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振杰
【摘要】立德樹人背景下,初中歷史教學中要結合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重視培養學生唯物史觀,發展學生的時空觀念,提高學生史料實證與歷史解釋能力,促進學生形成家國情懷。史料教學是以史料為探究對象,結合師生互動,培養學生歷史思維能力,改進教學行為的教學模式。教師要結合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內涵,將其融入到初中歷史史料教學中,根據課程內容與選取適當史料,借助相關史料與創設問題情景,提出對應問題與進行史料實證,指導合作學習與參與歷史解釋,以此轉變學生歷史學習方式,提高學生基本素質,實現新課程提出的教學目標,更好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行,發展學生學科核心素養,踐行立德樹人。
【關鍵詞】學科核心素養;初中歷史;史料教學;師生互動;史料實證
黨的十八大提出,要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立德樹人不能單單靠思想政治一門學科,也不能僅靠班主任的勸導,而是要將立德樹人的理念融入到各個學科教學中,挖掘其中的育人資源,發揮各學科的優勢,更好實現立德樹人。歷史作為一門人文社會學科,是初中階段的基礎課程,其教育功能與借鑒功能決定了具有重要的立德樹人作用,可以在立德樹人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初中歷史史料教學中,教師要結合豐富多樣的史料,堅持正確的思想導向,開展相關課程的教學,積極開拓教育智慧,引導學生以歷史視角認識社會、感悟人生,培養學生史料實證等歷史學科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與全面發展。
一、根據課程內容,選取適當史料
在過去的初中歷史教學中,很多教師不太理解歷史核心素養的內涵,很少融入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對史料教學的教學不夠重視,或者教學方式陳舊,很少將史料教學與歷史核心素養有機融合[1]。史料教學是歷史教學的核心點與關鍵之處,立德樹人下的初中歷史教學,基于學科核心素養,教師要根據歷史課程內容,去互聯網及其各類資料中選取適當的史料,為課上教學打好基礎。
例如,部編人教版七上的《秦統一中國》的課程,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認識秦滅六國和統一中國的過程,了解秦始皇鞏固統一的各項措施與意義,認識秦疆域和秦長城等。根據課程內容與以上教學目標,教師要去互聯網與圖書館查閱各類相關史料,包括文獻、實物、圖像等。比如《史記·秦始皇本紀》的文本,“秦半兩”銅錢和渭源縣秦長城遺址的圖片,秦代的地方縣志片段,秦代疆域圖等。教師要借助這些史料資源制作課件與微視頻,以此為課上更好教學打好基礎。
二、借助相關史料,創設問題情景
根據史料教學的概念,結合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立德樹人的理念,在歷史課堂上,教師要借助準備好的相關史料,有順序、有節奏和分層次展示出來,并結合背景音樂,創設生動的情景,提出對應問題,引發學生積極地思考,參與探討[2]。教師根據學生作答情況進行點評,然后結合課程的目標一一解答。
例如,關于《秦統一中國》的新課教學中,教師可先播放《英雄》《荊軻刺秦王》《秦滅六國》的影片片段,將學生代入到那個戰后紛紛的時代中,吸引學生觀賞。接著提問:荊軻為何要刺殺秦王?有學生說秦王要滅掉他的國家,進而引出本課。接著,教師展示戰國時期的形勢圖、《秦始皇本紀》的相關文本,提問:秦滅六國的順序是什么?教師格局學生作答情況解答,并結合圖文展示秦滅六國的過程、時間和主要人物。教師繼續展示秦馳道遺址、“秦半兩”銅錢、渭源縣秦長城遺址等的圖片,繼續提問:秦始皇為鞏固統治,都采取了哪些措施?這些事物都是由誰創造的?引導學生閱讀課本與作答,教師予以總結,比如:這些事物都是由人民群眾創造的,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在此環節教學中,可以培養學生唯物史觀、時空觀念與史料論證等核心素養,形成正確政治觀。
三、提出對應問題,進行史料實證
基于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初中歷史教學,對于史料教學而言,更好實施立德樹人,教師還要通過提出與課程相關的對應問題,指導學生進行史料實證[3]。教師可結合歷史課程主題與內容,提出問題,為學生提供各類史料,讓學生辨析史料,運用可信的史料,重新真實的歷史,形成用史料證明觀點的方法與態度。
例如,部編人教版八上的《辛亥革命》課程,其教學目標包括:了解廣州起義、武昌起義等;熟悉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秋瑾等英雄事跡;知道辛亥革命失敗了以及它的歷史意義。為讓學生能夠更加真切認識辛亥革命失敗了,教師可搜集民間的史料,包括民國時期的小腳婦女的照片、田契、《白毛女》等故事等,讓學生選擇相關史料,說明辛亥革命失敗的原因。通過以上史料,可以總結:沒有真正推行平均地權等政策,沒有得到農民的支持。以此為基礎,再推導到辛亥革命失敗的其他原因和歷史意義。做好過程教學,可以培養學生史料實證核心素養,為實現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打好基礎。
四、指導合作學習,參與歷史解釋
根據史料教學的概念,強調師生互動與合作學習,教師還要結合初中歷史的課程內容,結合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通過提出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創設探究性的任務,指導學生參與小組合作學習,運用史料理性分析與客觀評判歷史事物,形成類似的態度、方法與能力,培養學生歷史解釋學科核心素養。
結語:綜上所述,新時期落實立德樹人的過程中,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初中歷史史料教學,教師要熟悉學科核心素養、史料教學的內涵,以此實施全過程教學,通過創設生動問題情景,引發學生積極思考與合作學習,逐步形成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培養學生正確的政治觀、良好的道德品格。
參考文獻:
[1]王艷.基于starC教學平臺的初中歷史核心素養的培養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7.
[2]蘇文朋.談初中歷史學科核心素養下的史料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9(04):165-166.
[3]楊珺珺.基于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史料實證教學——來自"初中歷史課堂史料教學現狀調查"的啟示[J].高考,2019(9).
本論文為河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研究成果;課題名稱《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初中歷史史料教學實踐研究》;課題類別:一般課題;課題編號:2004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