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賀

前段時間,人民日報點名批評互聯網巨頭介入社區團購,旗幟鮮明地提出“要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一時間將本已經熱炒的社區團購,再次推上風口浪尖。
早在2018年,社區團購就已經火了一陣。因為是互聯網新模式,資本看好,全國30多家團購平臺2018年的融資規模超過了40億元。所以,社區團購早不是什么新詞。但是40多億元燒下去之后,資本發現社區團購是一個美麗的陷阱,大多數資本虧得底朝天。2019年資本逐漸回歸理性,紛紛退出社區團購。30多家團購企業被吞并整合,最后活下來的只剩下騰訊旗下的興盛優選,以及阿里投資的十薈團。其他團購平臺規模較小,均未形成氣候。
其實,社區團購市場并不小,相反,社區團購關乎民生。資本最初的落敗,在于相互殘殺,沒有形成足夠的規模。任何行業,一旦達到一定量級,收益都將是驚人的。從2020年開始,擁有足夠用戶數據的興盛優選,日訂單竟然突破了800萬單,年銷售額將突破400億元,資本十分驚訝,沒想到接近民生的菜籃子竟是如此巨大的金礦。于是,背靠大資本的互聯網平臺美團、拼多多、滴滴、盒馬等突然醒悟,紛紛入局,再次將原本平息的團購之戰點燃。
資本的營銷路徑永遠是一致的,社區團購平臺的搶奪之戰,策略依然是燒錢、圈人、無限接近壟斷。
任何資本進入一個市場,都是用資金換規模,用資本之刀將沒實力的企業紛紛砍掉,社區團購也不例外。背靠資本的團購平臺,上來就推出0.01元的白菜、0.01元的黃瓜、0.01元的面條……利用低價商品,瘋狂掠奪用戶數據,讓不具實力的小團毫無招架之力,也讓菜品不豐富的菜農、小攤、小販苦不堪言。電商、美團等本就已經在空中截留菜農的市場,社區團購更是深入社區,一對一拉攏用戶,搶奪菜農最后一公里的用戶。
以美團為主的外賣平臺,和社區團購完全不同。從購買單價上,每單外賣用戶要加上配送費、包裝費等諸多成本,平均一單主食的價格要在15元以上。外賣針對的用戶本質上是中高端用戶,網友說“連外賣都吃不起了”,并不是笑話,外賣的平均價格確實較高。
社區團購卻不同,社區團購之所以大肆擴張、受到用戶歡迎的主要原因就是便宜。社區團購的營銷模式很像早期的微商,分銷裂變、社群推廣。微商可以無限裂變新客戶,但是社區團購面對的客戶是固定的,如果產品性價比不高、消費不夠高頻,很難賺到錢。所以,團隊推廣的產品更多是復購率較高的生鮮蔬菜、水果等日用消費品,依靠高頻消費持續賺錢。日用消費品的價格幾乎透明,蔬菜、水果、雞蛋、肉類等,便宜幾毛錢老百姓就會有明顯的感受。所以,社區團購的產品和外賣不同,外賣更多是家庭做飯的一種補充,外賣價格高了,人們可以選擇在家做飯。而社區團購銷售的產品,更多是剛需貨品,是菜籃子,沒法輕易替代。一旦社區團購采購通道被資本壟斷,資本就可以通過限流、大數據殺熟、壓榨供貨商、打壓創新等方式,賺取暴利。
一旦菜籃子被資本壟斷,菜市場、小超市等小商家將徹底失去贏利能力。菜農、果農、魚農等也將被資本最大化壓榨,這就是為什么國家要給資本劃線的原因。
1.依靠社群傳播,效果越來越差。社區團購的商品銷售方式,基本依靠團長在微信社群推送廣告。隨著老百姓對社區團購逐漸熟悉,原本的熱度不斷下降,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退群,屏蔽信息,給僅有單一營銷方式的社區團購帶來巨大的營銷壓力。一位做社區半成品菜的朋友告訴我,他們的社區團購平臺微信群的推廣效果越來越差,雖然開的團越來越多,已經高達1000多家,但是生意并沒有水漲船高。而且推廣效果逐月下降,不推廣就沒銷量。
2.產品是硬傷。團購平臺都想找一些價格有競爭力的商品。但是傳統產品的價格都是透明的,不可能有暴利,團購平臺要保持低價,只能降低利潤,或者降低品質。現在的配送成本居高不下,大量的利潤都被配送吞噬,拿不到好產品的平臺生存壓力巨大。更多平臺選擇鋌而走險,甚至選擇一些三無產品、低質山寨產品,最終失去了口碑,斷送了未來。
社區團購為什么能夠被廣大居民接受?主要有兩點利民因素:一是東西便宜;二是方便快捷,隔日達。
傳統的快消品經銷模式是:商家產品——經銷商——終端渠道——消費者;社區團購模式是:商家產品——團購平臺——消費者。社區團購的產品之所以便宜,是因為砍掉了經銷商環節的利潤。這也是很多傳統經銷商紛紛抵制社區團購的原因。迫于線下渠道的壓力,部分品牌商家拒絕給社區團購平臺供貨。但是總體上,社區團購是有利于消費者的。所以,我預言會有邊界、紅線,也會有抵制,但社區團購的模式不會消亡,只會越來越規范,并慢慢發展成為一種全新的經銷渠道,成為繼電商、直播、傳統經銷、微商之后,又一種全新的2C渠道。
社區團購平臺未來的發展預測:
1.頭部品牌越來越突出,直至形成龍頭平臺。像興盛優選、十薈團這樣的平臺,未來的品牌力會越來越強,知名度會越來越高。隨著資本的加持、營銷手段的豐富、推廣的加強,平臺會發展得更快。最終,社區團購也會形成諸如天貓、京東、拼多多一樣的龍頭平臺,成為新型渠道的代表。

2.專業垂直化的團購平臺會越來越多。團購平臺目前產品的豐富度并不高,以興盛優選為例,點擊“酒水飲料”分類,產品僅有十幾款,白酒僅有四五款,根本無法滿足海量消費者的需求。因此,擁有更多產品的專業化垂直平臺,將會是未來的發展機會。如專注凍品、高端蔬菜、進口水果、米面糧油、白酒、調味品、海鮮、半成品菜等的平臺,會像雨后春筍一樣崛起。
專業垂直化團購平臺,因為選品專業、產品獨特,能夠滿足消費者的更多需求,自然會有足夠的市場。就像當初京東——專注電器產品、聚美優品——專注化妝品。即使天貓、淘寶再強大,也阻擋不了垂直細分龍頭的崛起,甚至最終會平分秋色。
3.誰能廣泛整合資源(渠道、貨源、消費者),誰就將一統市場。社區團購未來要向美團這樣的模式看齊。美團是商家引流的平臺,是整合商家資源的平臺,而不是搶奪小商小販的競爭對手,不是一味地搶奪商家用戶,乃至干掉商家。國家鼓勵的不是壟斷者,而是真正的平臺方。社區團購的未來,必然是立己達人,商家、團長、用戶、社會多方共贏。
作者:上海藍狙策劃董事長、《未來抖商》抖音營銷系統書籍作者、產品策劃專家、新媒體運營專家、移動互聯網營銷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