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家碧 廖曉平
從一開始對生澀英文的避而遠之,到現在學習英語的樂在其中。我的這一個轉變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晏同書有言∶“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我們必須尋找一個目標——懂得讀,懂得寫,懂得用。我一直有晨讀的習慣。文字是死的,聲音是活的。在精神飽滿的早晨,通過活的讀強化記憶,培養英語語感。晨讀最講究持之以恒,特別是在雙減的當下,我們更應該下定決心,自律自覺。
“口說無憑”。學習英語,不但要讀,還要寫。我們必須一筆一畫,寫好每一個英文字母,在每一次英語書寫中,認真對待,體會簡單字母的獨特韻味。“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不僅要會寫,還要懂得為什么這么寫,為什么這么做。我曾為單詞的詞性變化而煩惱過。從名詞的“care”到形容詞的“careful”再到副詞的“carefully”。這一連串復雜混亂的變化總是令我云里霧里。為什么這么變?依據是什么?于是我開始積累語法,嘗試領悟構詞的奧秘,記住幾個特殊的個例。弄清楚來龍去脈。長久以來,一個獨屬于自己的英語大綱就會映入腦中。
“紙上談兵終覺淺”。學習英語,最主要的還是運用,我始終認為學習英語最好的場合是生活。“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也許你抄了100遍還沒記住的句型,與別人對話一兩次便印象深刻。于是,我開始試著與同學英語對話,在疲憊的時候學唱幾首英文歌,看幾部英文電影。在趣味中學英語,在生活中融入英語。在學習英語過程中,“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英語是一門語言,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和學習。在這漫漫求索過程中,我們不要害怕失敗,比倫定律啟示我們,失敗是機遇,是成功不可經歷的磨難。到最后,也許你會發現“眾里尋她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36EB0939-2B48-4125-B3E9-FBECAE3E2A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