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玥 董凌瑞 李政韜 趙欽 陳君鈺
摘要:浙江工商大學莎劇社嘗試在傳統莎劇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實踐,在莎翁經典作品《羅密歐與朱麗葉》中融入“先鋒莎劇”元素,并在浙江省內進行了線下巡演,收獲一片好評。在整個實踐過程中,團隊發現了大學生莎劇表演存在的諸多問題并進行了相應的突破,成功地給大學生莎劇表演注入活力。本文系統地對團隊的創新實踐進行了回顧以及對國內大學生戲劇表演的環境進行了理性分析。
一、《羅密歐與朱麗葉》的劇目介紹
《羅密歐與朱麗葉》是威廉·莎士比亞的著名戲劇作品之一。故事講述了因多世積怨而結下仇恨的維羅納的兩大名門——蒙太古和開普萊特的兒女們在不知對方身份的情況下在開普萊特加的宴會中一見傾心,在神父的主持下羅密歐和朱麗葉結為夫婦。然而好景不長,羅密歐因為朋友報仇而被流放,朱麗葉也被迫嫁給帕里斯伯爵。為了與羅密歐在一起,朱麗葉找到神父,假計服毒自殺,并派人告知羅密歐真相。遺憾的是羅密歐接到消息,誤以為朱麗葉已死,并為她殉情,醒來后看到垂危的羅密歐,朱麗葉也決計不再獨活,拔出羅密歐的佩劍向自己刺去。這樣一部喜樂交融的悲喜劇,表達了對生活阻礙的挑戰,以偶然性的情節展開必然性的故事,使之成為了千古之絕唱。
二、實踐中的創新點分析
(1)繼承與創新莎士比亞戲劇傳統表演手法和形式
莎士比亞戲劇擅長用內心獨白手法直接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這種大量的獨白是莎劇的鮮明標志之一。在共計近十次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改編演出中,這個標志被無限放大。在這些獨白當中,維洛那的男男女女們探究著自身,觀眾也會隨著角色探索自己、自然、生命等等等的奧秘。再加上遵循現實主義同時兼具表現主義的創作原則,可以說莎士比亞戲劇的這種表演方式和特色,是一個非常好的藝術載體,借著這個載體我們可以表達情緒,引起共鳴和反思,傳達積極的思想和聲音。
(2)靈活運用現當代先鋒戲劇手法
先鋒戲劇包容的特點給了我們很大的創新創作的余地,“打破第四面墻”、“沉浸式演出”、“互動型演出”,在數次《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改編演出中被一一嘗試,先鋒戲劇不落窠臼的形式和強大的感染力更能引起特別是年輕一代的興趣,同時也繼承了傳統戲劇中的積極向上的成分,關注現實,審視人生價值和意義,傳播積極正面的文化內容。
(3)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西方杰出戲劇藝術的共同成長方式
把中國元素加入或者更準確的說是讓莎劇和中國文化融合,進行莎士比亞戲劇的中國化、本地化、時代化、年輕化。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是一個浩瀚寶庫,當代年輕人更是擁有無限創造和欣賞文化藝術潛力。在數次《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改編演出中,越來越多的或經典、或緊跟時代的中國故事被加入其中,發揮著獨一無二的主觀能動性。莎士比亞戲劇中對自身的無限探索和思忖精神,對人們本身力量和智慧的贊美和深信,和底蘊如此深厚的中國文化相互碰撞融合,補充了近代以來中國哲學所缺失的對人類自身的反思;更加現代的形式激起了年輕一代和更多人的共鳴和對中國文化的自信;弱化了戲劇藝術對于普羅大眾的凌空感;同時也是中國文化對自身的重構嘗試。
三、在實踐中遇到的難點
(1)先鋒戲劇采用了沉浸式演出等創新手法,在獲得沉浸在表演之中的氛圍的同時放大演員專業度的問題;演員能力呈金字塔型分布,演員參差不齊,頂尖的專業度高的演員較少,沉浸式戲劇的近距離表演形式使演員的能量消耗減小,但同時使演員的能量更易被觀眾影響。即興演出占比變大更加考驗演員素質,實體舞臺的缺失也對演員的表演提出更高的要求。
(2)傳統的莎劇是用英文進行表演,一部分觀眾因為外語水平有限的原因,在理解莎士比亞戲劇時存在困難,進而也難以領略到莎劇的藝術之美,對莎劇藝術鑒賞存在較大問題。
四、解決難點的對策:
(1)為彌補劇組專業性,團隊請來專業戲劇老師提供表演指導,進行集中學習,在把握角色語言的基礎上,進一步挖掘人物性格,塑造更飽滿的人物形象。除此之外,大學外國語學院擁有對戲劇文學進行專業研究的老師,在幫助學生理解經典莎劇能發揮極大的作用,同時也能在莎劇中國化的創新過程中給予正確的思想指導。
(2)采用沉浸式表演,近距離的互動可以增進觀眾對戲劇的理解。并在數次羅朱試演后,劇組逐漸搭建起自己的幕后排練舞臺,鍛煉表演者對劇中實體場景的把控與想象,以適應今后更多種形式場景演出,以便讓觀眾最大程度地感受到沉浸式戲劇的魅力。
(3)走出校園,走進群眾。團隊在西湖進行巡演,與群眾進行近距離的接觸,展現莎劇的魅力,并就莎劇與群眾展開交流溝通,通過團隊的努力正努力讓莎劇變為一個雅俗共賞的藝術品。
五、結語:
浙江工商大學莎劇社成員在傳統的莎士比亞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基礎上,融入了先鋒莎劇的元素,完成了傳統與現代的融合,彰顯了戲劇創造與再創造的魅力。在近兩年的實踐過程中,我們發現了諸多大學生在進行莎劇表演時的困難并攻克了重重難關,走出了一條自己的戲劇演繹之路。在跟浙江省內其他學生組織進行交流合作的過程中,我們發現校園莎劇在人們獲取對現實社會的認識,啟迪對人生哲理的思辨,豐富學生們的思想涵養,升華美的情操等方面具有積極意義。誠然,國內大學生莎劇表演還是存在諸多問題。大學生莎劇的演出團隊多為非專業學生,排練也幾乎是在沒有多少戲劇導、表演章法和技能的粗糙演出中進行的,演員靠的是真誠與質樸以及觀眾的寬容來打動人心。但也正是因為這些問題的存在,激勵了大學生群體以更飽滿的熱情和精神面貌去探尋解決問題的方法,這種探索也終將將莎劇表演推向高潮。校園莎劇的傳播與莎士比亞經典的回饋,獲得的是雙贏的成果。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參與到莎劇表演中來,給莎劇在中國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激情。
參考文獻:
酈子柏.《第十二夜》導演斷想——對開展校園戲劇的思索.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1991年第4期
李偉民.改革開放三十年中國大學生的莎士比亞戲劇演出.徐州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5月
章文穎.后現代語境下當代大學生戲劇審美價值觀探究.實踐探究-思想理論教育 2012年4月
作者簡介:
王玥,女,漢族,安徽,2000.8,本科,學生,浙江工商大學外國語學院,310000?研究方向:先鋒莎劇
董凌瑞,女,漢族,四川,2000.9,本科,學生,浙江工商大學外國語學院,310000,研究方向:先鋒莎劇的表演創新實踐
李政韜,男,漢族,浙江,2000.10,本科,學生,浙江工商大學外國語學院,310000?研究方向:先鋒莎劇
趙欽,女,漢族,浙江,2001.5,本科,學生,浙江工商大學經濟學院,310000?研究方向:先鋒莎劇的表演創新實踐
陳君鈺,女,漢族,浙江,2000.9,本科,學生,浙江工商大學旅游與城鄉規劃學院,310000?研究方向:先鋒莎劇的表演創新實踐
指導老師:李美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