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生福
【摘要】作文是小學語文課程中的教學難點,如何能夠全面提高小學生的寫作水平,是所有語文教育者都十分關注的問題。為此,本篇文章列舉了幾點在小學語文作文課程中運用層遞式教學方法的措施建議,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層遞式教學
一、前言
由于小學生的生活閱歷不夠豐富,在日常的語文作文課程中經常表現得缺乏主動性,將作文訓練看作是不得不完成的“苦差事”。歸根結底來看,出現此種教學現狀的原因是小學階段的語文作文教學內容過于傳統,教育者只是遵循教學大綱來為學生安排一些機械化的寫作訓練任務。并沒有充分考慮到小學生的興趣愛好、寫作能力以及年齡特征,如果想要進一步提高小學語文作文的教學水平,則應著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采用循序漸進式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寫作技巧。
二、層遞式教學方法概述
通過在小學語文課堂中運用層遞式教學方法,可以有效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為他們創造更多參與實踐訓練活動的機會。教育者會根據小學語文作文的教學主題與教學內容,帶領學生共同分析作文素材中的各項寫作要求,從多個角度入手來確定中心論點,為學生指明寫作方向。之后再對中心論點進行分解,得出多個小論點之后進一步理清這些論點之間所存在的內在關聯。需要強調的是,在對寫作內容進行構思和討論時,切記不要只是拘泥于某一個層面,而是要根據自己的寫作主題來層層推進。為了能夠保證教學效果,很多教育者會將層遞式教學方法分為三個階段,即為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由于學生的學習基礎與寫作能力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因此在運用層遞式教學方法時,要密切觀察學生的動態表現。在滿足三個階段教學內容的基礎之上,鼓勵學生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實現進一步的優化與創新。首先,教育者要帶領學生共同搜集與寫作主題有關的素材,并鼓勵學生要善于觀察生活,并將自己的所感所悟及時地記錄下來,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逐步形成具有辨識度的寫作風格。其次,教育者還可以組織學生展開模仿訓練,并在這一環節中教給學生一些實用性的寫作技巧,進一步強化他們的寫作能力,為后續更高難度的課程學習打好基礎。最后,教育者則要盡可能多的為學生設置實踐訓練任務,根據學生在寫作訓練中所表現出的薄弱之處來展開強化訓練。教育者可以在課堂中列舉以往中考中的論文命題,讓學生在自己的學習小組內展開討論,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來解剖題意。在此種循序漸進式的層遞式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寫作信心更強,認知能力與作文的加工能力也有了明顯提高,進而將他們從之前局促、被動的寫作狀態中解脫出來。
三、層遞式教學方法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措施
(一)利用層遞式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
對于很多小學生而言,語文課程中的作文教學具有非常高的難度。由于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因此他們對于周遭事物基本處于十分好奇的狀態。教育者需要做的是引導學生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的參與到寫作訓練中,并且在寫作過程中產生更多的滿足感與自豪感。首先,教育者應當深入挖掘語文教材中的教育資源,讓學生可以根據范文的寫作模式來列舉出作者的寫作技巧。在這一環節中,教育者不需要為學生安排過多的寫作訓練任務,而是讓他們將自己喜歡的語句通過摘抄的方式記錄下來,并嘗試將這些文字內容進行內化處理。其次,教育者還可以利用課堂時間,帶領學生閱讀一些中外名著的片段,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體會到作者所要表達出的喜怒哀樂與情感變化,深入體會到文字所帶來的感染力。例如在教授“翠鳥”這一課程時,教育者則可以帶領學生共同分析文章中對于翠鳥外形的描寫方式。在這一環節中,學生發現作者采用的是先總后分式的寫作結構,課文中的較大篇幅都放到了對翠鳥羽毛的描寫上。隨后,教育者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將翠鳥的視頻播放給學生,并讓學生與文章內容進行核對。當學生的寫作思路進一步確定之后,教育者則可以讓他們挑選出自己喜愛的動物或景色來進行描寫訓練,也可以將自己在平時摘抄下來的一些優美語句加入其中。
(二)利用層遞式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為了能夠將層遞式教學方法的效果更好發揮出來,教育者則要重點培養學生的自主觀察能力。由于小學生的生活閱歷較淺,語言積累不夠豐富,因此在日常的寫作過程中經常會遇到無詞可用的現象。一些學生雖然已經確定了寫作主題,但在落筆時卻不知道該寫些什么,在邏輯思維上存在著嚴重的束縛性。為此,小學教育者則要重點培養學生的自主觀察能力,讓他們可以在日常的生活中多多觀察一些新奇見聞或新鮮事物,并隨時隨地將自己的所感所悟記錄下來。尤其是對于那些在生活中很容易被忽略的小細節,教育者要引導學生將這些細節進行放大處理,并將他們運用到自己的文章當中。例如,教育者可以引導學生以春天為主題來展開寫作訓練,先帶領學生來到操場上或公園中,讓他們認真觀察春天時的景色。同時提醒學生不要將自己的題目設置過大,而是要通過描寫細節來豐富寫作內容,讓自己的文章可以更有溫度。有些學生選擇描寫草叢中的小昆蟲;有些學生選擇描寫一朵小花;還有一些學生會描寫天空中的云朵。由于寫作內容都是通過自己的所看所想和所感所形成的,因此讓寫作訓練變得更加輕松。
(三)利用層遞式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造句能力
一直以來,困擾教育者的一大難題是,很多小學生因學習基礎相對薄弱,在對各類詞匯和語句進行理解時也會存在一些誤區。在他們的寫作訓練中經常會遇到一些無意義的詞匯,甚至會隨意造句,使得文章內容空洞且感染力。為此,在利用層遞式教學方法時,教育者還要通過培養學生的造句能力,幫助他們掌握更多的寫作方式和寫作技巧。首先,教育者要通過系統化的訓練,提高小學生對于基本詞匯的理解和運用能力,在此基礎之上來提高語句內容的可讀性。例如,教育者可以以秋天為主題來帶領學生造句,當學生能夠說出“我喜歡秋天。”這樣的語句之后,教育者則可以引導他們在其中再加入一些形容和裝飾詞匯,有些學生表達“我喜歡家鄉的秋天”、“我喜歡承載著收獲喜悅的秋天”、“我喜歡布滿金黃色的秋天”,通過此種相對簡單的造句訓練,可以為后續更高難度的寫作教學打好基礎。全面提高小學生的基本造句能力,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幫助學生逐步消除對寫作產生的畏懼心理。
(四)利用層遞式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生活感悟能力
當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寫作能力之后,教育者則可以適當增加教學難度。而層遞式教學方法的最大優勢則可以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在這一環節中,教育者需要重點培養學生對于生活的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將寫作作為抒發情感、表達觀念的渠道。首先,在完成基礎的素材積累和造句訓練之后,教育者可以讓學生根據寫作主題,結合語文教材中課文的寫作背景,讓學生可以嘗試從作者的角度入手來展開思考。通過此種別樣的互動方式,讓學生能夠更加精準的理解文章所要傳遞出的思想內涵。例如在學習過“林沖棒打洪教頭”這一課程之后,教育者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來向學生播放《水滸傳》的視頻片段,并向學生介紹此篇課文的寫作背景,通過此種方式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入手來理解文章作者的想法。其次,教育者還可以為學生設置一些不同主題的生活感悟、實踐活動,可以拿出10~15分鐘左右的時間,讓學生來到講臺中講述一段令自己十分難忘的生活經歷。通過此種方式也能夠進一步開拓學生的知識視野,讓他們可以懂得如何精準的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為寫作訓練做好準備。
(五)利用層遞式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展開模仿訓練
1.表格梳理法
教育者可以將某一篇課文中的不同段落內容以表格的形式列舉出來,讓學生根據表格來自主復述課文內容。通過這一方式可以有效強化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概括能力。例如,教育者可以挑選“恐龍”這篇課文中的第二個自然段,段落主要描寫的是不同種類恐龍的特點。在沒有進行表格梳理的情況下,學生很容易在復述的過程中記憶混亂,甚至還會出現一些難以發現的錯誤。為此,教育者可以讓學生提前制定出一張表格,并將這一自然段中所提及的恐龍名稱、特點以及說明逐一列舉出來,引導學生根據表格來展開復述。
2.詞語接龍法
詞語接龍法所指的是,讓學生將課文中某一個自然段的關鍵詞列舉出來,并根據這些詞語來展開仿寫訓練。例如在“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這篇課文的第二自然段中,文章作者采用一系列的動詞,將湯姆釣魚的情形準確地描述了出來,為此,教育者則可以讓學生鎖定這些動詞。讓他們結合自己以往的生活經驗,列舉出某一個場景來展開仿寫訓練。
3.圖畫描述法
對于小學生而言,看圖說話和看圖寫話并不陌生。教育者同樣也可以采用圖畫描述法來組織學生展開寫作訓練。為了能夠保證教學效果,可以借助于多媒體教學手段的輔助,通過觀看視頻的方式,將學生帶入到真實的寫作訓練情境中。教育者不需要為學生規定寫作角度和寫作方法,而是要讓他們根據自己的理解來找到寫作切入點。教育者應做的是,在旁幫助學生總結視頻或圖片中所呈現出來的關鍵要素,讓學生可以理清寫作思路,以此來強化他們的邏輯思維,提高寫作能力。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通過將層遞式教學方法運用到小學階段的語文課程中。一方面可以有效改進傳統教學模式中機械式的教學狀態,幫助學生消除對寫作訓練所產生的恐懼感;另一方面則能夠全面開拓學生的知識視野,將教學目標進行細化處理。針對小學生當前的學習能力和學習基礎制定出相應的學習計劃,讓學生可以毫無后顧之憂地投入到寫作訓練中,并且在寫作過程中產生更多的滿足感和自豪感,真正意義上的享受寫作和喜歡寫作。
參考文獻:
[1]石小芬.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層遞式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J].新課程導學(九年級下旬),2016(1):86.
[2]黃惠.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層遞式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J].新課程(小學版),2016(7):143-145.
[3]姚洪軍.層遞式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有效運用分析[J].發現(教育版),2018:(6):69.
[4]雷文霞.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層遞式教學模式的運用分析[J].新一代(下半月),2017(21):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