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依睿
近年來,幼兒園對幼兒的勞動教育有了一定的認識,在幼兒教育中也滲透了勞動教育,但幼兒園較多關注幼兒的勞動結果,沒有很好地引導幼兒理解勞動的意義,從而導致幼兒對勞動失去興趣,甚至出現負面情緒。此外,個別幼兒園的勞動教育出現了“碎片化、單一化、割裂化”等現象,如何在生活中引導幼兒享受勞動成果,提升幼兒勞動體驗,培養幼兒勞動素養,是幼兒園勞動教育目前需要思考的重點問題。
勞動與生活有著不可割裂的關系,勞動是在生活實踐中解決問題的過程,勞動源于生活,是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生活是勞動的實踐場,是勞動的目的和意義所在。
首先,幼兒勞動教育是幼兒全面發展的內在要求。幼兒的勞動本質上是幼兒主動與周圍世界相互作用的過程。幼兒園將班級日常衛生作為幼兒的勞動內容,不只是利于幼兒的動作能力的發展,更在于幼兒能感受到勞動在他們生活中的意義,發現自己的勞動可以對周圍的生活圈產生影響,從而幫助幼兒初步建立責任感。
其次,幼兒勞動教育具有更高層次的發展意義。勞動教育是基于個體具有德、智、體、美等基本素養,走向真正意義的社會勞動的中間環節,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勞動教育在育人價值上具有綜合育人價值。幼兒園勞動教育需要貫穿家庭、學校、社會各方面,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相融合。幼兒園勞動教育應緊密結合社會發展變化和幼兒生活實際。
最后,幼兒勞動教育的核心是引導幼兒形成勞動價值觀。“生活即教育”,教育應該為改造生活服務,在改造生活的實踐中發揮積極作用。幼兒勞動教育是以促進幼兒形成勞動價值觀(有正確的勞動觀點,有積極的勞動態度,熱愛勞動,尊重勞動),提升幼兒勞動素養(有一定的勞動知識與技能,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等)為目的的教育活動。
首先,教師應充分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年齡特點、個性特點等,選取符合幼兒發展的勞動內容。蘇霍姆林斯基將勞動分為認識性勞動和生產性勞動兩類,前者具有試驗性和探索性,后者是一種真正的生產。他認為學生在勞動活動中應將進行試驗和探討作為首要的目的。因此,幼兒階段的勞動應以認識性勞動為主,重在試驗、體驗和探索。教師應關注幼兒勞動的過程,使幼兒的勞動能產生與生活相關聯的結果。
其次,幼兒的勞動應源于真實、自然的生活。幼兒園開展幼兒勞動教育最合適的途徑,是讓幼兒更多地關注與他們的實際生活較為貼近的勞動元素。幼兒每天生活的班級中有許多適合開展勞動教育的機會,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照顧自然角的動植物、整理材料柜、收拾玩具等。教師應充分利用一日生活中的契機開展幼兒勞動教育,讓幼兒勞動教育生活化。家長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選取適合幼兒能力的勞動,以鍛煉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為主。例如,家長可引導幼兒自主用餐、穿衣,也可引導幼兒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整理自己的房間、衣服等,這會讓幼兒切實感受到勞動的意義與價值。

最后,幼兒的勞動應有一定的教育意義。幼兒園可開展一些活動,如“小小快遞員”“快樂的桌布”等,為幼兒創造參與勞動的機會,讓幼兒在勞動的同時學會感恩、學會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幼兒的生活中蘊含著許多可進行勞動教育的機會,教師可根據班級幼兒的特點進行判斷與選擇,為幼兒的勞動提供適宜的材料,做出適宜的時間安排,并給予幼兒在經驗和精神上的支持。
(一)要有意識地培養幼兒的勞動興趣
培養幼兒的勞動興趣需要關注兩個意識。一是目的意識,即讓幼兒知道為什么要進行某項勞動。教師應引導幼兒了解某項勞動的意義,在日常生活中創造機會鼓勵和支持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等方式,了解勞動對象,明確勞動目的。例如,教師要讓幼兒照顧班級自然角的植物,就應該引導幼兒通過觀察了解為什么這些植物需要照顧,它們需要怎樣的照顧等。二是結果意識,即讓幼兒看到勞動所產生的影響。教師應有意識地培養幼兒對于勞動的興趣,使幼兒從勞動中獲得滿足。幼兒對勞動的興趣表現為:他們意識到自己能夠作用于大自然。比如,能讓植物結出更多的果實,能用材料完成一些制作。幼兒對自己力量的意識越強烈,他們克服困難的意志就越頑強和堅韌,日常的平凡勞動在他們看來就越有趣。興趣是勞動進入幼兒精神生活的前提條件,是幼兒的一種內在需要。
(二)要關注幼兒勞動過程中積極的思維活動的參與
勞動是一種促使智慧的努力和雙手的努力相結合的學習活動,是發現問題、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的過程。幼兒園進行幼兒勞動教育的目的不只是讓幼兒鍛煉身體,更要引導幼兒學習運用智慧的力量,將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相結合,手腦并用,勞力又勞心,讓幼兒在勞動時有思維和情感的參與。這與《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所提出的“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理念是一致的。教師可在幼兒勞動教育過程中有意識地引導幼兒進行勞動觀察,例如,教師可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班級教師勞動的過程,嘗試發現和理解勞動的詳情和細節,同時,教師在日常的班級勞動中可給予幼兒行為示范。
(三)要關注幼兒勞動情感的萌發與培養
幼兒勞動教育是通過勞動,在勞動中引導幼兒逐步萌發對集體的責任感、熱愛勞動的態度及情感。教師應與家長積極溝通,共同引導幼兒建立對勞動的積極情感。在日常生活中,教師和家長應為幼兒樹立勞動榜樣,教育幼兒樹立正確的勞動思想,激發幼兒的勞動興趣,培養幼兒對勞動的積極性。
綜上所述,幼兒園需要從幼兒全面發展的角度審視幼兒勞動教育的目的、內容、方式與途徑,準確把握幼兒勞動教育的定位與價值。幼兒園應遵循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以《指南》的理念和具體要求為指導,從幼兒真實自然的生活中選擇合適的勞動內容并納入課程規劃。幼兒園應從綜合的角度看待勞動教育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的關系,從整合的角度看待勞動教育與課程、游戲的關系,應注重幼兒可能獲得的經驗,更好地開展幼兒勞動教育,以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作者單位:昆山高新區陽澄湖科技園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