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躍偉
摘要:高中生的學習是一個特別的時期,他們面臨著高考和學業的雙重壓力。對于學生而言,要花很長的一段時間才能學會不同的科目。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技術在社會生活中的運用日益廣泛,特別是在教育方面更是起到了無可取代的作用。而且高中學生通過對歷史的研究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學習方式,并對歷史課程有了一些認識和見解。因此,在歷史教學中,學生不僅要有知識的積累,更要有邏輯思考的能力,能夠從辯證的角度去思考和解決問題。
關鍵詞:課堂教學;課堂;高效;高中;方法;教學
前言
歷史是一門很嚴肅的學科。學生對于歷史會出現背誦困難,學生的記憶力往往會發生錯亂,這會對課堂教學產生不利的影響。要想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就必須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改善學生的歷史學習能力。在這一背景下,運用信息化技術進行歷史課堂教學,能促使教師改變教學理念、改革教學方式、選用適當的教學手段,從而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另外,高中學生也能從歷史中學到人性,從而讓他們更聰明、更理智。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要積極探索一種新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歷史意識,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
一、史實介紹
歷史作為一門學科,教師應時刻提醒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對其歷史原因及影響進行分析。教學中也要注意情境的構成,而且能引導學生表達。將影像資料與課堂內容聯系起來,能使學生了解歷史,分析歷史事件的意義。例如學習歷史法時,可以先介紹一下社會的政治狀況、人們的生活狀況、文化水平等。比如,西方國家允許傳教士設立教會,有些罪犯會壓迫人民。教堂的治外法權使人在法律制度中受到不公正的對待,從而引發了民眾的仇外心理。此外,當時社會上有許多流言,詆毀西方人,煽動舊勢力。義和團是流行宗教和仇外心理的松散集體。其成員主要是農民、工業者和游擊隊,其政治地位不夠強,反映了農民階級的局限性。義和團加深了中外勢力的仇恨,在某種程度上,義和團運動克服了帝國主義的囂張氣焰,瓦解了帝國主義利用宗教侵略的企圖,展現了中國人民的勇氣,喚醒了中國人民的反抗精神。很明顯,通過引入歷史語境,可以使學生在思考歷史語境的同時,更好地理解某些看起來難以理解的歷史事件的原因。
二、提出問題并鼓勵課堂討論
在歷史課堂上,通過“問”,讓學生參與討論,既能活躍課堂氣氛,又能激發學生的主動性,還能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性思維,使學生感受歷史的興趣和重要性。如果學習歷史故事,也不要盲目地讀和背故事,要關注教學方法的改變,設計有趣的問題,和學生共同討論。比如,老師可以讓學生討論為什么近代的洋務運動與日本的明治維新有很大不同。高中生可以討論這一時期,例如抗日戰爭八年期間兩國的政治、經濟、外交。對于中國共產黨有何貢獻?反思和探討這些問題,不僅可以讓高中生了解歷史事件的真相,也可以讓學生感受到今天寧靜生活的來之不易。此外,老師還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對高中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通過這種方式,同學們的愛國熱情將會得到加強,從而努力學習,共同建造美麗的家園。高中生通過討論問題來了解具體的歷史事件,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對提高學生的自我反省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另外,激烈的討論還能讓學生自由發表意見,鍛煉思維和語言能力等,這些都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歷史教學的優化
(一)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來設定情景
通過運用現代信息來界定環境,實現預期的教育效果,從而改善歷史教學的質量。在高中歷史課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構建情景,既能真實再現歷史,又能使學生在模擬中產生深刻的印象,并能在輕松的環境中學習、體會到快樂的歷史。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微課的方式進行課堂教學,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而且微課的教學資源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進行教學。教師可以利用微型教學法,對抗日戰爭中遇到的一些問題進行歸納,使學生在5分鐘內解決問題,從而提高歷史教學的質量。
(二)最大限度地利用資料回饋課堂
在歷史教學中,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可以有效地利用資料回饋課堂。利用資料回饋式課堂教學,能使學生對歷史的研究更有興趣并能提高其對歷史的興趣。教師采用數據回饋式課堂,實現了與多媒體教學設備的交互,并為學生提供了一套教學資料回饋裝置。另外,在課堂反饋、答疑反饋、考試評價等方面,也可以更全面、更快速地了解學生的使用習慣,并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教學措施。
(三)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激發學生的主動性
現代信息技術最大的優點,就是能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所學的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并能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使他們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所以,在教育中應用影像、影像等方面都充分運用了現代信息技術。其中圖像與語言的巧妙融合都能使課堂教學更具吸引力,也能促進學生的歷史學業成就。
四、歷史課堂的概要和測驗
所有科目都需要課堂總結和課外測驗,以及工作經驗研究。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組織學生教學的準備工作,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課堂教學進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而且課后復習也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掌握課堂知識和教材知識。高中歷史教師可以經常鼓勵高中生在備考和復習的時候,不能拘泥于課本內容,要讓他們知道課后復習是非常重要的,學習也很重要。此外,預習作業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課堂教學進度和學生學習效果,而課后復習也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課堂知識,熟悉課本知識體系。高中歷史教師在備課和復習的過程中,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讓他們能夠根據自己最感興趣的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去理解特定的事件或人物。學生對于一些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知識,會增加他們對歷史的熱愛,增強他們對歷史的好奇心。教師通過對歷史教學的知識講解,會讓學生積累更多的歷史知識,使他們在課堂上將會更加熱情,對歷史課也會更加充滿興趣。
結語
高中生通過學習歷史,要學會辯證地看待問題,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同時合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十分重要,現代信息技術作為有效的學習工具,可以將枯燥的歷史知識形象化,具體化、趣味化的展現出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高中歷史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到學習歷史的重要性,讓學生學會尊重歷史,同時也要在不斷探索與實踐中尋找合適的教學模式,與學生共同構建有效的課堂,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
參考文獻:
[1]文小蘭.《高中歷史自主深入教學》,學術期刊《文理導航(下旬)》2016年4月
[2]徐洪俠,《淺析高中歷史教學中的課堂討論》,學術期刊登
[3]郭利賢.《談愛國思想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滲透》,學術期刊《學周刊B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