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巖紅 中鐵十二局集團有限公司
財務審計是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中,通過財務設計不僅可以對企業的財務行為進行有效的約束,同時還能夠提高財務工作的規范性、系統性,為企業的發展建立良好的內部秩序。可以說,財務審計工作對企業財務管理非常重要,是企業發展的動力之源。正因如此,在現代企業經營發展中,將財務審計與企業業務做出了新的劃分,通過財務審計與審計業務的創新融合發展,助推企業管理目標的實現。在發展過程中財務審計與審計業務之間的關系也產生了新的變化,將二者融合后能夠為企業的發展開創新的局面。
企業發展就是企業從事經濟活動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企業不論參與了何種經濟活動,都會涉及到企業財務的變動,從而開展相應的財務管理工作。所以,為了保障企業財務活動的真實性,降低企業財務風險,企業必須嚴格開展自身財務工作的內部審計。審計工作的開展助推建立完善規范的財務管理模式,利用審計監督職能,對財務工作的各個環境進行監督,確保企業財務工作有序開展。但是,經濟體制發展過程中,我國社會經濟體量不斷增長,企業財務工作會面臨更多的問題,影響財務工作開展的因素越來越多[1]。在此背景下,企業的財務審計已經無法滿足企業發展需求,只有通過財務審計方法的創新,提高企業財務審計效率和質量,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企業的財務工作與審計工作在內容上存在較大的區別。企業財務工作是從財務管理角度對企業的資金和資產進行管理,從而確保企業經濟活動過程中財務工作正常運轉,為企業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審計工作則是在監督的立場上開展相關工作,通過對企業財務工作執行情況與管理成果進行審計評估,判斷企業財務工作的狀態。所以,審計工作能夠發現企業存在的問題和弊端,通過糾正問題,整改弊端來促進企業財務管理制度與模式的完善[2]。可以說,審計工作與財務工作在工作目標上存在差異,工作內容上具有一定的關聯性,都是企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財務工作與審計工作之間的聯系主要在于工作結果和工作內容上。從工作開展結果來看,不論是企業財務工作還是審計工作,目的都在于提高企業發展質量,改善企業內部環境,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支持。通過審計工作的有效開展,能夠規范企業財務工作,解決財務工作發展的阻礙,優化財務管理制度。從工作內容上看企業審計工作與財務工作開展的對象都包含企業的資金和資產,財務工作的優劣可以反映企業的發展潛力,審計工作與財務工作緊密聯系,能夠促進財務工作效率的提升,推動企業健康良性發展。
在經濟發展的新時期,財務審計工作的開展不應該局限在傳統的束縛內,需要對審計工作模式進行改革與創新。在審計工作創新發展過程中,需要明確審計工作重點,通過對財務工作的重點內容監督審計,實現審計業務的拓展和財務管理質量的提升。以聚焦戰略、服務主業為中心,堅決當好企業發展推動者;要推動戰略支撐與融合,實現管理規范與提升,推動審計業務更加系統、規范[3]。
審計人員作為企業財務審計工作開展的執行者,其素質決定了審計工作開展的質量與成效。為此,需要進一步強化審計人員的素質,建立高素質的審計隊伍。通過審計人員水平的提升來推動企業審計工作的發展,對審計業務內容進行完善。在人員素質強化培養上,需要結合審計工作開展的實際,進行專業技能與審計經驗的傳授,提高審計人員實戰能力,為企業發展提供保障。
審計工作模式的創新對于審計質量的提升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企業為了適應市場不斷進行改革,在發展過程中,企業的財務管理模式和經濟活動形式也在不斷的變化。如果審計工作模式不能創新發展,那么就會導致審計工作的監督職能下降,無法有效對企業財務工作進行審計監察。因此,促進審計工作模式的創新非常必要,是企業發展的根本[4]。
先進技術應用于企業財務審計中,可以大大提高審計工作的效率,使審計監督能力得到強化。在技術支持下,不僅能夠對企業財務活動的數據進行詳細的分析,還可以根據財務工作的數據記錄,對財務全過程進行追溯,提高審計監督能力,規范企業財務活動。在技術的支持下,審計工作方式也會朝著多遠化發展,實現審計業務的拓展,實現審計的創新。
綜上所述,現階段,企業需要積極整合財務設計與審計業務,以宏觀的視角看待企業的發展,以審計工作為基礎建立長效的企業財務管理機制,利用審計的職能作用清理企業發展過程中存在弊端和障礙。通過創新審計工作、完善審計制度、拓展審計業務,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