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務中等職業學校 薛聰
《2020中國電商行業大數據報告》指出,2020年我國電商滲透率接近30%,網絡零售規模超8萬億元,電子商務產業規模隨著社會的發展逐漸擴大,繼而產生了電子商務應用型人才缺口,為實現穩定的高質量人才供給,各院校電子商務專業應注重實踐經驗與技能應用,在產學研協同視閾實現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創新,無縫對接院校人才輸送與產業企業人才需求,消除人才需求與供給矛盾。
電子商務專業在互聯網驅動下煥發新活力,作為綜合性學科,所涉及的領域與知識較為廣泛,若各院校僅圍繞理論展開教學則為“紙上談兵”,使人才培養效果大打折扣。為增強教學效果,培養應用型、實踐型高素質人才,應在產學研協同視閾下開展電子商務人才創新培養,兼顧理論與實踐,提高院校人才職業競爭力。學生在長期學習過程中已初步形成了自身知識體系,站在產學研視閾下優化人才培養策略可進一步完善其知識結構,在實踐操作中提升自身職業能力,為后續職業發展奠定基礎,實現院校與企業的緊密協作。電子商務人才不僅需具備全面的理論型知識,還需擁有豐富的經驗,因此對于電子商務人才創新培養而言,產學研協同尤為重要。
產學研協同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才適用性。在培養過程中,院校應根據產學研特點培養學生實踐技能,根據行業企業崗位需求有針對性地教學,可極大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性。結合電子商務專業來看,落實產學研可將職業崗位作為教學載體,使學生在院校中真實運營網絡平臺,近距離感受電子商務技能,可在產學研協同建設中發現人才培養缺陷,便于院校優化現有培養方案,使院校在既定時間內培養出符合行業發展的優質人才。由此可見,產學研協同對院校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具有較強價值。
在教育新時代,各學段、各專業紛紛開展教學改革,旨在迎合時代發展趨勢,提高教學效果與人才培養質量。產學研對于實踐性專業的人才培養具有較強的創新作用,突出實踐在專業教學中的價值,提高學生職業競爭優勢。產學研協同為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提供了新的發展方向,在產學研協同基礎上構建人才培養創新模式,借助實踐活動提高學生創新創業能力。
在傳統化教學中,教師多以理論型為主,但在產學研協同視閾下,院校教師應注重自身科研成果的實踐轉化,并在校企合作基礎上提升自身實踐能力,促進院校教師綜合素質的提高。在產學研協同驅動下深入了解電子商務企業經營重點與職業需求,以更好地開展人才培養活動,實現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的融合,還可在一定程度上促進院校教師的科研創新,為高素質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奠定教學基礎,實現電子商務人才的多元化培養,滿足當前專業教育人才培養需求[1]。
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主要指院校根據產業人才需求情況及職業崗位標準制定人才培養計劃,可極大地促進產學研協同。院校在構建訂單式培養模式過程中,應與電子商務企業直接對接,了解企業人才需求情況,甚至可以深化校企合作,設置學生頂崗實習活動,使學生在專業實習過程中發現自身不足,并將自身缺陷反饋給學校,幫助學校修改培養計劃,促進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為完善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院校應根據產業人才需求情況優化教學課程,制定符合實用型人才的有效課程,提高院校人才就職競爭力,打造訂單式精品課程。電子商務實踐性較強,學生在就業求職過程中需面臨操作能力及合作能力挑戰,立足于產學研協同,教師與院校更注重學生專業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使其更好地迎接職業調整。結合電子商務專業來看,電子商務網頁制作、運營與營銷服務等均需要大量實踐經驗,在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中,學生將基于院校實踐基地完成操作練習,畢業后更好地適應職業氛圍。當前大部分院校僅為學生提供部分網絡平臺與軟件,引導學生模擬操作,但大部分模擬軟件更新周期較長,不可良好反映產業發展狀況,性能存在缺陷。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可深化校企合作,滿足學生實訓實踐需求,構成“理論學習—實習實踐—實踐反饋—優化課程”的良性循環,優化產學研協同機制,培養符合產業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1)優化傳統課程。電子商務相關課程具有較強交叉性與綜合性,院校應培養綜合素質較強的復合型人才。結合當前電子商務課程來看,為落實產學研協同,實現人才培養創新,應在傳統課程基礎上展開優化設計,根據各體系知識需要及技能進行課程協調,例如:商務英語可與國際貿易銜接,加大商務英語課程中的英語商務溝通及服務占比,還可借助情景演繹教學法構建電子商務場景,增強學生體驗感[2]。
(2)開設特色課程。除上述基礎課程外,院??筛鶕n程結構及學生學習興趣開設特色選修課,幫助學生開展專業就業二次選擇。特色選修課以小班制為主,引導學生發現自身的潛在興趣點,實現人才分流,培養全方位電子商務人才,激發學生潛能,便于學生畢業后前往電子商務企業不同部門施展才華,實現多元化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例如:可增設財務、營銷、人力等傳統職能部門特色課程,并將特色選修課程與電子商務相關知識銜接,使學生了解電子商務企業的各個職能部門。除此之外,還可基于現有課程開設“實驗課”,該課程為教師科研效果實踐課程,可幫助教師將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活動,以“實驗課”為載體,落實科研成果,構建“學”與“研”的銜接平臺。
(3)實踐模擬教學。產學研協同可極大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在課程優化設計中,可引入全真化實踐模擬模式,打破傳統課程桎梏,使學生在特定環境下對電子商務充分了解。在實踐模擬教學中,應秉承“理論聯合實踐”的方式設計教學活動,當學生對理論知識初步了解后,到院校實訓基地中練習提升,并結合電子商務產業案例,在實際項目中進一步理解知識[3]。此外,還可采用第三方協同的方式落實產學研,建設多功能產學研基地,促進產學研多元化發展。例如:建設集電子商務、網絡運營、物流協同為一體的合作基地,構建一體化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完善頂崗實習制度,使學生在校期間可進一步接觸到職業崗位,了解未來工作領域的情況。除此之外,網站運營、排版設計等在電子商務產業發展中具有較強作用,因此還可基于課程建設構建項目小組,結合當前網絡經濟發展情況,引導學生加入到院校宣傳部門中,通過運營微信公眾號積累電子商務經驗,同時還可對接當地農村扶貧,運用電子商務知識開展直播售賣豐富經驗,擴展學生對電子商務的認知,該方式不僅可幫助學生積累電子商務實踐經驗,還可拓展社會服務渠道,促進鄉村振興,完善實踐模擬教學結構,構建特色化電子商務人才培養課程體系。
校企合作是實現產學研協同的主要方式,但現階段部分院校的校企合作流于形式或層次較淺,為實現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創新發展,應轉變傳統人才培養認知,深化院校與企業的合作。例如:采用現場教學方式,根據課程教育組織企業參觀活動,由電子商務企業派校企合作專員現場講解,該方式為傳統合作手段,卻是加深“產”“學”的重要途徑,是實現產學研聯動的良好手段。在外出參觀調研時,由教師組織參觀電商企業、物流中心、港口企業等,了解相關經營情況、業務流程、生產規模、貿易手段等,在此過程中,教師可引導學生觀察崗位差異,參觀完畢后應撰寫參觀報告,提高參觀效率。除基礎性參觀活動外,還可開展“企業家進課堂”“校企講座”等活動,“企業家進課堂”需與課程計劃相配合,在現有課程基礎上定期開設,由電子商務企業相關領導到課程中展開知識講授,使其參與到人才培養過程中。“校企講座”活動主要為拓展學生知識面,是傳統教學課堂的延伸。電子商務人才創新培養是長期改革過程,因此開展“企業家進課堂”“校企講座”等活動后,應注意記錄活動開展情況,將PPT、照片、視頻等材料保留齊全,為后續人才培養活動積累經驗。
學科競賽可提高學生實踐經驗,學科競賽的評委通常為行業專家及企業家,可為參賽者提供一定指導,競賽案例為電子商務企業真實情況。學科競賽能直接檢驗學生知識應用情況,因此教師可根據電子商務競賽流程開展人才培養,從學科競賽角度促進產學研協同發展,在專業教師指導下促進電子商務學生全面發展,實現人才培養創新[4]。參與學科競賽可幫助學生發現自身不足,加強對電子商務專業知識的了解,同時可明確現階段電子商務企業的人才需求,厘清專業課程與職業崗位間的關系,達成培養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的目標。除此之外,教師可將競賽案例作為教學內容,從競賽角度了解電商企業真實事件,在現有校企合作基礎上開展拓展延伸,從另一個角度實現產學研協同。
從電子商務課程標準及專業人才培養計劃來看,應秉承產學研協同原則銜接院校、行業、區域,使院校人才培養符合當地電子商務行業發展,便于學生了解職業崗位及行業標準,提前熟悉企業崗位設置及業務工作。例如:將電子商務企業工作分解,劃分為線上銷售、文案宣傳、售后服務、技術開發等板塊,在此基礎上開發職業培訓課程,拓展學生職業渠道,與實習實踐相協調,針對各類業務板塊展開專項職業培訓,實現廣告專員、營銷策劃、信息編輯、運營專員等崗位的專業培訓,與院校理論課程相協調,提高學生職業素養[5]。結合企業崗位開展人才培養不僅可優化現有教學結構,還可為電子商務企業提供應用型人才,間接促進電子商務企業完善崗位設置及職能,推動企業業務進步與服務提升,使電子商務企業更好地輔助院校開展人才培養。
基于產學研協同實現電子商務人才創新培養應增強院校師資力量,組建雙師型教師團隊,引導電子商務教師于假期到產業企業中實踐調研,了解當前企業先進管理經驗,并根據企業業務生產情況制定教學計劃,教師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完善教師知識體系,使專業教學內容更為實用。開展實習實踐期間,應由教師帶隊,根據教學計劃加入到企業實踐中,了解學生知識不足,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方法,完善專業人才培養,同時提升教師綜合素質。院校內可組建校企合作教師研討隊伍,將學生實習實踐問題及時反饋,結合反饋內容召開會議,提高校企合作效果。雙師型教師隊伍是實現人才培養創新的關鍵環節,教師可與電子商務企業達成協同合作,教師為企業提供專業知識,企業為教師提供積累實踐經驗的平臺,還可鼓勵電商專家或企業家到院校中做兼職教師,增強師資力量。為鼓勵教師提升自身實踐能力,院校應推出校企合作激勵制度,將實踐經驗加入到教師考核評級中,引導教師提高自身素質,促進雙師型教師團隊的形成。除此之外,應結合教師考核對積極參加校企合作項目或具有人才培養科研成果的教師予以表彰,在院校內形成濃厚的校企合作氛圍,推動人才培養創新步伐。
綜上所述,電子商務注重實踐,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應秉承產學研協同原則開展專業建設,在電子商務企業與人才培養院校間構建協同平臺,提高人才培養有效性,促進行業發展。在創新培養過程中,可構建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優化電子商務專業課程設計,深化校企聯系,加強職業教育,使學生可更好地認識到未來職業崗位需求,同時院校應增強師資力量,促進教師實踐,以此提高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