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是個系統工程,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了影響其發展,最重要的因素是幼兒園教育和家庭教育。要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地發展,家庭和幼兒園兩方面必須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家園共育形成合力。家園合作是一個雙方全身心參與并有所收獲的過程,在教育理念達成一定共識的基礎上組織家長參與幼兒園課程,充分利用家長資源,發揮家長優勢,開辟多渠道的溝通方式,引導家長在實踐中獲得正確的課程觀念和教育方法,并將這些觀念和方法融入與孩子相處的每一刻,最終促進孩子健康、和諧地發展。
關鍵詞:家園合作;共育;途徑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過:“幼兒教育是一種很復雜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單獨勝任的,也不是幼稚園一方面能單獨勝任的,必定要兩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新《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 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 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家長與教師的有效合作,對幼兒的身心發展、游戲水平以及學習能力都會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所以,家長和幼兒園雙方都應將對方為幼兒教育過程中的合作伙伴,保持密切的聯系,彼此互相尊重,相互理解,共同促進幼兒發 展。
一、家園合作的內涵
幼兒園和家庭是幼兒生活的兩個最重要的環境,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有其不同的特點,如家庭教育針對幼兒個體,情感性和隨意性較強,而幼兒園的教育相對來說就更加專業,更有計劃,因此兩者的配合對于幼兒的成長來說具有重要意義。幼兒的健康成長需要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的一致性,如果家庭和幼兒園之間出現分歧會使夾在兩者中間的幼兒所適從,而良好的家園關系形成的合力能夠促進幼兒身心各方面的發展。因此對于幼兒園來說,建立良好的家園合作關系意義重大。
二、家園合作的有效途徑
(一)整合并充分利用家長資源
家園合作的出發點和歸宿是實現家園互動共育,共同促進幼兒素質的提高,那么我們就要充分利用家長資源,并使幼兒園教育和家庭教育融為一體,然而,如何整合并充分利用家長資源,更好地促進幼兒園教育,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的研究與探索,并要正確理解和把握家長對幼兒園教育的意義。
1.創設有利環境和條件,共同提高育兒水平
(1)開展家長教育經驗分享或專題論壇活動
將家長分成幾個小組,圍繞同一個話題或不同的話題進行小組經驗交流。家長們將自己家庭教育的經驗與其他家長分享,然后各小組又將經驗進行匯總,教師還可以根據本班幼兒具體情況擬定專題定期邀請家長開展論壇,如討論“如何解決托班孩子分離焦慮”、“如何解答孩子日常生活中提出的無數個‘為什么”等等。通過這樣的論壇,教師可以與家長一起商量適宜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對策,從而在教育行為和教育觀念上形成了共識。還有讓家長通過家長開放日,了解幼兒園的工作,觀看孩子在集體中的表現,例如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的發展情況,一日生活習慣以及與小朋友的交往、合作能力等等。
(2)倡導家長參與多種親子活動
從兒童社會性發展的特點來看,兒童社會性情感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與家庭成員的交往,利用雙休日的時間組織一些郊游活動,如去參觀博物館,著名景點等等,這不僅可以拓展幼兒生活、游戲、知識,還能讓家長和孩子共同體驗、感受愉悅活動氛圍,這是一種愛的情感的滲透和影響,這種活動內容、形式與幼兒園內開展的有一定的互補性,不但能拓展大家生活、學習和游戲的空間,而且能讓孩子、家長、教師充分發揮內在潛能。
2.整合資源充分發揮家長的獨特優勢
(1)充分利用家長的職業優勢,主張家長當“老師”
幼兒園的家長所從事的職業都是不同的,他們具有各種專業知識和技能,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邀請一些家長來幼兒園當老師,通過來自各個行業的“老師”帶來的豐富多彩的教育素材,使孩子們開闊了眼界,獲得一些社會知識和經驗,促進了幼兒認知和社會性發展。
(2)整合家長組織優勢
當幼兒園組織一次外出活動時,這時需要準備很多材料或工具,可以利用家長請他們一起來完成,還有最重要的是外出安全,這如果只靠一個班級的教師的力量,這是遠遠不夠的,這時也可以充分利用家長的作用,讓家長們共同來關注幼兒的安全,在各班家長的組織安排下,大家有力出力、準備交通工具等,并周到考慮活動中的各種安全問題。
(二)多渠道的宣傳促進家園信息交流
1.準備一本教師備忘錄
我們教師都要每天面對家長的叮囑和請求,這是家長對我們教師工作責任心的考驗,更是拉近家園間情感距離的橋梁,所以我們一定要重視。為了讓每一個幼兒都更好的得到照顧,我們在門口增添了“教師備忘錄”,請家長把幼兒在這一天需要特別關注的事寫下來,這樣教師可以按照家長的囑托照顧每個孩子。
2.聘請相關專家來園講座
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聘請省市區有關專家、學者,來園講座,采用專家、教師專題講學的形式, 讓家長提出疑點, 請專家解答。同時請專家提出問題實例讓家長自由發表意見, 闡述觀點, 在爭論中達到共識, 專家和教師再現場答辨和輔導,使家長、教師都能在這過程中吸取精華,形成新觀念, 從而提高了雙方的教育素質。
3.反饋意見促進家園共同提高
每學期末都發放“家長滿意度測評表”,通過書面形式向家長進行問卷調查,包括對幼兒園各項工作的建議,并及時收集反饋信息,從中了解幼兒園教育存在的問題和整體水平,適時調整幼兒園的目標、計劃及管理方法。要求教師必須進行家訪,了解孩子們在家的表現情況,并向家長們及時反映孩子在園的情況,做好家訪筆記,同時發放家園聯系冊,促使教師隨時了解幼兒的家庭教育狀況,更好的與家長建立情感。
家園合作是幼兒教育的必然趨勢,本人將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斷嘗試,勇于探索,讓愛成為家園合作的主旋律,讓幼兒園和家庭攜起手來,共同促進幼兒的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馮曉霞、王冬梅.讓家長成為教師的合作伙伴2000(2)。
[2]李生蘭. 幼兒園與家庭、社區合作共育的研究.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3]李平. 如何走出家園合作的誤區. 教育導刊(幼兒教育).2007。
[4]楊華. 努力探索家園共育新途徑. 學前教育研究.2004。
[5]解玉真. “互動式”家教指導模式——實現家園共育的有效途徑.學前教育研究. 2005。
作者簡介:
姓名:汪春葉?性別:女 出生年:1979 籍貫:到市:寧波?民族: 漢
職稱:一級?學歷: 本科 研究方向:愛國教育?單位名稱:?寧波市海曙區石碶街道雅悅幼兒園
單位所在省市: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石碶街道?單位郵編:315000D3A901BE-0748-4715-9F5F-6A112FE8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