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迎 保山市青少年宮
幼兒園音樂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幼兒認知音樂、了解音樂的魅力,從而產生對音樂的興趣,讓音樂促進幼兒成長。根據當前幼兒音樂教育現狀分析來看,幼兒園音樂教育存在一些誤區,導致幼兒音樂教育難以達到理想的狀態,為此幼兒園音樂教師要針對不妥當的音樂教育方式,有針對性的進行改進,從而輔助幼兒身心健康成長。
從當前幼兒園音樂教育現狀分析來看,絕大多數教師為幼兒選擇的音樂學習內容,不符合幼兒身心成長特征,教師經常會以自身的角度,為幼兒選擇音樂教材,希望快速收到教學效果。特別是在歌曲教學的過程中,沒有考慮到幼兒音域尚未發展成熟,有些歌曲對幼兒來說存在一定難度,幼兒難以有效掌握,經常出現高音上去、調找不準的情況。此外,教師沒有意識到興趣對幼兒音樂教學的重要性,在音樂教學過程中,經常忽視了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的情感體驗過程與對學習內容的態度,而是希望幼兒達到一個預期的目標,沒有考慮過讓幼兒在感受音樂的過程中,培養幼兒的音樂學習興趣。忽視了幼兒對音樂的理解與表達,從而導致幼兒對音樂喪失了學習興趣。大多數教師將培養幼兒音樂知識與音樂技能為教育目標,而忽視對幼兒審美能力的培養,在音樂教學中采用教師演示,幼兒模仿的教學模式,忽視了幼兒對作品的評價與感受,通過培養幼兒科學音樂知識的方式,培養幼兒審美能力,只重視幼兒對內容的記憶,過分強調標準答案。
幼兒園教師在教授幼兒音樂課程前,先要了解幼兒的成長特征,掌握班級中每個孩子的認知水平,從而為幼兒制定行之有效的音樂教學目標。教師要根據幼兒的個人能力發現幼兒的優勢與特點,認真觀察并分析幼兒的個人特征,熟悉每一個幼兒的音樂能力,從而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對幼兒進行分類,采取針對性的教學策略,使得幼兒能夠在原有的音樂基礎行得到良好的提升。教師要為幼兒選擇合適的音樂教學內容,根據幼兒的實際認知能力與發展水平,開展音樂教學活動,教師在為幼兒挑選音樂教學內容時,既要有一定的共性還要具備一定的個性。在內容方面,教師要結合班級的具體實際情況與綜合能力,為幼兒選擇合適的教學將內容,要從幼兒生活環境中選取音樂教學內容,以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方式開展音樂教學活動,為幼兒打造適合幼兒的英語教學課堂[1]。
由于幼兒的心智尚處于成長發育階段,興趣決定了幼兒是否會參與到課程教學中,興趣對幼兒的學習效果會產生直接的影響,興趣可以是通過后天培養與引導形成的,為此教師在音樂教學中,要重視對幼兒興趣的培養,在音樂教學過程中,通過一個贊許的目光,一句鼓勵的話語都是培養幼兒音樂興趣的有效方式。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為幼兒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吸引幼兒的興趣,幼兒以形象思維為主,在參與各項活動的過程中,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教師要通過音樂,引發幼兒的興趣,讓幼兒對音樂課堂產生良好的情感印象,使得幼兒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音樂學習中。此外,教師要注意個人的情緒及語言,這些都會影響嬰幼兒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其次,教師要根據幼兒的具體情況,為幼兒選擇具有教育性、藝術性的、靈活性的音樂內容,關注幼兒在音樂課堂中的學習感受,有效調動有的積極性,使得幼兒主動的參與到音樂活動中。教師通過積極的評價,幫助幼兒鞏固音樂興趣,幼兒在渴望得到家長與教師的肯定與贊許,教師要以鼓勵教學的方式,讓幼兒保持對音樂學習的興趣[2]。
音樂審美能力是人們感受美、欣賞美、創作美的一種實踐能力,通過聽覺對對音樂作品進行識別與感受。具備音樂審美能力需要教師在幼兒成長、實際生活、音樂學習過程中受到一定的熏陶與培養。首先,教師要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征與生活認知能力,為幼兒選擇意境美好,有一定趣味性的音樂作品,不論是什么樣的風格,柔和安靜或是歡快活潑等都可以??梢詫⑼愋偷囊魳纷髌氛頌橐粋€合集,讓幼兒欣賞學習,通過對比欣賞等方式,讓幼兒進一步了解音樂作品。其次,引導幼兒感受不同風格的音樂作品。教師可以為幼兒多選擇一些旋律優美、風格鮮明的音樂作品,從而引導幼兒感受音樂作品的鮮明風格,啟發幼兒能夠從音樂作品中聽得出作品本身的風格特征。最后,要用科學的方法引導幼兒具備音樂審美呢理念給。在音樂欣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圖片、節奏圖、音樂器械等內容引導幼兒音樂欣賞,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肢體動作,神態表情等引導幼兒理解音樂中的節奏快慢等,讓幼兒感受音樂中蘊含的藝術情感與音樂內涵,從而提升幼兒對音樂作品的欣賞能力[3]。
結束語:綜上所述,從幼兒園音樂教學情況分析來看,大多數音樂教育過程中,都存在一定的誤區,幼兒園音樂教師在音樂課堂上,要重視幼兒的身心成長特征,為幼兒選擇適合他們的學習內容,要意識到幼兒音樂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幼兒對音樂的學習興趣,使得幼兒在音樂學習的過程中,具備音樂審美能力,為日后幼兒成長與學習奠定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