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立鵬 甘肅煤田地質局一四五隊
現代化社會發展趨勢下,我國企業管理由傳統的注重企業經營增長轉化為企業綜合創新管理,立足于現代化社會發展是我國企業管理模式發展與革新的必經之路,因此企業管理模式之創新是現代企業發展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
我國企業管理模式主要由以下幾方面組成:
1.聯盟化。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趨勢使得我國跨國企業不斷增加,企業之間相互合作、競爭尤為重要。聯盟化主要體現在企業通過企業聯盟合作發展,合作過程中通過完善與優化自身組織架構,進一步推動企業單元價值鏈全面革新,對企業發展雙贏局面具有促進意義。
2.扁平化。扁平化管理泛指企業為接觸層級結構組織形式在現代環境發展面臨困境的一種全新管理方式。扁平化管理簡化企業內部組織結構的同時,對減少管理層次,節約成本具有現實意義。
3.網絡化。網絡化是現代化、信息化社會發展下形成的管理模式,依托信息技術、信息平臺等網絡交流方式,突破傳統因時空限制導致企業管理的單一化,對加強企業傳播速度,增強企業合作具有深遠影響。
4.柔韌性。柔韌性主要體現在我國企業所有權、管理權的分化效應,兩權分化使得我國傳統企業管理模式有了全新發展趨勢,改變傳統一言堂的獨裁局面的同時,為企業發展及管理提供了穩定支撐。
網絡信息化管理主要體現在企業采用網絡信息化技術與企業管理技術有機融合,將該技術作為企業主要管理模式,其中主要涵蓋了信息儲備、數據存儲、網絡信息建立的龐大客戶群體。信息化管理具有集約化、可視化、共享化優勢,較比傳統企業管理模式而言,解決孤島化、碎片化管理信息的同時,通過信息平臺統計、結合、數據建模形成可視化管理平臺。網絡信息化管理核心為信息資源,因此企業在構建網絡信息化管理平臺中應加強網絡信息保密系統。可建立信息化組織機構,依托網絡資源與企業資源融合,通過風險控制、數據資料整合、計劃,提高資源利用率、可靠率。同時也要實現知識經濟與網絡信息的有機融合,構建基于大數據時代下的企業信息化管理體系。此外,通過先進信息化技術構建信息化管理平臺,可對企業日常經營管理及企業財進行動態化監控,通過數據生成構建管理數據庫、財務數據庫、人才數據庫,實時對采集信息分析、統計、整理并存儲,對拓展企業業務范圍、確保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具有現實意義。
重視培養企業文化,進一步提高員工綜合素養是企業管理現代化的標準一致,我國優秀企業內部都極具鮮明的企業管理理念和文化氛圍,通過良好的企業管理理念和文化氛圍可進一步加強員工歸屬感與責任性,對促進企業持續化發展具有現實意義。此外,企業文化的建設,對促進企業核心凝聚力,加強企業戰略執行能力具有保障意義;在提高員工整體素質方面,企業管理者也從日常培訓與工作理念宣傳這兩個維度入手。培訓主要以提高員工職業技能、個人能力及綜合素養為核心,通過定期、不定期組織員工參與培訓會議,積極加強員工積極性與自主性,進而促使員工整體素質全面提升。在工作理念宣傳上,應貫徹落實終身學習的提升觀念,倡導員工敬業精神,對員工精神層面實施鼓勵,通過精神與行為的雙重推進,對企業管理現代化發展具有推進價值。
隨著我國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企業客戶需求爆發式增長,企業高層管理人員無法針對每一個步驟進行細致分析,導致決策階段存在諸多不足。而企業部分中層管理人員管理能力優秀,在一情況下企業可通過對內部管理模式的分化,進一步完善與調整企業決策。其中,高層管理人員分權過程中應給予中層管理人員一定信任,明晰各個階層管理人員的主要責任,通過搭建組織機構,保障決策重心下移合理,提高決策執行效率的同時,規避高層管理人員全力弱化及對企業戰略控制力度。
傳統的系統管理模式已不能適應現代企業發展的需要。將人文關懷中融入制度管理才能贏得員工的信任和認同,與企業管理積極合作使企業變得更加高效、生態。實施過程中,要求管理者要創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從發展的角度看待企業管理的同時,也要從員工角度出發,充分體現人文關懷,采用現代化管理模式,是企業管理的必然選擇。
以人為本應根據自身發展目標和方向,優化和完善企業既定的管理體系,規范不同崗位人員的日常行為,充分體現人文關懷。因此,需要管理體系與員工的工作能力、職業目標緊密結合。同時,企業還應對不同崗位的員工給予相應的人文關懷,提供相應的節日福利,或開展相應的培訓教育活動,調動員工主觀能動性,激發員工自主性與積極性,進一步加強員工對企業的認可度。
綜上所述,現代化社會發展趨勢下,我國社會經濟有了跨越提升,我國企業規模逐漸擴大的同時,企業競爭力度不斷加劇,對企業發展帶來巨大挑戰。文章以企業管理模式與企業管理現代化為切入視角,對企業管理模式與企業管理現代化發展趨勢進行簡要闡述的同時,提出二者融合的應用措施。通過分析可以發現,企業應全面提高自身管理創新力度,積極使用現代化管理模式,滿足社會發展多元需求的同時,促進企業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