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菲
摘要:身處信息化的時代,人們需要具備一定的信息技術能力,才能很好的適應現代社會的生存和發展環境,否則會成為另一種形式的文盲。在小學階段就開始普及信息技術教育,可見其基礎性和重要性。作為一名信息技術教師,應該意識到本學科學習的重要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新教學的方式和手段,努力實現最理想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策略
信息技術課集知識性和技能性于一體,具有工具性、綜合性、實踐性等學科特點,它作為當前基礎教育改革鏈條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實現創新教育的一塊堅實陣地。其課堂是一個奇特的空間,范圍并不大,卻能包容下知識的海洋。
一、優選教法,培養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是學生基于自己的學習需要而表現出來的一種認識傾向,它在學生的學習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烏申斯基曾說過這樣一名話:“沒有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尤其是小學生,他們的年齡、心理特征都決定了他們做事往往從興趣出發,對于那些單調、枯燥的練習和難以理解的理論知識,教師應特別注意教學方法的選擇,以保持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1.形象教學法
我們面對的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小學生,所以要注意運用形象法教學,使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中主動地學習計算機知識。
如教學《認識計算機》一課,由于小學初次接觸計算機時大多懷有一種好奇的心理,很想知道計算機可以用來干什么,更想切身體會一下操作計算機的樂趣。“兒童學習任何事情的最合適的時機是當他們興致高、心里想做的時候。”我抓住這一契機先提出這樣一些問題:“你見過計算機嗎?”“計算機有什么作用呢?”……學生紛紛舉手,各抒己見。接著我再利用教學演示光盤,向學生展示了一個色彩繽紛的電腦世界,通過觀看,學生不由自主地產生了“人們可以利用計算機進行畫圖、制作動畫、編輯聲音等工作,它的作用真大”的想法。這時學生學習興趣倍增,教學氣氛活躍,從而順利進入了新課的學習。
2.比喻教學法
對于小學生來說,信息技術教學中的一些概念和名詞術語最難被他們接受,適當應用一些形象生動的比喻,對學生計算機知識的學習尤為重要。這樣不僅有助于提高他們聽課的興趣,而且還能達到幫助理解和記憶的目的。
3.游戲學習法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電腦游戲由于具有極強的交互性、趣味性、挑戰性,對孩子們來說更是擋不住的誘惑。我在教學中大膽引入游戲,卻不是僅以玩為目的,而是把它作為激發學生興趣和引導學生學習知識、技能的手段。
二、創設和諧氛圍,保持學習情趣
信息技術教學的實踐讓我懂得,堅持鼓勵和誘導相結合,排除學生學習中的各種心理障礙,克服學生的畏難情緒,創設和諧的學習氛圍,是保持他們學習情趣的有效手段。由于學生知識能力水平的差異,加上有的學生因為顧及到自己的語文、數學等成績的不理想,總會存在著擔心、畏懼等心理傾向,部分膽小的學生因此產生了壓力。要使全體學生均能保持良好的學習熱情,就必須鼓勵誘導學生,創設一種和諧的課堂氛圍。例如在信息技術課堂上,我特設了一個“今天我來當老師”環節,讓每節課表現突出的學生去幫助那些在操作中有困難的學生。學生都爭相表現,爭當“小老師”,通過這個環節既培養了他們互相協作的團隊精神,又幫助了那些有問題的學生,同時也解決了因學生多老師不能一一輔導的難題。另外,我將學習信息技術課成績好的學生與學習成績較落后的學生結成“幫扶對子”,進行互助;并通過組際競賽、男女生分組比賽、優秀作品展示會、大顯身手等活動形式使學生參與其中。
如在教學《動感圖文——設置動畫效果》一課時,我利用學生的好勝心、自尊感,組織學生操作比賽,課堂學習氣氛既活躍又充滿了競爭性。我讓學生通過“給《奧運福娃》演示文稿中的福娃設置動畫效果”進行練習,使學生產生了新鮮感和好奇心。故事情節緊扣學生心弦,使他們玩中練、練中學。下課后,有的學生還說:“下節課我一定要超過他……”更有學生說:“老師,我要和你比……”對操作不理想的人,我解決的辦法因人而異,有時我個別指導,有時讓“小老師”指導,還有時讓他觀看其他同學的精彩表演,耳濡目染。當聽到老師鼓勵贊揚的話語,他們的臉上也終于露出了開心的笑容。這樣,既讓課堂教學變得豐富多彩,又滿足了學生的表現欲,學生的積極性得到了很好的發揮。
三、學以致用,品嘗學習樂趣
只有明確教學目標,優化教學過程,把學到的東西用于實踐當中,學生才能學好計算機知識。
如在學習windows自帶的畫圖軟件時,我優化了教學內容,先跟學生們介紹了一下各個工具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再讓學生自己嘗試著用這些工具畫出美術課里的一幅有趣的畫。學生有了明確的目標,學習自然就認真,在畫畫的過程中,把學到的知識用在了實踐上,感受了探索知識的快樂,又體會了學以致用的那種成功的喜悅。
又如教學《畫多邊形》一課時,教師首先不是直接講解畫法,而是出示“三角形”圖讓學生觀察,然后出示自學要求,讓學生自學,同桌合作畫出“三角形”。根據自學要求,學生一步一步操作,最后將自己的作品展示給其他同學看。“三角形”會畫了,其它的五邊形、八邊形等等同樣可以很快畫出來了。這樣,學生通過自主學習不僅學會了“多邊形工具”的使用方法,而且逐漸學會了自學的方法。每完成好一個操作,學生就會獲得一份成功的喜悅,就會從中品嘗到收獲的樂趣。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了、濃了,課堂教學的形式多了、新了,師生間的氛圍和諧輕松,給學生提供了更加廣闊的舞臺。
總之,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無止境,教然后知困,關鍵靠我們自己去思考、探索、研究和總結,以達到我們預期的目的和效果,從而使我們的教育遍地開花、碩果累累。
參考文獻
[1]羅桂龍.小學信息技術“新課堂”的構建方法[J].華夏教師,2018(31).
[2]王榮.淺談如何創新開展小學信息技術教學[J].學周刊,2019(03).F49A3326-0618-440C-B535-71205DA2AB8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