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春翠
摘要:新課程改革教育發展背景下,特殊教育的小學數學課程教學實踐中,教師需要積極探索和創新課堂教學形式,遵循特殊學校學生的個體發展特性,努力開發符合特殊學生身心發展的數學教學形式,激發特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啟發特殊學生數學智力,讓他們可以在多樣化的數學活動中,體會數學樂趣,感受數學魅力,從而全面促進特殊學校中小學數學學科的課堂教學有效性。本文基于特殊教育要求,針對特殊學校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進行了深入探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特殊教育小學數學高效課堂
引言:小學數學課程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邏輯性,針對特殊學校學生來說在實際的學習上有一定的困難性,那么基于特殊教育的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構建,就需要教師深入分析學生數學教材內容,結合特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科學合理的數學課堂教學活動,啟發特殊學生的數學思維,提升他們的數學學習有效性,讓這些特殊學生可以在生動、形象、趣味、和諧的數學課堂上,開展更為高效的數學知識學習活動,進而實現特殊學校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目的。
一、情境教學法,營造和諧學習氛圍
基于特殊教育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教師可以借助情境教學方法,有效營造數學課堂的和諧氛圍,讓學生可以在數學課堂上產生愉悅的學習體驗,充分提高學生的數學課堂學習興趣,最大化地激發學生的數學求知欲望,從而有效啟發學生的數學思維,促進學生數學課堂學習效率的提升。以《認識圖形》這一知識點的教學為例,本節課程中數學教師創新課堂教學方法,圍繞重難點知識,精心地創設課堂教學情境。比如數學教師借助多媒體教學技術,將課本教材中的籃球、足球、排球等圖片,以動態的形式為學生進行呈現,以動態情景引導學生進行認真觀察,有效活躍課堂學習氛圍,集中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通過直觀、清晰的方式,加深對圖形的認識。與此同時數學教師還可以提前準備一些各種形狀的獎勵用品等,充分順應特殊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利用圖形教具穩定學生課堂學習情緒,利用獎勵措施調動學生參與性,最大化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促使學生在生動、形象的動畫演示中,提升自身數學學習能力,構建高質量、高效率的數學課堂教學效果。[1]
二、游戲教學法,培養自主學習意識
小學階段學生的認知屬于具體化和形象化,特殊學校的學生更是如此。所以基于特殊教育的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過程中,數學教師可以結合特殊學生的思維發展和認知發展特點,有針對性地設計游戲教學活動,有意識地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的認知效果,發展學生的抽象思維,促使學生可以不斷地增強自身的學習有效性,發展自己的自主學習意識,進而全面提高數學課堂學習有效性,實現特殊學校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目標。以特殊學校數學課程中《20以內的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這一知識點的課堂教學為例,這一知識點對于特殊學校學生來說較為抽象,所以在教學實踐中,數學教師利用游戲教學法,引導學生自主體驗、自主感知,有效促進學生的知識理解和掌握。比如數學教師提前準備一些貓和魚的卡片,然后組織學生進行貓吃魚的游戲活動。本來有20條魚,讓一位學生拿走2條,教師在拿走5條,那么還剩幾條?以此來活躍課堂氛圍,刺激學生的參與興趣,讓特殊學生可以非常高興并且非常滿足,促使特殊學生在學習和鞏固自身數學基礎的同時,還可以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感受數學樂趣,從而全面增強學生的數學自主學習意識,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2]
三、生活教學法,促進實踐應用能力
數學源于生活而又服務于生活,針對特殊學校的學生來說,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數學教師需要深入貫徹和落實素質教育,促進特殊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那么這就需要數學教師精心的設計數學課堂教學活動,通過引入生活化元素,有效鍛煉和培養特殊學生的數學知識實踐應用能力,讓學生可以通過學習、經歷、體會,來感悟所獲得的知識,有效發展學生的時間思維,促使學生真正地感受到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緊密聯系,全面提升數學課堂的教學實效性。以特殊學校小學數學課程中《20元以內人民幣的計算》這一知識點的教學為例,本節課程中,數學教師就可以結合實際生活,將學生實際生活中的事物引入課堂,有效拉近數學知識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促使學生增強學習主動性,提升數學知識的實踐能力。比如數學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角色扮演活動,以“超市購物”為主題,要求學生自主選取角色,通過親身體驗來感知數學知識,拓展認知能力,讓學生可以深刻地領悟到這一知識點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意義,進而全面促進數學課堂的高效性,實現特殊學生數學學科綜合能力的提高。
四、結語
總而言之,新時代教育發展背景下,基于特殊教育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數學教師必然要遵循特殊學生的個性特點,科學合理的設計豐富多樣的教學活動,不斷地更新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引導特殊學生去思考、去分析、去探究、去實踐,最大化地培養特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特殊學校的小學數學課堂更具高效性。
參考文獻:
[1]林建財.淺談特殊學校小學數學教育生活化.[J].好家長.2016(17)
[2]祝智庭等.特殊學校小學數學的創新教育實踐場[J].中國電化教育.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