的怪圈,給人感覺是資本市場既沒有反映總量的提升,也沒有反映結構的優化,誤導投資者對A 股市場的信心和判斷。
近年來,隨著國家全面推行IPO 注冊制改革,新股發行和退市節奏不斷加快,迫切需要能有效體現資本市場發展實際的股指編制規則。2020 年7 月,上交所實施了上證指數編制修訂方案,圍繞剔除風險警示股票、延遲新股計入時間、納入科創板等方面進行改良,旨在推動指數更充分全面地反映市場。近半年A 股市場走勢表明,風險警示股票剔除,價值投資成為主流;新股納入時間延長,指數失真問題有所改善;科創板進指數,新經濟比重不斷增加;大市值公司納入時機特殊,核心資產吸引力更強[5]。此外,2020 年4 月30 日的上證綜合指數收盤點位為2860.08 點,2021 年4 月30 日上證綜合指數收盤點位為3446.86 點,增長幅度20.5%,而同一時期我國2021 年一季度GDP 同比增長18.3%,對比近一年的數據發現,盡管日期較短,但從某種意義上講,這表明A 股指數增長速度與我國GDP 增長速度接近,也表明我國上證綜合指數編制規則有了較好的適應性。
我國股票市場發展較晚,是在借鑒西方證券發展的基礎上的一場特色化之旅,這也就意味著股票價格指數編制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一個需要結合我國特色市場經濟體制而進行深度探索的問題,只有指數編制方法不斷優化,晴雨表功能才會逐步改善。股指編制改進優化可從五方面入手,一是要結合我國資本市場改革步伐,動態調整指數編制規則,以適應股票市場高質量發展要求;二是要不斷加強科學研究,對比各種編制規則下市場走勢的差異分析,選出能反映出市場真實狀況的編制規則;三是要進一步改進指數編制權重選擇,探索將總市值加權編制方式逐步調整為自由流通市場加權、交易量加權;四是要統一管理與監督股票價格指數編制工作,并能夠科學地動態調整成分股當中的樣本股及納入時機等;五是要打造知名專業的指數編制公司,推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股票價格指數,可不局限于A 股樣本而體現跨國市場發展狀況,以提升我資本市場國際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