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7日,由中國電建投資建設運營的、具有“第一速度、第一長度、第一隧道、第一規模”的國內首條設計時速140公里的地鐵快線--成都地鐵18號線正式開通運營,標志著成都軌道交通正式進入快線時代。 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書記范銳平出席開通運營儀式并宣布開通。市委副書記、市長王鳳朝,中國電建黨委書記、董事長晏志勇出席開通儀式并致辭,電建集團總經濟師劉明江,總經理助理張建文;水電七局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東林等領導參加開通儀式并試乘首發列車及“電建號”主題列車。成都地鐵18號線全長約69.39公里,起于火車南站,沿天府大道東側向南敷設,經環球中心、世紀城、麓山至天府新區博覽城片區后穿越龍泉山向東經三岔湖片區至天府新機場。本次首開段由火車南站至三岔站,線路長約55.95公里,其中地下站8座、高架站1座、車輛段1座、主變電所2座,單程僅需30多分鐘。
作為工程建設的主力軍,水電七局承擔了該工程土建1標、2標和5標的施工任務,共包含4站5區間,線路總長41公里(雙線);機電A標、D標機電安裝與裝飾裝修施工;以及軌道3標33.436公里鋪軌、接觸網等施工任務。
工程建設過程中,水電七局充分發揮技術管理優勢,狠抓安全生產,恪守質量承諾,依托工程建設,在新技術應用、高瓦斯風險管控、大盾構施工、建設管理、智慧工地等方面不斷創新與探索,采用成都地鐵建設以來最大8.6米型號盾構機,刷新了全國大直徑盾構機掘進速度的歷史紀錄;連續奮戰近千個日夜,成功地穿越國內最長的(9.7公里)高瓦斯地鐵龍泉山隧道;掌握了地鐵鋪軌業務的核心技術,填補了地鐵軌道焊接方面的空白;應用了全生命周期BIM技術、數字化協同平臺及智慧工地為一體的建設體系。
(水電七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