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濤
【摘要】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在其教學中,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是非常關鍵的。實踐應用是發揮語言價值的根本途徑,如忽視實踐能力培養,就會面對啞巴英語的問題,學生背了單詞,學了語法,卻不能開口表達,這對于學生未來英語運用是非常不利的。初中階段是學生英語學習的一個基礎階段,為有效培養學生英語實踐應用能力,提升學生英語素質水平,本文結合教學案例,對基于實踐導向的初中低年級英語教學展開探析。
【關鍵詞】實踐導向;初中低年級;英語教學
英語是初中階段多數學生必修的一門重要課程,在初中低年級英語教學中,一些教師認為學生掌握的英語知識少,還很基礎,實踐能力培養還為時過早,容易陷入重視基礎知識傳授,輕視實踐能力培養的誤區。實際上,學生英語實踐能力的培養,應當從基礎階段就開始進行,在初中低年級英語教學中堅持實踐導向,調動學生實踐興趣,強化學生表達信心,形成在實踐中學習英語的良好習慣,讓英語真正學以致用,為學生未來英語綜合素質發展打好基礎。
一、初中低年級英語教學中堅持實踐導向的意義
1.體現英語作為語言學科的本質特征
英語教學本質上是一門語言學科教學,擁有語言學科固有的特征,即實踐應用性。英語作為語言,只有通過實踐表達應用,才能發揮語言應有功能價值,脫離了實踐應用,語言教學也將失去意義。在初中低年級英語教學中堅持實踐導向,突出實踐教學,培養學生英語實踐應用能力,有利于體現英語作為語言學科的本質特征,明確英語的實踐價值,進而更加精準地對英語教學進行科學定位,這也是初中英語教學有效開展的必要基礎和前提條件。
2.提升初中英語教學實踐的開展效果
教學工作的開展,必須要注重實效,教學效果是評價教學質量的重要依據。在初中低年級英語教學中堅持實踐導向,就是要關注實踐教學與實踐能力培養,將實踐貫穿于教學整個過程中。讓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充分進行英語表達實踐訓練,在英語知識水平和應用能力雙方面得到成長,實現英語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這樣就能夠較好地提升初中英語教學實踐的效果。同時,學生英語實踐能力的成長,還能夠為學生未來更高層次的英語學習和交際應用奠定基礎。
二、基于實踐導向的初中低年級英語教學案例分析
1.教學案例背景
以人教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What's this in English?》的教學片段作為案例。本單元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掌握一系列生活中常見物品的英文名稱,并能夠用“A: What’s this in English?”“B: It’s a pen.”“A: Spell it, please.”“B:P_E_N,pen.”句型完成簡單的英語交際對話。
本單元教學內容較為基礎,此前,學生已經進行了英文字母的學習,本單元出現的單詞較為簡單,課堂訓練中,也較注重學生對字母的認讀,以及單詞的準確拼寫。又有教學內容難度較低,學生容易理解,課堂上可以更多設計實踐環節,如分角色問答、你畫我猜、拓展練習等活動,讓學生始終保持參與熱情,保證教學氛圍輕松愉快,寓教于樂,引導學生在實踐嘗試中,自主發掘知識點,掌握英語學習探究的方法,提升實踐能力,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2.教學案例片段描述
課堂導入環節,教師準備了一些課文中提到的相關物品,如橘子、杯子、鑰匙、格尺、鋼筆等,擺放在講臺上,拿起一個物品提問學生,這是什么?學生用漢語回答后,繼續提問,你知道它用英語怎么說嗎?有的學生小學時學習過,能夠回答出來,有的學生不知道,這時根據學生回答,引出對話情境。用多媒體設備播放課前準備好的、學生喜歡的卡通形象為角色的英語對話,學生觀看后,教師進一步示范,讓學生跟隨嘗試。隨后讓學生分角色,進行對話練習,教師指定物品,板書其英語單詞,并示范發音,消除學生實踐表達的障礙。
課堂互動練習環節,教師組織學生進行你畫我猜的游戲。板書重點句型,擦掉物品名稱部分內容。
A: What’s this in English? B: It’s. A: Spell it, please. D:,. 學生兩人一組,教師向一名學生展示物品英語名稱卡片,該學生在黑板指定位置,畫出物品圖畫,另一名學生根據圖畫,說出物品的英文名稱,并填在句型空缺處。完成后兩名學生按照填寫內容進行交際對話,其他學生評判這兩名學生猜的是否正確,以及交際對話中是否存在錯誤。整個過程教師進行計時,用時最少、猜得最準確,且口語表達最流暢無誤的一組獲勝,以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實踐參與熱情。
拓展訓練環節,教師在下課之前,讓學生思考家中還有哪些常見的物品,你知道他們的英語名稱嗎,同時教給學生使用詞典和翻譯軟件查找和學習英語詞匯的方法,讓學生選擇一個家中常見物品,按“I have a cup, apen,an apple,,,and so on.”的句式寫下來,并嘗試熟讀,學生之間可以共同討論,還可按照課文對話句型,將自己選擇的物品替換進去,互相介紹自己的作業成果。在這一過程中既實現了課堂的延伸,也鍛煉了學生通過自主實踐進行學習和探究的能力。
3.教學案例分析
以上教學活動的運用,較為有效地調動了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激發了學生參與英語實踐表達的欲望,尤其是你畫我猜的游戲,學生們熱情高漲,樂在其中,講臺上的學生進行游戲時,其他學生也在高度關注,有的學生默默練習,想要在輪到自己時獲得更好的成績。在競爭中,學生對本課英語單詞和句型掌握更加熟練,表達時信心也更強,達到了較為理想的教學效果。另一方面,在實踐活動中,也能夠看到一部分學生仍然害怕開口表達,在參與游戲時聲音較小,缺乏信心,也更容易出錯,從課堂整個過程來看,這部分學生的實踐參與略顯不足。
三、基于教學案例對初中低年級英語教學的思考
1.用情境創設激發初中低年級學生英語學習興趣
初中低年級學生,年齡較小,在英語教學中,面對不熟悉的外語,可能出現畏懼、注意力不集中等情況,如何將學生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并強化學生教學參與意愿,關系到教學實踐的開展。教師創設趣味性的英語學習情境,以興趣強化學習動力,有利于吸引學生注意力,提升學生參與意愿。正如案例中利用卡通形象設計角色,創設交際對話情境,來引發學生興趣,讓學生自覺自主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積極參與教學實踐。
2.教學設計中為學生設置多樣化的英語實踐活動
多樣化的實踐活動,更能夠避免學生產生枯燥乏味之感。初中低年級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想長期突出實踐性,保持學生參與實踐活動的興趣,就要避免活動單一僵化、千篇一律。教師可根據學生實際特點,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并通過互聯網豐富的資源搜集英語實踐活動素材與靈感,進行有效創新,保證英語課堂上實踐活動的多樣性,保持學生的新鮮感與參與熱情,更充分地進行英語實踐表達。
3.英語實踐訓練要與學生主動思考緊密結合起來
初中低年級英語教學中的實踐活動,并不是簡單機械的朗讀和復述,而是需要學生在自主思考基礎上的實踐表達。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要做好對學生思維的引導,如在詞匯記憶上,可以強化學生的關聯記憶,在句型訓練時,則可聯系具體應用情境,讓學生的思維在情境中運行,真正理解所表達的內容,掌握句型的用法。其他知識點教學中,也可先不進行知識點講解,利用學生已有知識,設置問題或任務,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分析、判斷,掌握英語知識學習的過程與方法。
4.結合生活實際適當拓展教學內容促進課堂延伸
語言運用的實踐場景還在生活中,結合生活實際拓展教學內容,延伸課堂時空范圍,有利于促進學生英語實踐的生活化,讓學生將英語與生活聯系起來,在生活中學習英語,在生活中運用英語進行表達,這樣學生英語能力的成長,也將更具實用意義,更符合生活的需求。同時,英語課堂向生活中的延展,還能夠增加學生英語實踐運用的機會,為學生提供更大的展示舞臺,進一步凸顯英語教學的實踐性。
結語:基于實踐導向的初中低年級英語教學實施,要通過有效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強化學生實踐表達動力,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機會,還要注重引導學生主動思考,以思促學,以思促行,幫助學生培養英語思維,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形成善于思考的良好習慣。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結合生活實際,適當拓展教學內容,擴大實踐訓練范圍,幫助學生將英語實踐與生活實際關聯起來,延伸英語課堂范圍,讓學生在生活中自主探索、運用英語,提升英語教學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朱猷璇,鞏曉雪,張雪瑩,等.基于"產出導向法"的初中英語教學設計[J].創新教育研究,2020(1):8.
[2]溫世彪.基于智慧課堂下的小學英語教學的實踐探討[J].教育革新,2020(5):54.
[3]王明安.基于核心素養培養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方式探析[J].國際教育論壇,2020(10):147.
[4]張文博.基于課堂互動教學模式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新一代:理論版,2020(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