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琳 深圳市醫學會
社會團體,是指為達到某種目的由特定人員組成的社會組織。可分為以營利和以非營利為目的。前者如合作社,后者如政治、科技、藝術、慈善事業等社會群眾團體。社會團體是中國政治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團體標準是指由團體按照團體確立的標準自主制定發布的標準。團體標準是政府職能“放管服”的必然要求,有效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的發展。而強化社會團體能力和獨立性建設是開展團體標準化活動的基礎。
基于社會團體自身的實際狀況來講,其自身的資源能力較差,獨立性也比較弱。也就造成了一些社會團體在開展標準化工作的時候不能有效的進行,在開展的過程中達不到想要的效果,導致團體的協調性不高,內容也沒有達到行業的共識。因此,必須要加強社會團體能力和獨立性建設[1]。
社會團體要建立團體標準來開展相關工作。要開展社會團體標準化活動需要人力、財力、物力等相關資源的支持。開展社會團體活動中體現的管理能力是團體活動有效開展的必備條件。社會團體的獨立性使得團體標準更加科學,使其表達出參與方的共識,對團體標準質量有著決定性的作用。
社會團體相關條理規定社會團體要在規定的范圍中開展活動,對團體標準化工作進行規范,在社會團體中要求必須有熟悉標準化相關法律法規的工作人員,建立相應的協調管理機制,對團體標準制定以及實施的程序進行明確。這就對社會團體的標準化管理能力提出了相應的要求,例如,內部管理機制、人力資源等等。而且,社會團體標準化工作開展的核心能力就是社會團體的標準化管理能力,可以保證制定的社會團體標準符合法律法規,同時還是確保社會團體標準的質量的必要條件。
依據《新標準》的規定,團體標準的制定要本著開放、公平的原則,使參與單位獲得相關的信息,對組織相關事項進行分析調查。社會團體協調相關社會力量參與團體的標準是重要的要求。社會團體標準具有極高的社會價值,因為其凝結了各大行業的共識,囊括了各個行業相關方的智慧結晶。假如團體標準僅僅只涵蓋很少的一部分的單位,那么團體標準的內容就顯得比較狹隘不具有代表性,標準內容的科學性就令人懷疑,沒有可信度。社會團體協調單位進行參與和合作是其重要的社會功能,社會團體應該積極協調相關單位加入團體標準化活動中[2]
開展團體標準化活動的前提是要有獨立的人員、財務資源以及獨立的決策機構。根據團體標準的規定,團體標準的起草人以不能參加表決。團體標準必須嚴格依照社會團體規定的程序報備審批,按照社會團體文件形式發布。這對團體標準制定工作進行了嚴格的規范。社會團體只有做到完全獨立,才能保證制定團體標準方面比較公平,讓比較有價值的項目能夠順利的施行,在制定標準的過程中要廣泛采納社會各方的意見,在技術審查時要到嚴格執行,規范制定的團體標準。使得制定的標準比較科學、合理,才能真正的發揮社會團體標準的價值。[3]
社會團體需要有固定的場所、專業的員工、穩定的資金來源以及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能力等等。物質條件是保障社會團體順利開展工作的基本條件和物質保障。在現實生活中,存在許多的社會團體僅僅只掛了一個牌子,不符合社會團體規定的要求,例如,沒有固定的場所,也沒有工作人員。對于這些社會團體不具有開展團體標準化活動的能力。當然對于一些實力較強的社會團體來說,可以有效的組織開展社會團體標準化活動,因為這些團體的經濟基礎和工作人員以及其他機制都比較的完善。
社會團體標準制定受到團體獨立性的影響,二者的加強對社會團體標準的制定具有決定性作用。因此,要加強團體的能力與團體的獨立性。可以根據以下措施進行加強。
第一,國家相關部門可以提出相關意見以及具有實踐性的案例來對社會團體的能力以及團體的獨立性進行加強。當前,我國通過平臺注冊的社會團體比較多,但不少的社會團體無法開展團體標準化工作。可以通過來提高社會團體注冊的要求來限制這些不能開展標準化工作的社會團體。例如,社會團體必須有房產的使用證明以及工作人員的身份證明等相關要求。這些的做法避免不符合要求的社會團體跟風,讓其加強自身的能力建設,讓那些符合要求的社會團體先行開展標準化工作。[4]
第二,對社會團體加強監管力度。標準化行政部門可以根據社會團體標準化活動的相關管理規定對社會團體的標準化工作進行監督評價,也可以讓第三方來開展標準化評價活動。第三方的評估可以有效的推動團體標準化發展。應該對團體標準化評價比較突出的社會團體給以更多的支持,比如,可以檢測檢驗、政府采購、社會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中采用這些團體標準,進而進一步擴大這些團體在社會中的影響力。此外,應該嚴肅處理那些在標準化評價中違規的社會團體。[5]
第三,采用多種方式來緩解社會團體標準化活動動力不足的問題。國家相關部門可以對那些評估比較突出并且對社會比較有重大意義團體進行獎勵和補助。對那些缺乏經費來開展社會團體標準化活動的團體,國家相關部門可以出臺相關政策來設置一些專項資金來解決這個問題。為了保證這些資金確實是用在團體標準化活動中,要定期向公眾公開費用的預算與實際的開支情況。[6]
第四,要積極引導團體主動參與到標準化技術組織,來通過加入這些組織來加強自身的標準化建設。積極倡導他們通過各種途徑與社會各行進行聯系,加強建設社會協調能力。倡導具有專業性的機構來加入團體標準化工作中,專業性機構的管理能力較高,參與可以推進社會團體能力的建設和獨立性建設。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的目的是通過對社會團體能力和獨立性建設進行強化來規范社會團體標準。首先闡述加強社會團體能力與獨立性建設的必要性,通過分析得出二者的加強對團體標準的建設有著決定性的作用。然后從社會團體的標準化管理能力建設、社會團體的社會協調能力的建設、建設社會團體的獨立性、團體基礎保障能力建設這五個方面來具體分析對建設團體標準產生的影響。最后,通過以上的分析來提出相關措施對社會團體能力與獨立性建設進行加強,來進一步提高團體的管理水平和保障團體標準的質量,使得團體在進行標準化評價的時候符合相關條例規定,避免違反相關規定的情形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