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舒 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檢修公司
目前深化企業技能人才培訓實效、構建自主評價模式已經逐漸成為各企業形成長效化經營實力、發展潛力與競爭活力的關鍵工具。尤其是最近這幾年,伴隨新時期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培養技能型人才的管理理念逐漸深入到各企業建設工作中,如何有效提高企業員工整體綜合素質與業務能力已成為當前各企業管理部門廣為關注的熱門問題。
現如今,我國已經完全步入了互聯網+時代,互聯網技術不僅已經完全融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與工作中,也給各企業運營發展的外部環境帶來了巨大的變化,于是乎隨著新時期企業工作專業化、信息化程度的逐步提升,很多企業的現有員工在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等方面逐漸表現出不適應、不勝任的實際缺陷,特別在綜合性、復雜性的工作任務中部分員工只能提供簡單的支持和服務,不能自主開展和有效落實工作內容。基于這種現狀,各企業需要加強對現有員工技能培訓的重視,加大對現有員工技能培訓力度,提高企業員工整體綜合素質與業務能力,從而在工作中發揮積極作用。
部分企業對人才、技術兩者間作用關系的認識存在偏差,在構建新模式、引進新技術的同時,并未做好技能人才的培養與儲備工作,沒有對企業內部的工作人員開展專業性的業務培訓,使得專業工作缺乏充足的人才基礎。
在現代社會的經濟市場中,技能人才對企業經營發展的影響是極其巨大的。若組建有高質量、專業化的技能人才隊伍,相關工作創新的理想化實現往往也是水到渠成的,所以,為了確保相關工作的順利開展,各企業務必要做好技能人才隊伍的培訓工作。
首先,需要全面分析企業發展理念、工作模式以及崗位要求等與員工技能培訓相關的影響因素,進一步完善技能人才培訓方案,對員工技能培訓整體流程進行合理規劃,結合個體與集體、職業以及自身的關系,從員工工作、學習、生活細節出發,貼近實際深化員工對專業技能的認知。
其次,在技能人才培訓過程當中,需要樹立員工前瞻化、全面化的工作理念,引導員工主動學習專業領域的理論知識與工作技能,積極促進互聯網+工作技能的雙元融合,利用互聯網技術不受空間限制的優勢,借助相關網絡信息資源,為技能人才培訓創造優秀的條件。
再次,定期開展專業領域的理論知識與工作技能培訓課程,以及各部門員工學習交流會,如果企業條件允許的話,還可以邀請相關工作領域的專家來企業為員工進行講座,通過專業、系統的學習使員工的業務能力和崗位需要完美匹配,從而有效地解決企業發展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高企業員工整體綜合素質與業務能力。
企業構建技能人才自主評價模式有利于員工的自我完善,促使員工維持自我的一致性。有效地自主評價機制能夠全面分析企業技能人才的工作情況與崗位素養發展情況,既可以督促企業員工積極主動學習專業領域的理論知識與工作技能,又可以為企業員工的自主發展提供明確的導向與科學的建議[1]。
現階段部分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模式過于單一,基本上只是對技能人才崗位工作任務完成結果進行自主評價,并沒有結合員工在企業發展建設過程中各方面作出的綜合情況制定不同層級的自主評價標準,從而導致自主評價激勵機制表現出統一化的缺陷,無法與新時期背景下企業的建設發展相適應。并且無法讓企業員工真正地意識到自己的工作態度問題、職業發展問題與技術技能問題。此外,在實施激勵措施的過程中,部分企業所采取激勵方法與內容過于簡單,很多都只是口頭贊揚,并不能有效激發員工自主評價的主動性、積極性,從而嚴重降低了自主評價與激勵機制的效用,無法真正實現企業技能人才隊伍的建設目標,難以保障企業的可持續穩健發展。
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標準應分為履職績效、工作業績和工作成果三類,履職績效直接應用員工年度績效考核結果賦分,工作業績是指對崗位工作的業績從多方面進行評估賦分,工作成果是指對員工取得的創新成果、課題研究等方面進行綜合賦分[2]。
首先,轉變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模式需要從原有注重崗位工作任務完成結果的單一評價方式中跳脫出來,結合自我實際工作業績表現,更為客觀、科學、真實的對自我進行綜合評價。
其次,在進行技能人才自主評價時,各企業管理部門需要進一步完善激勵措施與自主評價標準,幫助員工應針對自我在企業發展建設過程中各方面作出的貢獻進行綜合評價,而不僅僅是按照履職績效進行自主評價,促使不同崗位員工明確自己的工作重心與技能發展方向。
再次,需要將自主評價結果與員工績效、評優評先以及晉升制度等相掛鉤,進一步融合技能人才培訓與自主評價模式,從而激發員工自主評價的主動性、積極性,構建更有實效的自主評價模式,從而為企業可持續穩健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持。
綜上所述,深化企業技能人才培訓實效、有效構建自主評價模式已經逐漸成為各企業形成長效化經營實力、發展潛力與競爭活力的關鍵工具。因此,各企業應加強對現有員工技能培訓的重視,加大對現有員工技能培訓力度,轉變自主評價模式,從原有注重崗位工作任務完成結果的自主評價方式中跳脫出來,進一步完善激勵措施與評價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