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霞 中國石化集團共享服務有限公司濮陽服務部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上有很多大型企業開始著手建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從而再次梳理企業的各種業務流程。財務共享模式下,企業能夠有效減少運營成本,提升企業業務活動的效率和會計工作效果,讓企業的各種資源能夠得到高效的利用和合理的配置。在會計工作當中,應付賬款是大部分企業構建財務共享中心后第一個納入的財務流程。應付賬款在財務共享模式下得到了有效的完善,但應付賬款管理還存在一些問題,并亟須解決。
在財務共享模式下,應付賬款管理工作是日常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但在應付賬款管理過程中,出現了財務處理和業務工作前端脫離的現象。財務共享模式下,財務核算人員無法充分了解業務活動的實際情況,溝通也比較困難。在這種信息溝通不暢的情況下,企業在進行應付賬款管理工作過程中會出現很多職責模糊的地方,對應付賬款管理帶來不利影響[1]。
在財務共享模式下,應付賬款管理所處環境已經產生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是應付賬款檔案管理中的申請單、工資表、發票等。在這個背景下,管理中的標準會產生非常多的不一致,不僅會提升財務管理難度,也會提升財務共享中心的成本消耗[2]。
財務共享模式在我國實際運用的時間尚短,具體的財務共享模式軟件、硬件等還在探索當中,整個系統在應用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在現在的技術標準下,很多財務共享軟件都能夠直接對接支付系統,但在系統安全機制方面,能夠配合企業進行財務共享服務的銀行比較少,對應付賬款管理的推進有負面影響。在財務共享模式下,核算人員的綜合能力和服務方面的質量和效率等,對應付賬款管理有比較大的影響。因為財務共享模式下,各個崗位的分工都已經非常細化。財務核算人員在進行應付賬款核算過程中,如果不牽扯其它核算則被定位成會計操作員,這樣就會讓工作人員的職責和視野限制在應付賬款之中,核算人員的相關知識也無法獲得比較全面的拓展。如果財務共享模式中激勵制度不完善,那么就會直接導致財務工作人員缺乏工作積極性,從而影響應付賬款管理的質量[3]。
要對應付賬款管理流程進行優化,首先就要從發票信息收集過程中充分優化管理流程。在物資管理相關部門配置電子監督設備,嚴格控制物資的驗收,單據保管等環節的真實性。對于出現發票不合規的現象,則要加強整個流程的審核和自動識別功能,同時建立采購人員黑名單制度。其次,針對有遺失或者積壓的票據等,可以利用影像系統采集記錄,普通發票通過電子發票平臺進行解決。一般情況下由采購工作人員和供應商將票據等通過影像傳輸到財務共享中心,然后由財務審核人員進行線上審核。最后,針對點對點付款的情況,可以將資金分配表審批時間提前,從而增加付款頻率,讓付款到期時間盡量接近實際付款時間。如果在付款過程中無法提前付款,那么應付賬款會計將相關供應商列出,做好與之進行溝通的準備,減少溝通成本。
財務共享模式下的應付賬款管理,要清楚了解賬款業務前端的情況,從而通過相關的制度,讓每個員工都能在了解自身工作職責的情況下規范操作。如,應付賬款前端設置相應的財務審核工作人員,以達到了解業務前端的目的。同時,財務共享模式下,還需要配置記賬、審核、監督等崗位,從而將各項管理工作都規范化,有效降低管理風險。同時應付賬款可以進行細分,分為記賬、清賬、函證對賬、業務清理。其中會計記賬、清賬標準化比較高,而對賬、業務清理則由經營單位進行。各部門之間將業務邊界厘定清楚,強化彼此之間的配合,這樣才能充分發揮應付賬款管理的作用。
因為財務共享模式不同于傳統財務模式,經常會出現新員工業務能力不足,老員工工作情緒不穩定,業務財務脫離等問題,公司應該不斷加強對工作人員的培養。具體而言,公司定期舉辦培訓會,提高核算人員在財務知識領域方面的水平,加深財務共享模式下工作流程中重要節點的介紹,強化員工對系統和流程的熟悉程度等。其次,公司還需要加強財務核算人員的共享服務觀念,在共享中心定期舉辦講座、交流會等,引導新老工作人員都參與到活動當中,從而強化員工的管理理念,同時還能讓其它部門的工作人員加入交流中,有效提升各部門之間的配合度和協同性。最后,公司還要有計劃的強化團隊建設,在企業和部門內部建設獨特的企業文化或者部門文化。公司部門也要積極開展團建活動,提升工作人員團隊配合、協作能力等,從而提升工作人員的綜合素養。
綜上所述,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財務共享模式已經成為大型企業財務部門發展的必然趨勢,這個模式能夠有效整合數字信息、網絡技術,逐漸擺脫傳統紙質辦公和管理,有效構建企業銀行稅務三者之間的聯系網絡,從而實現應付賬款管理的升級。在財務共享模式下,應付賬款的管理要同各部門的業務有清晰的界定,從而強化整個付款流程的規范性。同時,各部門之間要加強合作,統一財務共享模式下的工作標準,提升企業發展的穩定性,簡化財務核算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