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蜜
摘要: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對學生來說意義重大,學生心理問題關乎學生未來發展和生活中待人處世的態度。應關注學生們的心理健康問題,幫助學生們及時疏導消極情緒,為學生們創設出積極、快樂的成長環境,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小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诖?,本文對當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現狀以及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研究
1 當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現狀
1.1 沒有正確認識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隨著教育的不斷深化與改革,現如今教育理念更加先進,但在實際教育中仍會發現,還有一些學校和教師不能正確看待心理健康教育。受傳統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學校與教師更加重視文化課教育,看重學生的個人成績,所以在小學教育中,常會發現“重文化輕心理教育”的問題。如果學校與教師都不重視這些問題,小學生在遇到問題、產生不良情緒時,很難得到紓解,這就給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帶來了消極影響。
1.2 心理健康教育方式陳舊,學生缺乏興趣
當前小學教育中,很多學校都專門開設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課程,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大進步。但是縱觀實際教學不難發現,很多教師的教學方式都比較傳統單調,長此以往,學生在這種枯燥的教學氛圍中很容易產生抵觸情緒,學習心理健康相關知識的積極性不高,很難與教師互動。小學教師沒有結合時代的發展與社會的變化,更新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識與教學方式,讓學生感到枯燥和無趣,這不僅不能真正解決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同時還打消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2.1 聯系實際生活,培養學生情緒管控的能力
俗話說,情緒是命運的控制塔。良好的情緒管理能力對學生未來的生活將產生非常大的幫助。對于小學高年級學生來說,青春期正悄然而至。情緒變化對于這個階段的學生來說非常頻繁。學生若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會在無形中對周圍人和自己造成很大的傷害,甚至會犯下一些不可挽回的錯誤。因此,在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時,教師可結合日常生活,提升小學高年級學生的情緒管理能力,借此幫助他們平穩度過人生中最關鍵的階段。
例如,在教授《情緒小主人》時,教師可讓學生結合日常生活,分析自己在面對不同事情時的情緒變化。教師曾這樣問學生:“同學們,你們平時被人插過隊嗎?被插隊你們有什么想法呢?”一些學生說:“我會非常生氣?!边€有些學生說:“或許他們有急事吧,我并不在意?!睂W生通過對日常生活的討論,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自身對情緒的管理能力,在面對突發事情時,更能保持一個較理性的態度,這對其之后的發展將會產生非常大的作用。
2.2 通過課堂教學向學生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課堂是教師進行教育活動的主要場所,課堂不但是科學知識傳授的場所,同時也是小學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場所。從小學各個基礎學科的本質來講,教材資料都是天然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例如,語文學科與思想品德學科、自然學科可以陶冶學生的心靈,激發小學生對生活熱愛和對生活認真的熱情;數學與科學學科可以鍛煉小學生的科學思維與邏輯性思維,激發小學生熱愛科學研究科學的思想情感;美術學科與音樂學科可以利用自身特有的線條與旋律,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高貴典雅的品質;體育學科可以使學生的意志得到鍛煉,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競爭和進取的精神。
2.3 創建小學生心理健康管理平臺
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需要有效地預防與管理,面對龐大的學生數量,對于學校來說,精準了解每位學生的心理現狀具有很大的阻礙,因此學校需要改變傳統的教育方式,比如為學生創建心理檔案等方式。因為學生的心理問題是動態變化的,在進行收集資料的過程中,有可能還會錯失對學生進行心理將康教育的關鍵期,也不能做到精準預防。因此,為了解決這個難題,“學校教師可以為學生們創設網絡心理健康管理系統平臺,讓學生們用自己的賬號和密碼登錄自己網絡上的心理檔案系統,引導學生們完成心理調查問卷,建立起數字化的小學生心理檔案?!蓖ㄟ^充分發揮互聯網的優越性,密切關注小學生的心理狀況、狀態,既解決了以往傳統方式延時性的特點,同時也便于教師對學生的心理狀況進行大數據分析,針對學生的共性心理問題進行精準梳理,針對個性問題教室也可以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通過這種方式,真正有效解決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
2.4 加強學校與家庭之間的心理健康教育溝通
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拓展與延伸,對校園教育的效果形成了較大的影響,家庭教育是校園教育所無法代替的。首先,學校應當定期為家長舉辦學生心理健康的知識講座,讓更多的家長在關心子女的學習成績的同時,懂得如何呵護學生的心靈。例如,學校為六年級學生家長做《關注學生青春期生理心理教育健康》的講座,深入分析高年級學生厭學說謊和早戀等現象,讓廣大學生家長深受啟發,各類專業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講座,讓廣大家長在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之時減少教育的盲目性,讓家長引導學生熱愛生活與學習,培養學生的擔當,敢于獨立性,推動小學生養成樂觀向上的良好心態。其次,有條件的學??梢韵蚣议L宣傳介紹現代教育的觀念,讓學生家長明白民主氣氛對于學生成長與發展的重要性,幫助家長構建現代化的育人觀與人才觀,讓家長給學生創設一個寬松與自由民主的成長環境。
2.5 心理健康教育應呼吁社會的鼎力支持
社會是一個巨大的寶庫,擁有著無窮的教育資源,所以作為學校來說,應該積極整合社會中存在的豐富資源,用作學校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資料,而且這些資料具有真實性與現實感,更容易為學生所理解和感悟。除此之外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應該僅僅局限于課堂之中,更多的是引導學生走出去,去親身經歷,這種教育才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學校可以尋求與社區的有效合作,通過學生走入社區,感受社區文化,體驗社區和諧的氣氛,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就會有所思考從而避免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問題。最后,由于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學生沉浸于游戲與短視頻等平臺中,這就需要相關媒介平臺積極承擔起社會責任感,對自身的內容進行嚴格把控,同時傳遞良好的價值觀,為小學生帶來健康的視聽盛宴,使學生能夠徜徉于優質且積極向上的網絡信息中,無形之中促進自身良好價值觀的形成以及身心的健康發展。
2.6 通過實踐活動,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的落實不僅要求心理課教師將知識傳授給學生,更要讓各個學科的教師承擔起素質教育的重任,在實際教學中結合學科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給學生帶來更為全面、科學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可以通過實踐活動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比如定期舉辦心理健康知識講座,讓學生積極參與。在講座結束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日記、作文的形式表達自己的學習感悟,并與其他同學分享自己的收獲,在良好的溝通交流氛圍中,讓學生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義。
3 結束語
新時代的社會背景下,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正日益凸顯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心理健康教育在何時都要加以重視無并且通過創新方式促進其真正落實。而這就需要需要學校、家庭、社會的集體合力,利用靈活機動的方式向學生傳遞正確的價值觀念,同時時刻與學生進行溝通與交流,真實了解小學生目前的心理現狀,對學生的心理問題進行針對性性疏導,為引導他們走出心理問題的困惑,通過為他們營造良好的學習與生活氛圍,促進小學生積極價值觀念的形成、心理健康成長,最終實現小學生全面發展的目標。
參考文獻:
[1]肖寶玲.試論德育教育對小學生心理的影響[J].讀寫算,2021(22):27-28.
[2]田丕. 全市中小學生主流身心健康,但升學壓力仍是最大困擾[N]. 安康日報,2021-08-05(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