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錦元 山東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近年來,隨著我國中醫藥教育的規模不斷擴大,中醫藥院校的畢業生也在不斷增多,他們為推進國家的中醫藥事業健康發展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隨著社會的發展,特別是新時代條件下,社會對中醫藥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中醫藥院校應當順應時代要求,通過加強內涵建設等途徑來開展素質教育。本文將從堅定理想信念,努力提高中醫藥院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努力培育中醫藥院校大學生的中醫藥文化自信;開展積極的心理健康教育,努力提高中醫藥院校大學生的心理素質三個方面探索中醫藥院校大學生素質教育。
1.中醫藥院校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在中醫藥院校開展理想信念教育,一方面,可以提升他們的精神涵養,幫助他們樹立崇高的人生奮斗目標;另一方面,可以更好提高他們明辨是非和獨立思考的能力,理性看待社會問題,理智處理遇到的問題,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政治理論學習,堅持正確的政治立場,扎實工作,為將來擔負起社會賦予的使命奠定堅實的基礎。
2.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中醫藥院校學生意識形態的引領。李蘭娟院士曾多次建議:希望國家給青少年一代樹立正確的人生導向和價值觀,高薪美名,應該留給德才兼備的科研、醫療、軍事等真正推動國家發展和進步的人員,因此,必須努力創新形式,要不斷豐富新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增強教育的時效性和吸引力,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幫助大學生了解社會發展規律,增強對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認知,確保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自覺。教育引導大學生立足新時代新特點,學好文化知識、提升綜合素質,積極思考并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3.強化中醫藥院校大學生的擔當意識。擔當精神,對中醫藥院校學生來說,顯得尤其重要,特別是每次面對國家出現重大疫情,廣大醫護人員積極寫下請戰書,踴躍請戰,義無反顧地奮戰在第一線,逆風前行、迎難而上,履行醫護擔當。廣大中醫藥人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創造性地運用自己所學的中醫藥知識,精準施治,為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中醫藥院校培養人才的初心:培養具有仁愛之心、心懷天下百姓的中醫藥工作者,還應當具有豐富的傳統中醫藥文化底蘊,優秀的職業素養;堅實的理論基礎,過硬的專業技術,熟練的實踐操作技能。
1.幫助大學生牢固樹立中醫藥文化自信的理念。中醫藥文化主要包括中醫內在的價值理念、思維方式和外在的行為規范等文化元素的高度統一,中醫藥文化自信的核心內容就是中醫藥文化的價值取向和思維方式。中醫藥院校應當把中醫藥文化的精髓融入到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傳承和弘揚中醫藥文化,保證傳統中醫藥的哲學思辨精神深深植入到中醫藥院校大學生的心中。
2.科學設置中醫藥文化課程。中醫藥院校應當立足于開拓大學生中醫藥思維方式的培養,努力克服目前專業教學中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比如抽象思維與實質性思維方式的沖突;現代語言習慣與傳統中醫藥語言習慣的沖突等,正確處理好傳承與創新,加快推進中醫藥專業教學改革,不斷完善課程體系設置。充分發揮名中醫專家的作用,定期邀請他們深入院校宣講中醫藥,幫助大學生更好地接納中醫藥、認同中醫藥,堅定中醫藥文化的自信心,自覺踐行中醫藥文化精神,傳承好發展好中醫藥事業。
3.中醫藥文化傳播中融入新媒體手段。努力建設好傳統的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載體,比如說中醫藥博物館、博覽園等載體,讓大學生在參觀學習中了解和感受中醫藥發展歷程、博大精深的中醫藥文化、中醫藥大師等,在此基礎上,注重引入新媒體手段。新時代條件下,新媒體技術突飛猛進,傳播手段多種多樣。大學生對互聯網的依賴非常強,每天都要接收到相當多的信息,中醫藥院校就應當利用權威的信息來源,學術造詣深厚的專家團隊等得天獨厚的優勢,充分發揮官方新媒體,如校園網、微信公眾號、中醫藥文化宣傳平臺等多種途徑,思考如何較好地使用新媒體手段來傳播中醫藥文化,幫助大學生學習中醫藥文化,了解中醫藥文化,傳播中醫藥文化。
1.培養大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積極樂觀的心理素質,對一個健康的中醫藥工作者來說非常重要,這種良好的心態也必然會影響著包括患者在內所有服務對象的心態,在患者早日康復方面也能夠發揮很大的作用。中醫藥院校應當加強心理素質教育的人才培養理念,創新工作方式,豐富教育內容,不斷提升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從而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為畢業后走上工作崗位完成救死扶傷的使命奠定良好的基礎。
2.多措并舉,提升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素質。新形勢下,積極開展中醫藥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服務,開設心理健康課程,設立心理健康咨詢室,有專門的心理咨詢老師,實施以大學生心理健康為目標的“陽光工程”,努力做好學生心理健康輔導工作。對新入校的大學生和應屆畢業生,以及大學生在出現家庭經濟困難、學習成績不理想,出現失戀、違紀、言行異常等情況時,心理健康輔導工作應當及時跟上,幫助他們化解心理上的壓力,真正做好心理問題高危大學生的心理預防和心理干預。要以保證大學生能隨時得到服務,實現大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目標,創新工作方式,建立大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基地,努力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有效創新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工作實踐。
3.做好結合工作,提升大學生心理健康素質。中醫藥院校應當把大學生心理健康工作與大學生黨支部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在大學生黨支部的領導下,積極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認真貫徹落實《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設標準》,結合本校實際,制定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措施,積極構建科學聯動的工作機制,努力培養一支思想素質好、專業水平高、相對穩定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詢的工作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