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潔

摘要:通過不斷深入的進行課程思政改革,對《建筑空調工程技術》課程開展 “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建設,為工程類課程提供一個“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案例,同時提供更豐富的課程思政建設思路。
關鍵詞:建筑空調工程技術,課程思政
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就是要寓價值觀引導于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之中,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順應歷史潮流,適應新時代要求。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戰略舉措,也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任務。我們以《建筑空調工程技術》為例,進行“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課程建設。
一、課程思政總體教學設計
為展現空調生產廠家、銷售企業等家用空調真實的生產銷售、售后維護過程,本課程基于產品全流程的過程,設計了包括客戶、空調生產廠家的產品工程師、經銷商的暖通設計工程師、空調安裝工程師、售后的維修工程師等代表不同利益的五方的真實工程項目。課程的實踐教學融合了角色扮演教學法、項目教學法、案例分析法、分組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方法,將職業素養與立德樹人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實現了全程育人、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通過逐層挑戰能力遞進的企業實戰項目,學生的知識和技能實現螺旋式提升。
在此過程中,融入課程思政元素,在學生學習知識技能的同時,具備創新意識,了解工匠精神,愛崗敬業的職業道德,愛國、守法,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最終達到育人的目的。具體課程思政設計見下表:
二、教學內容設計
1、制冷原理
思政元素
樹立學生對待科學研究和工程技術不斷探索、永不放棄的科研精神;培養學生愛崗敬業的社會主義職業道德與職業素養。
堅定學生對黨的領導,改革開放、科學發展政策的認同,增強國際視野,培養國家憂患意識,滿懷愛國熱情,勇擔民族復興使命,發揚時代精神。
思政引入點
在講到逆卡諾循環時,引入卡諾的生平事跡,引入不斷探索的科研精神。聯想到新冠疫情期間“新冠疫苗守護者”趙振東事跡,樹立學生對待科學研究和工程技術不斷探索、永不放棄的科研精神。培養學生愛崗敬業的社會主義職業道德與職業素養。
思政案例
法國工程學家:卡諾在逆境中堅持科學研究,最終提出卡諾循環,成為熱力學第二定律先驅的事跡。
新冠疫情期間,“新冠疫苗守護者”趙振東為疫苗研發連續作戰不幸離世的事跡,他的妻子評價他為“為科研而生的普通人”。
2、空氣調節基本原理
(1)思政元素
培養重視科學理論的精神
培養注重細節的工匠精神
激發愛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
(2)思政引入點
在講焓濕圖構成時,是空調系統設計和工況分析十分重要的工具,培養重視科學理論的精神。
在講焓濕圖的應用時,注意區分露點溫度和濕球溫度,培養注重細節的工匠精神。
在講空調應用中焓濕圖上濕空氣狀態變化時,引入格力空調案例,激發學生愛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
(3)思政案例
“讓世界愛上中國造!” 格力電器旗下的“格力”品牌空調,是中國空調業 “世界名牌”產品。憑借核心技術和原創設計,格力電器的業務遍及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填補了行業空白,也賦予了他們“國際領先”的稱號,從而在國際上贏得了尊重與驕傲。也使我們由制造大國,過渡成了創造大國。
3、制冷劑
(1)思政元素
宣傳綠色低碳的環保意識,激發學生的環保意識和環保理念。
(2)思政引入點
用氟利昂的發明者托馬斯·米奇利的兩個發明故事,引出環境破壞對人類都帶來的影響,由此引出人類在節能環保方面所作的努力,鼓勵同學們從我做起,向身邊人宣傳環保理念,形成全民參與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良好風氣。
(3)思政案例
以提問的方式引入,通過實際案例:講述四代制冷劑的發展變化。氟利昂破壞臭氧層,溫室效應導致全球氣溫變暖、造成酸雨、溫室效應、臭氧層空洞等。學生課堂討論,總結出改善大氣環境的理念和綠色、生態、節能、環保意識。
4、實驗:空調整機認識
(1)思政元素
愛國主義精神、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2)思政引入點
通過格力空調董明珠講話視頻,引入格力空調科技創新發展,強調愛國主義精神,引申到華為芯片技術案例,提升學生對中國科技的自信。
(3)思政案例
由兩個國家品牌的案例,提升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積極投入到專業學習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