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姣
【摘要】戶外體育活動是幼兒園體育活動的一種特殊的組織形式,是對幼兒園基本的體育活動組織形式的一種補充?!?-6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幼兒應具備一定的戶外環境適應能力,要求幼兒能在較冷或較熱的環境中游戲或者開展各種活動;要求幼兒每天參加戶外鍛煉,培養幼兒參加戶外游戲的樂趣”。當前我國大多數幼兒園都在開展各種形式的戶外體育活動,但就其成效來說,則不容樂觀,本文側重于如何科學合理制定對應優化策略,提高活動的針對性和游戲性,完善活動組織策略,全面提升戶外體育活動的成效和質量進行初步的探索。
【關鍵詞】戶外體育活動?優化策略
【正?文】幼兒在活動過程中表現出的積極態度和良好行為傾向是終身學習與發展所必需的寶貴品質。幼兒天生愛玩,體育活動帶來的動態學習過程,能激發幼兒的鍛煉興趣。我們要充分尊重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幫助幼兒逐步養成積極主動、認真專注、不怕困難、勇于研究和嘗試、樂于想象和創造等良好品質。
一、時間的確定、場地的選擇。
《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指出:“幼兒戶外活動在正常情況下,每天不得少于2小時?!睉茖W安排幼兒一日戶外活動,早操時段以年齡段為單位合作,教師之間合作設置體育區域活動:攀爬區、跳躍區、投擲區、平衡區、走跑區等。各場地在操場循環設置,即小中大共三個循環場地,幼兒共同參加各項活動。集體活動結束后每天分三個時間段各班級進行各班自主戶外體育活動,小中大班分別進行,保證每個時間段幼兒運用場地的充足性。在組織活動結構的把握上創設情境,自主嘗試—引導探索、體驗動作—調整器材、促進互動—運用鞏固、提高能力。如遇特殊天氣情況不能帶孩子出去活動,應充分利用活動室、大禮堂、功能室、室外走廊等場地開展體育活動。幼兒戶外體育活動是增強體質、協調其動作的重要途徑,幼兒園應高度重視,認真思考、全面安排、加強管理,才能真正提高幼兒戶外活動的有效性。
二、材料的投放、環境的布置。
幼兒園《綱要》指出:“在體育活動中,用幼兒感興趣的方式發展基本動作,提高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而幼兒最感興趣的便是可以操作擺弄的玩具,它能最大限度的激發并維持孩子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因此,體育玩具的選擇較為重要,教師要注重就地取材,注意日常生活用品、廢舊物品的應用。如:具有挑戰性的攀爬墻、障礙彩虹橋、穿越封鎖線、小椅子、插塑障礙、攀爬梯子、輪胎等。這些物品能提供廣闊的想象空間,對孩子的興趣與培養創造力有著積極的作用。在具體實踐中,讓孩子參與收集材料,了解材料的性質,引發聯想,激發幼兒的創造性。比如:拉力器,用松緊帶將4—6個酸奶瓶串聯在一起,就可以訓練手臂、胸背的力量。同時也可以提供帶有民族特色的材料如:踩高蹺、農夫挑水等,提高活動材料的娛樂性和趣味性我們又充分貫徹體育器材的安全性、實用性、節儉性原則,讓孩子參與制作過程,使孩子懂得玩具來之不易,應該好好保護和珍惜的道理。使幼兒的游戲變被動為主動,成為活動的主人。
三、結合幼兒年齡特點和環境條件,制定科學合理的活動目標。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環境條件,為小班應多提供一些活動技能易于掌握、模仿性強、數量充足,能促進其平衡、走、跑能力發展的活動材料;為中班提供能促進其身體協調發展的、發展鉆、爬動作能力的活動材料;給大班幼兒我們提供的則是動作技能高、能滿足幼兒一物多玩的需要、能促進綜合素質提高、發展追逐、躲閃技能、運動強度較大的活動材料。例如:大班體育活動《幫熊大叔運水果》,以結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以及幼兒園的小橘林的環境條件、以生活經驗為基礎;講究情景性,讓他們聽得見、看得見、摸得著,不再有抽象的感覺,也使體育活動更具有趣味性、自由性、社會性,不斷激發幼兒的參與興趣。來自于周圍生活的實踐游戲活動。金秋十月,正是橘子收獲的季節,我便充分利用、開發幼兒園的自然資源——小橘林,開展了體育活動。當我宣布要想各種辦法采摘橘子時,孩子們的興趣高漲,有的縱跳著摘,有的拉著小枝條采,還有的在老師的保護下攀登上了矮梯采摘,運動能力與創造性得到了發展。隨后,我又在小橘林的一邊設置了幾個不同高度的斜坡與獨木橋,并配以小推車、小籃子、口袋、短木棒等輔助材料,讓幼兒休息片刻后自由選擇合適的工具將橘子運過山坡和小橋。孩子們興趣再次高漲,因為在真正的橘林里采摘橘子又運橘子,這對于他們來說是件新鮮的事,更具有一定的挑戰性。
總之,我們身邊的每個孩子都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潛能,也正因如此,我們才要充分關注孩子的發展需求,不斷從激發幼兒的興趣入手,把握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年齡特點,尊重和理解幼兒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勇于創新,注重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綜合能力,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
《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探索》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劉建霞
《優化教師在體育活動中的指導 》課程教育研究陳慧虹
《淺談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幼教互動社區網0D72FCF5-7B3B-44E5-8CF5-E815502639F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