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琳 陜西汽車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國有企業董事會的建設涉及了機構及機制的建設,兩者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系,董事會建設需要重視落實自身的權利,建立完善的管理機制,使董事會能夠發揮出自身的職能。通過對董事會建設的問題的分析,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改善,使董事會的建設發揮出更好的作用,為企業的發展提供相應的支持。因此,應對國有企業董事會建設現狀進行深入分析,為董事會建設帶來相應參考依據。
董事會是企業法人治理結構中的核心,完善落實董事會職能是完善子公司法人治理結構,推動企業治理的重要要求,同時可提升公司的決策能力、執行能力,使公司運行管理的需求得到滿足。當前董事會管理制度成為大部分企業的管理模式,在實際運作中主要是為了處理企業所有權及經營權分離的情況下風險的分擔以及控制的問題,董事會的所有工作中多數是以公司治理為基礎進行,結合公司法中的要求以及公司治理相關理論進行分析,董事會的職能可分成監督管理、戰略規劃、風險分配以及人員選聘幾個部分。
國有企業董事會建設過程中,應重點解決企業存在的權責不明確、不完善、運行效果不佳等問題,在建設推進工作中,應明確工作的重點,應結合以下幾方面內容開展工作。首先,戰略管理是促進國企董事會建設的重要任務,能夠使董事會的規劃能力及管理能力得到提升,發揮出引導企業的作用。應將戰略決策作為重點,制定完善科學的戰略,建立戰略型董事會,使企業的發展獲得有效的支持。其次,應實現規范的運作,通過明確公司治理結構的職責,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依法治理,使董事會各部分能夠穩定運行,發揮出董事會的功能。經過對公司治理結構的優化,使董事會法定職權落實,加強對制度的建設,提升董事會及監事會的規范運行水平。最后,應制定科學的決策,國有企業董事會建設工作中需要有效的決策支持,建立完善的外部董事監事制度,使董事會專門委員能夠在決策中起到預審輔助的作用,為董事會的建設帶來幫助。
國有企業董事會建設中,外部董事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應對其結構、來源產生重視,加強對結構的建設。結合當前的外部董事實施情況的分析,其來源渠道比較少,多數來自中央領導階層,這部分人員在工作中經驗比較多,素質應比較高,是企業董事會中的重要部分,但是董事會工作的要求逐漸提升,當前董事選聘渠道還有待改善,由于渠道比較少,導致外部董事來源過于單一的問題,同時結構也不夠完善,難以滿足董事會建設的需求。因此,應對董事選聘渠道進行分析,研究董事結構的問題,為董事會建設提供相應的條件。
當前國有企業缺少合理的董事會考核評價機制,難以實現對董事會成員的客觀評價。企業沒有建立考核評價董事長的機制,而董事長是企業中實現安全管理及生產的決策確定者,對企業運行有著重要的意義,如果缺少完善的評價機制,難以對決策進行準確的考核。同時,國有企業缺少考核評價董事會成員的機制,由于董事長常為行政任命的方式就認,因此具有相應的決策話語權,導致大部分董事沒有盡到企業發展義務,也沒有對企業的發展提供相應的決策。
我國國有企業制度建設過程中,使企業黨組織發揮出其政治核心作用對企業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但是當前在董事會建設中沒有考慮到這一需求,難以發揮出黨組織的重要作用。通過對企業當前的情況進行分析,黨組織與董事會之間的關系還沒明確,要想使董事會建設發揮出更好的作用,應對黨組織進行落實,使其能夠在企業運行中起到有效的作用。
董事會結構中外部董事機構是其中的重要部分,科學的董事會結構涉及了對外部結構的要求,目前通過對外部董事結構進行優化可使董事會履行科學決策及監督職能的目標順利實現。結合該情況進行分析,外部董事會結構中包括了以下幾方面內容,第一是外部董事的素質,第二是群體性,指的是決策的良性制衡,在一般情況下,第二種更加合理。為了實現外部董事結構的優化,應按照要求開展各項工作,首先,應對專業性結構進行優化,不管是管理專家還是財務專家等,都應與企業的特征、發展需求相一致,還應對來源結構進行完善,在了解國有企業生態原領導生產的過程中,應對其他領域資源進行拓展,其中涉及了民營企業、外資企業等工作經歷人員。應對人員結構進行合理的配置,以年齡為參考,結合不同年齡階段的董事進行分析,保證信息的準確性,使董事會決策的質量得到提升。另外,應結合董事個體間的差異來明確人員職責,使董事會的履職效果發揮出來。
應對董事會及董事工作建立相應的考核評價體系,使管理的效果加強,同時促進董事會的快速發展。在建立董事會考評體系的時候,應重點考評董事會的運行效率、整體效能,其中包括了董事會的建設情況、運行情況、決策的科學性以及戰略制定情況、目標完成情況等。董事會考評包括了年度考評及換屆考評兩種方式。還應建立董事考評體系,在考評中應重視職業操守、履職能力、工作業績等方面內容,也可采用年度考評及換屆考評兩者結合的形式,與董事會考評同時開展,使考評的方式更加有效,結合考評結果來進行管理,使董事會建設順利進行。
應創建良好的企業文化,為企業的運行提供保障,使企業能夠獲得更加全面的支持。在國有企業發展過程中,企業文化建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企業應將文化建設作為重點,不應僅僅追求效益,將以人為本作為發展理念,使企業的社會效益水平得到提升。國有企業董事會應以和諧社會為角度出發,加強文化建設,借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引導大眾,實現對資源的合理配置,并且做出科學的決策,避免產生追求最大效益的誤區問題,滿足人與自然之間的發展需求,使國民經濟水平得到提升,在文化的引導下實現董事會建設目標,進而促進企業的全面發展。
在國有企業改革過程中,應對董事會及黨組織之間的關系進行明確,通過對黨組織的突出,使其發揮出良好的政治核心作用,實現公司治理及黨的領導之間的統一。在建設董事會的過程中需要實現黨組織、機構的同步配置,還應使工作順利開展,為黨組織的運行提供相應的支持。同時,不應使國企黨組織凌駕于董事會之上,在雙向進入的形勢下使企業的決策管理能夠與黨的工作之間相互結合起來,有效發揮出公司法人治理的作用,為企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條件,為企業董事會運作帶來有效幫助。
國有企業作為社會發展的重要部分,其中董事會具有決策的權力,通過對董事會的大力建設,完善其職能,可使其在企業運行過程中發揮出更好的作用。應明確董事會建設中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要求,優化企業外部董事結構,建立完善的董事會考評體系,加強國有企業文化建設,正確處理與黨組織的關系,可使董事會建設的水平得到提升,為企業的發展帶來更多的動力,進而提升社會經濟發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