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飚
摘要:主要圍繞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教學模式的構建研究,結合當前小學數學教學效果,通過情境教學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創新改善教學方法,提升自主學習能力 、小組合作,培養交流表達能力、貼切生活實際,提高數學知識應用能力,充分發揮教師導向性作用,提高學生的思維和實踐能力,拓展學生的“創新思維”教學模式。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數學;教學模式構建
隨著現代教育的發展,對教育的重視與日俱增,因此在核心素養的背景下,我們要改變小學數學教學模式。在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實踐新的教學理念,以核心素養為目標,創新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舒適愉悅的教學環境,使學生在獨立思考、探究的過程中建立數學思維,增強學生的整體實踐能力,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參與欲望,發展學生數學思維品質。
一、核心素養的內涵
國家在應試教育導致的不良教育下,提出了對學生進行核心素質教育。核心素養是對學生綜合素質技能提高的調整,在教育理念、教育目的、教學實踐等方面貫穿整體的中心線。教師根據小學階段的特點,分階段實施教育模式,通過定位,了解學生在小學階段應具有何種性格與能力,在核心素質框架內教育的基本理念是推動學生的綜合進步。發展學生的數學素養,使學生有更好的科學探索精神,豐富的文化底蘊,學會承擔責任和創新,學會生活,學會健康。所以,核心素養的內涵豐富,有利于小學生的健康成長,為了構建數學信息技術高效課堂,核心素養融入課堂 教學十分重要,也是當前教育的必然思考。
二、以核心素養有效建構小學數學教學模式
1.通過情景教學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能力
將情景教學與小學數學相結合是目前比較有效的教學方法。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情境,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促進數學知識的接受,滿足學生的知識需求。對數學知識的求知欲,使他們能主動發揮學習積極性,發掘自身發展潛能,解決數學中涉及的問題,能夠幫助學生掌握數學學習技能和方法。所以,教師要以核心素養教育理念為導向,積極構建適宜的教學情境,實現學生的發展目標。例如,當在“升與毫升”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深刻理解 容量單位的定義,可以創造出更多有趣的問題情境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如:“老虎和獅子一起比賽喝酒,老虎總共喝了6杯,但是他沒有醉,然而,獅子卻喝了兩杯酒就醉了,那么請問老虎與獅子之間相比,誰的酒量更佳?”這是一個比較簡單的問題情境,可 以引導學生走進容量及容量單位等知識的學習中,能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2.教學方法的創新和改善,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在傳統數學教學中,以教授數學知識和技能為主,這一方法不適用于素質教育教學。老師的教學方法必須改進和創新,在課堂教學中要采取具體的教學方法,將學生獲取知識的態度、過程、方法進行有機結合,全面發展學生的數學素養。例如,在引導學生學習“圓的認識”一節知識時,教授可以引導學生搜尋生活中熟悉的有關圓的物體,讓學生自己動手對這些熟悉的有關“圓”的物體進行測量,從而方便學生更好地理解這一知識點,幫助學生構建數學生活觀。
3.開展集體合作學習,鍛煉學生的互動交流能力
相比起它課程而言,數學教學思想具體寬泛性,一個問題在某種情況下可以有多種解題思路,要想更好地發展學生的數學素養,教師就要善于為學生構建滿足其發展的合作學習環境,在合作探討中實現共同進步。在教生、生生互動交流中,既能促進學生快速掌握知識要點,又能發散學生的思維,鍛煉學生的自我表達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發展。例如,一年級數學有一道數學題:學校組織學生參觀動物園,這個班有24個同學,學校準備了三種類型的車輛,分別是5個座位、8個座位和13個座位,那么應該怎樣坐才是做合適的?為使學生更好地理解這個問題,作者把學生分成幾組,并根據情景進行討論,在合作交流中回答問題。在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的目標是要實現班級學生共同進步,比如,小組討論中你經常會想到什么,這些解決問題的想法是否正確以及此答案是否正確等等。通過小組討論,學生學習到更多知識性的內容,,因為學習優等生能夠將自己的思路講與他們聽,若是不 懂的馬上可以問。有如:在小組溝通環節中,同學們會就這個問題詢問所有的想法、意見、解決問題的想法、他們認為誰的答案是正確的等等。通過這一教學模式的引導,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傾聽習慣,使數學課堂形成有效的學習與交流狀態。而數學教師則要不時地引導或深化他們所討論的話題,以幫助學生逐步從“能夠理解”走向“真正理解”。所以,有效的小組合作模式可以提高表達、思考和傾聽的能力。
4.適應生活實際,提高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
在現實生活中,數學知識無處不在,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古人對數學知識的總結也來自生活。數學核心素養理論要求教師結合實際生活和數學知識,引導小學生貼切實 際生活,對所學的數學知識找出在生活中的運用場景。基于數學核心素養概念,要提高數學綜合素質,就必須動腦筋,把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場景中開展腳踏 實地的學習活動。例如,在學習《三角形》時,教師簡單講解三角形的特點和理論知識,會降低課堂教學質量和學生參與度,學生對老師講的內容不感興趣。在這種意義上,教師必須善于融入現實生活,通過建立問題來問學生:“我們生 活中有哪些物品是三角形呢?”可以有效地激發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這一教學理念有助于豐富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多層次、多方向的思考與探索,從而促進了學生的邏輯思維,使他們在今后的數學學習中更加自如。
結束語:目前小學數學教學中,核心素養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以此為重要理念,構建高效的數學教學模式,以促進小學數學教學的順利開展和提高數學教學的質量,同時也可保障學生在數學學習方面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田曉光.探究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課堂表達[J].中國校外 教育,2019(11)
[2]王艷輝.核心素養視角下的小學數學教學方式之研究 [J].新課程(上),2017(08)
[3]嚴家敏.核心素養視角下的小學數學教師角色轉變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8(23)
此論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1年度課題《小學數學教學運用比較策略研究》研究成果。立項批準號:FJJKZX21_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