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八妹
【摘要】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增強課堂教學質量。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工作開展中,教師要科學合理利用信息技術,發揮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優勢,結合數學文本特點、學生認知能力和生活經驗,優化教學內容、豐富學習資源、創優教學氛圍,通過信息技術,設計生活情境、開展遠程教育、解析教學難點,創新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信息化技術;小學教學;教學策略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的信息技術發展迅速,憑借其開放性高、綜合度高、效率高的優點,快速在教學領域得以推廣。在當前階段,促進教育信息化改革快速實現,成為新時期的重要目標。運用信息化的技術,將難理解的抽象知識化為具象,使課堂呈現更加生動直觀,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內化。與此同時,信息技術和小學數學的深度融合,搭建起了教學活動的新平臺,有助于教師根據班級特點和學生差異開展個性教學,營造輕松活躍的教學氣氛和情境。
一、信息化技術和小學數學教學結合的意義
(一)使課堂教學更加直觀。相較于其他學科而言,小學數學的抽象性更加明顯,邏輯也更加嚴密,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邏輯思維能力要求。但由于小學生的思想還不成熟,發散思維和抽象思維還未形成,對數學知識的接受和理解存在難度。因此,教師需要運用信息化的技術,從形象思維入手,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數學知識。采用信息化教學替代傳統課堂灌輸的方法模式,將數學知識變復雜為直觀,變抽象為形象生動,將枯燥無味的數學課堂變成符合學生興趣的視覺盛宴。
(二)增加師生互動頻率。和諧的師生關系和高強度的師生互動可以激發學生在數學學習的積極性,營造起熱愛數學的課堂氣氛,推動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傳統課堂上單向灌輸的教學模式拉遠了師生距離,學生在被動的地位上接受知識,即使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在課堂的參與感較低。運用信息化教學可以增加師生之間溝通的機會,通過師生之間的密切交流,使學生體會到受重視、受關注,以積極主動的態度參與到數學課堂中。
(三)滿足學生的個性差異。縱觀小學數學所有課程,可以觀察出數學具有系統性和嚴密性的特點,這使不同性格的學生體現出理解程度的差異。尤其是數學知識上的重難點,學生之間的差異更加明顯。傳統的大班教學受時間和教師精力所限,難以全面顧及到每個學生的理解差異和個性需求,容易拉大學生之間的成績差距。采用信息化的技術對知識進行生動演繹,有助于突破重難點,將教學模式進行優化,使之更具針對性,滿足學生的個性需求,縮小學生之間的數學素質差異,推動整體水平的提高。
(四)有利于實現多樣化分層練習。信息技術有助于在大班教學中實現分層練習,開展多樣化教學。傳統課程上無差異化的教學模式無法滿足學習基礎和能力存在差距的學生需求。而依托信息技術搭建數學知識體系和網絡題庫,可以為數學基礎不同的學生設計不同層次、不同難度的微課教學模式和數學練習,有助于學生獲取與其數學基礎相匹配的個性輔導。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依托網絡搭建與學生和家長的交流平臺,通過家校合作、師生交流,督促學生按時學習,實現全方位教育。
二、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小學數學教學強化策略
(一)應用信息技術攻克小學數學的教學重點與難點
要想強化小學數學教學,我們就要善于應用信息技術攻克小學數學的教學重點與難點。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中,由于沒有信息技術的輔助,教師必須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準備各種教學道具,進行教學重點與難點的反復講解。因為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重點與難點以抽象性的數學概念或者數學定理為主,所以學生理解起來始終比較吃力。而信息技術就可以將這些抽象的數學知識轉化成直觀的事物,進而幫助學生進行理解。例如,在教學《什么是周長》數學內容時,難點是讓學生能夠理解周長的概念,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把這節課重點內容制成動畫課件,通過《螞蟻王國的賽跑》,評一評誰是最后勝利者?把三只螞蟻在樹葉上爬過的路徑應用信息技術直觀地展示出來,讓學生來判斷誰爬過的才是樹葉邊線一周的長度?引出圖形一周的長度就是圖形的周長。應用信息技術將數形結合的方法對抽象問題進行直觀分析。
(二)應用信息技術激發小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
要想強化小學數學教學,就要應用信息技術激發小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因為數學知識具有很強的邏輯性,新知識與舊知識之間必然存在一定的關聯。教師要想幫助學生扎實地掌握數學知識,就必須要讓學生對新舊數學知識進行融化匯合,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理解的透徹性。要想做到這一點,就必須要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激發學生對數學教學課堂的參與積極性。首先,針對一些數學概念、數學定理的推導,教師可以應用信息技術直觀地展示出來;其次,教師可以制作一些可以與學生產生有效互動的多媒體課件,從而讓學生在多媒體課件的引導下展開高質量的自主學習;最后,教師可以將課件資源分享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后,在課件的指引下展開自主預習或者自主復習。這樣,小學數學教學課堂就會對學生充滿吸引力,而學生就會在信息技術的影響下開始期待小學數學教學活動,同時在正式的小學數學課堂中,學生還可以在輕松、愉悅、富有活力的氛圍中完成學習任務。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和“相交與垂直”的知識時就可以在講解教學內容之前為學生播放和‘相交與垂直’有關的視頻,視頻的內容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看見的各種圖形或建筑物,教師在學生觀看完畢之后詢問學生在畫面中是否找到了相同點,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將聲、形、色結合起來,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引出本節課的教學內容。
總結:
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小學數學,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過程更加豐富多彩,不僅可以集中學習注意力,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為此,在小學數學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發揮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優勢,將其應用與課前導入、課外作業布置、課中難點解析中,通過設計生活情境、線上教學引導、數學結合等方法,促進對數學知識的掌握和理解,提高學習質量。
參考文獻:
[1]滿長峰.現代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6(20):34-35.
[2]張祺.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圖形與幾何”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6,2(17):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