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芳
(遼寧省東港市第二高級中學 118300)
物理課堂上所包含的眾多知識內容,都是具有一定的特點的,因為物理學科本來就是對物質的結構、物體之間相互的作用,以及物體運動規律進行研究的一門學科.所以高中階段物理課堂上教學工作,不能夠僅僅是對知識進行傳授,更是需要進行審美教育,只有這樣才能夠使高中生綜合素質得以提升.所以本文也結合高中階段學生審美的心理特點,真正的通過文章的研究,揭示物理課堂所具有的美育教育內容,使學生不僅僅能夠提高知識的掌握程度,也能夠在物理知識學習中進行情感的交流,以此感受到課堂美的存在,實現學生人文素質培養的最佳效果.
1.簡單與深刻之美
物理這門學科中所揭示的都是自然界物質的具體存在組成的情況,以及運動,還有轉化的規律,所以物理課堂上眾多知識都具有一定的簡單性,但是卻擁有著巨大的美感.所以很多學者也把物理學科所具有的美感稱為簡單的美,主要的體現就是物理學科所包含的理論性基礎的體系,相關的規律、公式的表達等.例如:物體之間相互的作用,其包含的牛頓的第二定律等各種各樣的內容.在我們所生活的巨大宇宙中,浩瀚的宇宙、星河紛亂的各種物體,通過牛頓幾條最為簡單的定律就對其進行了深刻的概括,展示了紛繁世界中的運動規律和現象,所以也能夠看出,物理的知識是簡單又深刻的.相對論中所包含的量子力學,能夠在更加廣泛的領域中對其進行深刻的描繪,概括了一個極為簡單的物質組成和運動的圖像;愛因斯坦所提出的相對論中,也是利用最為簡單的原理進行凝練,但是其中所包含的概念內容卻是非常豐富和深刻的,這些都能夠把物理課堂上所包含的簡單與深刻的美感,清楚地進行揭露.
2.對稱與守恒之美
在高中物理課堂上所呈現出的對稱現象,也是一種辯證法的體現,物理課堂中所能夠揭示的自然界物質所存在和構成,還有運動以及轉化等不同的規律內容,也擁有著對稱性的美感,產生這種美感被稱為物理學科所具有的對稱美.實際上,人們肉眼所能夠看到的對稱圖形就擁有著一定的美感,但是物理學科的神奇之處就是能夠把一些復雜的知識內容,變成對稱的美感.實際來看,對稱也是自然界中比較廣泛存在的美學形式,物理課堂上所具有的對稱美,主要表現的就是:時空數學抽象的對稱內容,例如:引力和斥力、電生磁與磁生電、杠桿的平衡、電荷的正、負磁場的兩極,以及萬有引力的規律等,都是一種對稱的美感.所以在物理知識學習的過程中,其中所包含的定律以及某種規律的變換,不變性、守恒性更是能夠貫穿整個物理學科所呈現出的一種對稱性美感,這也是需要學生學習并且深刻感受到的一個美育教育內容.
1.挖擁物理的簡潔美
不管是哪一個學科中所包含的知識內容,在物理課堂教學工作開展和實施階段,都可以利用一個簡單的語言,以及簡單的符號對其中所包含的內涵進行深刻的分析.在美育教育工作開展中,這些其實就是美感的實質,也就是說教師在教學工作開展的階段,還需要讓學生能夠明確,即便是最為簡單的知識,以及簡單的語言,或者是符號,也是擁有美感存在的.高中物理課堂上首先最主要的就是,需要讓學生能夠學會利用符號展示最為基本的物理量,如,時間和長度等,這樣所呈現出的好處就是,能夠把知識變得更加具有簡單和便捷性,也能夠便于學生進行科學的交流和理解.各種物理量的符號所包含的數學思維能力,可以增強學生所具有的科學意識,在看到一個物理量時,學生腦海中展現的并不應該是一個符號,更是需要反射出物理知識、物理原理和物理的現象,這樣的美育教育才能夠獲得成效,也能夠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阿拉伯數字是目前世界上最簡化的數字符號,拋開中世紀前期阿拉伯數字在社會中所占有的地位,現代人也習慣使用這些數字進行計算.在物理學上質量方程,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理論,其中文字的表述就是一定質量,所對應的能量可以理解成這屬于一種能量的形式.所以在教師教學的過程中,還需要培養學生所具有的形象思維,保證學生邏輯性思維能力得到良好的發展,這樣才能夠感受到物理課堂上的簡潔美感,也能夠利用他們的邏輯思維和抽象的能力,對物理知識點進行深刻的概括.
2.欣賞物理學科的奇異美
在高中階段物理學科中,奇異美是其中一方面,主要體現就是物質界自然屬性.例如:在完成光的干涉實驗過程之中,教師可以看到色彩斑斕的條紋均勻在其中進行分布,然后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發現這些條紋,感受物理的美觀.在光的衍射這個實驗中就可以看到色彩的條紋,不同的情況就是這些條文所呈現出的分布并不均勻,是兩邊的比較狹窄,中間的面積寬大.三棱鏡在日光的照射下會出現色菜的現象,這些都能夠代表物理課堂上所具有的奇異美.
另一方面就是物理學科中奇異美更反映在形上,如,電磁場的偏移.除此之外,物理學科中奇異美更反映在聲音上,例如:先看到閃電之后才能夠聽到雷聲,這樣的物理現象說明了光的速度比聲音傳播的速度更快.這些對于學生的物理知識學習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促進性作用,能夠讓學生在一個最佳的狀態下,感受到物理知識所具有的美感,也能夠真正的讓學生體會到物理這門學科出現在我們生活中的不同角落,帶給人們更多的感受,從而加深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印象,提高學生物理知識學習的效果,促進學生未來良好的成長和進步.
3.感受物理學科的統一美
高中階段物理課堂上所學習的物質是多樣的,同樣也是統一的,這也是需要學生能夠深刻理解的一個內容,物理規律所呈現出的統一性而造成的美感就是物理學科的統一美.物理知識中理論的和諧統一美,實際上代表的就是自然界內部所呈現出的和諧和統一的美感,這也是一個理論的形態,如,德布羅意把微觀的粒子中所呈現出波動性,以及粒子性的統一進行分析;麥克斯韋電磁場理論把電學、磁學、光學進行了相互之間的統一;愛因斯坦則是把時間空間物質和運動進行統一,對于某一種元素所具有的明線光譜與其對應的吸收光譜之間進行互補等.這些都是物理課堂上統一與和諧之間的美感,并且創造了更具程度和范圍更高更廣的和諧統一理論.
例如:一列總是質量為M的列車,沿著平行的軌道正在勻速的向前行駛,末尾車廂整體質量為m,m中途出現脫鉤的現象.在司機發現時,機車已經行駛到距離脫鉤處的L地方,于是司機立即關閉油門,切斷動力,設阻力與車廂重力成正比的關系,機車牽引力恒定,求列車兩個部分靜止時,機車比末節車廂多行駛多少距離?這也是高中物理課堂上一個典型的例題,其中包含著勻速直線運動、勻變速直線運動等多種原理解決的方法,可以利用力學動能定理,動量定理,利用速度圖像、功的原理等.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把不同的解決方法一一地進行展示,進而尋求最為簡單也最容易理解的辦法,這也是課堂上統一的美感.
綜上所述,縱觀我國高中校園內部,物理課堂教學工作實際開展的情況能夠了解到,長久以來,由于受到了傳統教育思想理念的影響,課堂上教師所能夠關注到的僅僅是學生考試所取得的成績.特別是高中階段學生面臨著高考,所以教師更是以分數論成敗,而忽略了學生綜合能力和素質的培養,這樣的教學方法不符合最新課程改革下所提出的課堂教學工作開展需求,影響學生成長和進步,阻礙了學生未來的良好發展.所以本文也結合以上的內容,重點了解到高中物理課堂上美育教育的具體滲透策略,希望能夠讓學生真正的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從不同的角度看物理這門學科,了解其中的內涵和特點,進而促進學生的良好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