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凌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更加地重視兒童視角下的課程資源,當在尋找課程資源的時候發現兒童出發的課程資源一定是真實的,與兒童生活高度相關,可在創生的。兒童視角下的課程資源的開發是致力讓兒童在無形中的,自然而然地讓當下進行的美好發生,作為成人你只需靜待花開,無須修飾,相信兒童是有能力的,支持和陪伴兒童。本文中就課程資源的開發問題,從師幼相互理解傾聽、整合提問與對話,重構內部加工這三方面闡述了兒童視角下課程資源的開發。
關鍵詞:游戲 相互理解 提問與對話 整合重構 課程資源開發
【正文】: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更加地重視兒童視角下的課程資源,當在尋找課程資源的時候發現教師的專業素養有點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對于教師來說意味著什么呢?筆者認為幼兒園老師應該有幼兒園老師的樣子,他就應該是也應該是兒童童年的守護者,要向兒童學習,陪伴支持兒童的成長。所以與其說幼兒園老師是陪孩子玩的,不如說幼兒園老師使用游戲的方式育人,在這個過程中化評為品。
縱觀當下,主要存在的問題:課程資源從哪里來,課程資源跟誰有關,課程資源誰有發言權,三個問題分析這跟教師對自己的要求不高,兒童園中差不多教師很多,知識缺乏,學識單一,視野不寬,以本為本,拘泥于教材,這種現象特別出現在老教師的身上,他們理念,不愿改變,這種不愿改變的現象對于兒童園內一批新鮮血液的影響是可怕的,會帶偏他們的認知,產生職業厭倦感,對于教師的課程觀提高沒有任何幫助。還有的教師缺少深思熟慮,不深刻,點到卻不夠透徹。東一榔頭,西一棒,不知所云。課程開展時過分注重場面,對于自己實施的課程并不是很大。過程太假,根據過程讓孩子進行一個擺拍,整個活動過于完美,沒有孩子在過程中以一條主線直接到底。筆者認為課程資源不在于你發現的東西有多么的深奧多么美,甚至不在于活動方案有多么的完美,有權衡量課程資源的好與壞,孩子最有發言權,因為他們是主角。那么如何培養教師課程資源的開發,要從師幼相互理解傾聽、整合提問與對話,重構內部加工這三方面入手。
一、理解傾聽——師幼雙方經驗相互理解
課程資源是與兒童真實生活相聯的資源,這樣的資源是從兒童的需要出發,人、物質、社會、文化、自然……生活中的一切,大到社會問題,小到一片葉子,一朵花,抽象的知識、經驗……都是課程資源,真正的課程資源是“活”的接地氣的,兒童喜歡的興趣的,順應自然的。兒童出發的課程資源一定是真實的,與兒童生活高度相關,可在創生的。游戲是兒童最喜歡的方式,以兒童感興趣的話題為內容,讓兒童感受到萬物的美好。在表述的過程中愿意表達自己的感謝,感謝自己;感謝身邊人,感謝環境; 感謝夢想,關于夢想兒童更加愿意在這個層面上表達,在兒童的世界中,夢想是真實存在的,作為成人夢想被大家看著是虛幻的,但兒童卻不一樣,他們在互動中,慢慢品味祖先留下寶貴財富,在內心種下思考的種子。這些無不體現了他們的喜悅因為他們長高了,學會了很多的本領,同時也看到了出色的自己;是因為他們收到了不同群體的關愛;從另一個角度表達了對大自然的敬畏。
片段一:在《讓兒童持有一顆感恩的心》活動中,最難忘的事情里是這樣做的,這學期中你們有最難忘的事情嗎?熙熙:我最難忘的就是新年運動會,我們運動會時,玩的拔河比賽。燦燦:我最難忘的就是去給弟弟妹妹們宣傳文明養犬的活動。聽完分享,對于難忘的事的感受。熙熙:我覺得很開心,大家都有認真地聽我講。可欣:我覺得在這段時間里我很開心,我希望大家和我一樣。琪琪:我在家里記錄這些回憶的時候,爸爸媽媽都來幫忙,我覺得很幸福,平時他們都沒有陪我。瞧!只要是兒童們做過的事,都是很深刻的,兒童也會將這些經驗表達出來,這是接納自己的一種方式也是經驗的提升過程。
片段二:最想感謝的人里,引發思考,在這些人、事、物中你最想感謝的人是誰?樂樂:最想感謝的人是我自己,我發現好多事情都是我自己完成的,我可以這么棒!熙熙:我想感謝我遇到的困難,我現在去醫院,我更加勇敢了,不像之前一直哭鼻子??尚溃何蚁敫兄x我自己的夢想,因為有了它,我去參加今年的小主持人大賽了,還獲得了一張獎狀。老師想說的是你們從感謝自己——感謝身邊人——感謝環境——感謝夢想,這樣的一個過程不就是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回歸自然的一個自然教育嗎?
片段三:感謝的方式中,你想用什么方式來感謝?樂樂:我想說“謝謝”;CC :我想給你表演一段手語和歌曲“聽我說謝謝你”;可欣:悅悅是我的好朋友我很喜歡他,我想親手做一個禮物送給他。在感恩環節中,樂樂:我在心里說了一聲謝謝;熙熙:有時候我會被我自己做的事情感動,真的我被我自己感動到啦!可欣:雙手合上,像我過生日許愿那樣。在這個過程中兒童很愿意將自己的想法付之于行動,從他們的交流中能看到兒童們樂觀的生活態度,過程中享受生活中最原始、最簡單的快樂。
片段四新年的愿望中新年馬上要到了,兒童們心中也有很多的愿景。樂樂:我希望我上了小學后,還能回來兒童園參加兒童舉行的活動,還來這個班級。熙熙:這學期我學會了包餃子,新的一年里我想做一次冰糖葫蘆。DD:我最期望和好朋友一起春游,一起想開PARTY一樣,嗨一天。在兒童的世界中,夢想是真實存在的,作為成人夢想被大家看著是虛幻的,但兒童卻不一樣,兒童們在互動中,用他們的方式去感恩大自然饋贈給他們的恩惠,在內心種下思考的種子。
二、整合提問與對話——師幼雙方經驗的共同整合與重構
課程資源如何使用,課程資源的意義感在于建構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而來。課程資源潛能實際效果掌握在老師的手上,選擇什么樣的課程資源影響著兒童看待世界的眼光。兒童是一個積極主動有能力的學習者,教師基于兒童視角下,以游戲的方式挖掘課程資源,重在讓兒童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實際操作,在過程中體會到自由、自主、創造、愉悅,使兒童尊重自然,順應自然進而回歸自然。大班的兒童已經有了制定計劃的經驗。本次活動是讓兒童從制定計劃開始,在過程中讓兒童自己去感受計劃完成的情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學習,檢視計劃是否完成。在這個過程中兒童是對于計劃不斷深入認識的過程,也是兒童審視自己的過程。
在《對即將到來的春節充滿期待》這個活動中,春節帶來的感受,以一首童謠《小孩小孩你別饞》,和兒童們一起感受年的味道,讓兒童通過回顧原有經驗進而感知新年帶給他們的真實感,從經驗出發。在春節計劃的制定中引發兒童思考你在這個春節假期特別想做哪些事情?可欣:給爸爸媽媽拜年,然后可以有壓歲錢。琪琪:和家人一起去看廟會,有舞龍。DD:過年全家一起吃團圓飯,然后一起看春晚,手機上可以搶紅包,可欣:我最喜歡制定計劃,就跟我的活動區計劃一樣,我就知道我到底要干什么了。春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在兒童們的心中的印記兒童非常深刻地提前預約春節驚喜的方式,讓兒童對即將到來的春節假期充滿了期待。春節想做的事情分享制定計劃的感受和過程。兒童從制定計劃開始,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學習,檢視計劃是否完成。在這個過程中兒童是對于計劃不斷深入認識的過程,也是兒童審視自己的過程。
兒童視角下的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致力讓兒童在無形中的,自然而然地讓當下進行的美好發生,作為成人你只需靜待花開,無需修飾,相信兒童是有能力的,支持和陪伴兒童。三、重構內部加工——師幼雙方經驗的共同整合與重構
課程資源的主角是兒童,他們是創生資源的強者.教育的核心是構建關系,兒童在這個過程關系怎么來,首先兒童充分的安全感,然后才會自然,再會有社會,這里面需要做的就是激活關系,只要有關系了,課程資源就在無形中展現。上述的案例中的兒童們在這一周里,更多的是和兒童一起對過去的一年進行了整理。經歷不論是什么樣的,都有著他的魅力所在,對兒童來說都是最積極地體驗。用感恩的態度感謝創造這些美好的人、事、物,會讓兒童一直保有一顆感恩的心。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和兒童一起樹立積極、向上、樂觀的生活態度,享受生活中最原始、最簡單的快樂,每次分享都是一次整理和提升,都會帶給他們對未來生活更多、更美的憧憬。提前預約春節驚喜的方式,讓兒童對即將到來的春節假期充滿了期待,他們在這個過程中會有更多的自主安排生活的機會。每一個活動的開展都是需要家長的支持。活動后期教師可以將兒童的計劃告知家長,以獲得家長的配合與支持。兒童的學習只有加入了情緒情感,加入想象,才能進化到兒童的大腦與心靈深處,這樣在關系的語境下,在兒童的視野中“聊聊新年那些事兒”成了有價值的課程資源,這樣的學習過程也用兒童獨有的方式留在了他們的腦海里,改變著他們對日常生活的感知,讓他們對生活產生了一種新的“生活感”、“好奇感”、“意義感。”
唐代詩人杜甫的《春夜喜雨》中云: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寫作如此,課程的開發亦是如此。當尋找課程資源時,作為新時代的兒童教師,要善于發現生活中蘊藏的有價值的教育資源,或出現哇時刻,或印象深刻,或知識更為廣泛,或是無形也或是有形,讓兒童在游戲的過程中感受大自然的饋贈,注重兒童的實踐能力,高效地利用兒童視角下的課程資源,推動教師進一步發展,為兒童全面發展創造良好條件。好的課程資源定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參考文獻】:
[1]李季湄 馮曉霞.《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K].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3年5月
[2]黃繼發 《素質拓展訓練在無錫市直屬中學開展現狀及引入中學體育課程的可行性研究》[D].蘇州大學.2017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