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芳
摘要:目前,隨著現代教育和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化教學已經成為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大勢所趨。這就要求廣大教育者必須要順勢而行,堅持與時俱進的教育原則,圍繞信息化教學對傳統的專業課程體系進行創新與改進,爭取在優化教學體系的同時,也能實現信息技術與專業課程的深度融合,從而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與發展需要。基于此,本文主要從高職數學教學入手,著重闡述了信息化教學背景下高職數學課程的教學改革策略,旨在推動高職數學教育的現代化發展。
關鍵詞:信息化教學;高職數學;教學改革
引言:
作為高職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職數學課程對于強化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以“填鴨式”為主,難以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進行有效訓練,這對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是極為不利的。鑒于此,廣大教師必須要認識到信息化教學的重要意義,將信息技術引入數學教學活動當中,借助信息技術創新教學模式,以此實現教學效益的最大化,從而將高職數學教學水平提升至全新的高度。那么,在信息化教學背景下,如何對高職數學課程進行教學改革呢?本文將會給出答案。
1.樹立信息化教學理念,提高信息化教學水平
要想將信息化教學落到實處,首先就要轉變傳統的教育理念。一方面,高職院校的領導者要發揮帶頭作用,充分認識到信息化教學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同時加強思想宣傳,通過多樣性的宣傳渠道滲透信息化教學理念,促使廣大師生都能積極參與到信息化教學改革的活動當中,從而獲得理想的改革成果。此外,針對高職數學教師,高職院校除了要加強對其專業培訓以外,還需要增加信息技術的培訓內容,以此強化數學教師的綜合素質,從而更好地滿足信息化教學的實際需要。[1]另一方面,高職數學教師要主動迎合時代發展趨勢,從思想上切實認識到信息技術的應用優勢,并在實際教學中加以滲透,從而引導學生改變傳統的學習觀念。另外,廣大數學教師還可以成立學習共同體,針對信息化教學方法進行合作學習與研究,這樣不僅能夠提高數學教師的信息化教學水平,而且還能避免教育資源的浪費。
2.立足于教學實際需求,采用多元化技術手段
目前,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化教學手段逐漸趨于多元化方向發展,要想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廣大教師必須要全面掌握信息化教學手段的特點和優勢,立足于實際教學需求,對合理的教學方式進行選擇,以此優化數學教學體系。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將翻轉課堂與傳統課堂相結合,引導學生借助信息技術調動學習時間與空間,促使學生能夠自主完成學習任務,從而滿足學生的自主性發展需要。[2]此外,數學教師還可以引入“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通過線上教學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并在互動過程中完成習題訓練;通過線下教學解決學生的學習問題,并在一對一指導下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要。當然,信息化教學手段并不局限于上述內容,廣大教師必須要對多樣性的信息化教學方法進行積極探索,全面掌握每種教學方法的應用特點與優勢,以便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合理選擇,從而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3.著眼于海量資源優勢,挖掘相關性教育資源
眾所周知,信息技術最顯著的優勢就是具有海量資源,這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傳統高職數學課堂的缺陷。為此,數學教師必須要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海量資源優勢,借助信息技術整合相關的數學教育資源,從而開闊學生的視野。[3]一方面,數學教師應立足于數學教學內容,圍繞教學重點整合相關的網絡資源,或者對教材中的教學資源進行動態化處理,以此加強對學生的思維訓練,從而強化學生的思維能力。另一方面,教師應立足于學生的專業發展需求,不斷強化數學教學與專業發展的內在聯系,借助信息技術構建系統的知識體系,爭取在強化數學教學實效性的同時,也能滿足學生的專業發展需要。以財會專業為例,這類專業的學生不僅要具備較高的計算能力,同時也要掌握高效的統計方法。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當中,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搜集一些財務報賬的實際案例,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掌握數學知識,并不斷強化學生的專業素養,從而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與發展需要。
4.結語
綜上所述,從現階段高職教育事業發展的整體情況來看,信息化教學已經成為主要的發展趨勢,對于廣大教育者而言,只有順勢而行,才能在為專業課程的創新發展做出巨大貢獻。因此,作為一名高職數學教師,我們必須要樹立信息化教學理念,借助信息技術創新教學手段、豐富教學內容,爭取在優化數學教學體系的同時,也能更好地滿足學生的自主性和個性化發展需要,進一步落實有效性教學的基本要求。
參考文獻
[1]唐亞娜.信息化教學背景下高職數學課程改革分析與對策[J].教學研究,2019,4(12):310.
[2]穆彥松.信息化背景下的高職院校高等數學教學改革探析[J].高職教學,2019,9(03):78-79.
[3]蔣沈慶,曹燕.信息化教學背景下高職數學課程的教學改革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9,12(2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