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梅 濟南市口腔醫院
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能顯著的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在醫療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條件下,對于醫院的服務、管理提出了明確的要求。醫院在實際的發展階段,應當健全內控體系,制定規章制度、決策機制,并完善經濟運營管理體系,強化財務信息管控力度。基于財務風險防控視角下,做好醫院的內控工作,能確保醫院各項經濟活動合法合規,還能維護資產的安全性,并且獲得真實的財務信息,防范徇私舞弊的風險問題發生,進而提升醫院服務的綜合效率,加快醫院體制的改革速度,推動醫院的健康長遠發展。
大多數醫院在實際運營發展的階段,在開展財務預算編制工作的階段,僅僅將重心放在采購環節預算方面,忽視對各項經濟業務的預算管理。醫院的其他部門認為財務部門應當承擔預算編制的工作,與自身的崗位工作關系不大,自然參與積極性不高[1]。長此以往,使得許多醫院工作人員財務預算意識不強,沒有積極參與到預算編制的過程中,無法實現項目資金支出目標,進而引發財務預算控制風險。
許多醫院忽視成本管控的工作,沒有建立完善的成本管控體系,內部管理職責不清晰,無法落到實處,進而引發成本管理風險。隨著新醫療體制的不斷改革與創新,整體的管控工作呈現出了復雜性的特點,相關管理人員管控財務運行情況有一定的難度。還會出現成本管理程序缺乏規范性,整體資本運營效率不高等層面的問題。醫院的成本管理制度滯后,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成本管控的實際效果。
醫院在建立財務內控體系的階段,需要將做好預算控制工作作為基礎。在不斷強化全面預算管控力度的同時,將財務監督的實際效用發揮出來。醫院將預算作為基礎內容,并且做好報備的工作,能進一步提升財務管控的力度。例如,醫院在進行藥品采購的階段,采購部門應當做好對采購藥品的預算工作,還需要經過層層審批,才能進入到最終環節中[2]。在提升醫院員工預算管控意識的同時,直觀發現預算目標與實際運營情況存在的主要差異,并且提出科學化的優化措施。在推行全流程管理的階段,醫院管理層需要對成本控制體系的建設進行監督,并需要將預算管理思想與成本管控思想進行融合。財務部門要完善費用報銷制度,使得財務人員了解醫院的收入、支出情況等,還能做好費用種類的確認工作。經過領導層審批,更加方便各個部門進行劃分,進而確定科學化的成本管控模式。
在醫院的實際發展過程中,需要搭建適用于醫院的資產保全制度,并進一步提升資產管控力度,主要就是對流動資產、固定資產進行管理。在醫院的流動資產中,包括存貨、應收賬款、貨幣資金等。醫院需要科學化安排出納、稽核等崗位人員,并進行專門的管控與監督。在進行設備管理的階段,安排專門的負責人,避免外人接觸到精確度比較高的設備,杜絕發生設備流失、使用率不高的現象,提升管控力度[3]。此外,醫院開展項目投資活動,需要及時開展全面的市場調研與分析的工作,隨時掌握項目的績效考核情況,落實項目投資風險管控工作。醫院應制定出科學化的投資方案,可以從外部聘請專家,使其能參與到經驗決策當中,并且提升項目的綜合執行力。
醫院需要明確資金需求量,還需要選擇合理的籌資方式。采用定期開展不同籌資方式分析工作的同時,直觀的了解資金成本支出情況,充分的考量醫院財務風險防范水平。嚴格管控醫療款項,充分的發揮內部審計職能,并且選擇科學化的籌資方式,直觀了解醫院的償債能力,確保醫院能獲得財務杠桿收益,真正規避財務風險。
第一,醫院要想提升監督管控力度,就需要做好內部審計的工作,做好風險分析層面的工作,對各個科室的工作進行審查。醫院應當以信息化平臺為核心,對各個科室的資料進行匯總處理,例如:需要確保設備管理到位,定期檢查與核對藥品、耗材使用情況。
第二,醫院在設置內部機構的過程中,應當提升業務活動的權威性,并且發揮內部審計的職能。在內部審計的階段,注重事前的風險評估、事中的把控,事后的監督與控制,以此開展合理化的經濟活動。
醫療體制的改革對醫院的財務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醫院應當積極的應對這種形式的改革與創新,并且進一步優化內部控制機制,做好風險管控層面的工作。在此過程中,財務風險防范屬于關鍵的組成部分,會直接關系到醫院的發展與生存。所以,相關管理人員需要注重財務風險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只有從健全內部控制機制入手,實現全過程的風險防控,確保財務預算風險管控與成本管理風險管控到位,才能確保醫院內部資產的安全性與完整性,健全成本管理模式,以此不斷提升醫院的財務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