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顯峰,趙黛堅,李穎芳
(浙江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寧波 浙江 315100)
智慧教室的概念最早由羅納德·雷西尼奧在1988年提出,而最初的學者們主要集中力量解決智慧教室的技術、硬件設備等問題,[1]而伴隨著科技的發展,上述問題已經得到逐步解決,而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應用智慧教室,成為目前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2][3]
在2018年6月份召開的“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上,教育部陳寶生部長第一次提出了“金課”概念。所謂“金課”,即課堂教學具有“兩性一度”的特征,即高階性、創新性、挑戰度。所謂“高階性”, 就是知識能力素質的有機融合,是要培養學生解決復雜問題的綜合能力和高級思維;所謂“創新性”,是課程內容反映前沿性和時代性,教學形式呈現先進性和互動性,學習結果具有探究性和個性化;而所謂“挑戰度”,是指課程有一定難度,需要跳一跳才能夠得著,對老師備課和學生課下有較高要求。
而對于打造什么樣的“金課”,吳巖司長提出了建設五大“金課”目標,包括線下“金課”、線上“金課”、線上線下混合式“金課”、虛擬仿真“金課”和社會實踐“金課”。而打造金課,要充分重視課堂教學這一主陣地,努力營造課堂教學熱烈氛圍,合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積極開展基于慕課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4]
基于上述政策要求及我校已建成智慧教室的實際情況,本人針對我校D18級藥學專業學生開展了《藥劑學》課程的“互聯網+”背景下基于智慧教室的線上線下混合式課堂教學模式改革,期望通過這樣的改革,使本課程“金課”建設能夠更上一層樓。而為了打造順應時代發展的“金課”,本課題組在教師、學生及授課內容等多個方面進行了相關的探索與實踐,初步形成了與智慧教室相適應的教學方案。[5]
智慧教室對教師打造優質的數字化教學平臺,呈現質量更加上乘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課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6]而為了建設與智慧教室相適應的課程內容,我們課題組成員共同努力,在學校超星泛雅網絡教學平臺上建設了《藥劑學》慕課,可用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目前,已上傳十九個視頻共計約二百二十分鐘,涵蓋所有主要章節并配套習題等,可隨時組織學生課前預習、課中在線討論、課后答疑、小測試等。
在慕課建設過程中,對每一章節內容的選取、視頻錄制的時長、測試題目的組織等都要經過精心策劃與準備,不能簡單將各種材料“堆積”于平臺,使學生觀看時感覺沒有收獲,缺少對學生的吸引力。
此外,在課前推送環節,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可以發起討論,對有疑問的知識點提出來,由教師或其他學生進行相關解答。對學習意愿強烈的同學,為使其學習視域更加深入[7],則開拓出與本內容相關的研究領域的動態,使之與金課的“創新性”相吻合。
在教學設計的環節,我們始終抓住“學生作為課堂主體”這根弦,[8]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及主觀能動性,采取了翻轉課堂、案例教學、角色互換、小組討論等多種適應于智慧教室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既能提高汲取知識的效率,又很好地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了學生創造力。
此種方式基于《藥劑學》慕課資源。由于我們的慕課資源中對各個教學章節的基本內容已經有所覆蓋,故在課前,可以推送給學生,使之提前通過手機、平板、電腦等智能終端進行相應學習,而后教師則可以根據小測試來考查學生對相應知識的掌握情況。通過考查結果,發現對于絕大部分學生都已經掌握的內容,課堂上可以簡略帶過甚至不講,而對于學生普遍認為的難點及本節課的重點則做相對較多的內容準備。通過課前的內容梳理,對于傳統的教師備課方式提出了很大的挑戰,教師不能像以往一樣,“想當然”地備課,而是應該面對不同的學生,有針對性地準備教學內容,這樣,在課堂上不僅可以為學生們答疑解惑,還可以更深入地為學生們推送本專業的拓展知識,從而激發學生對本門課程的興趣及求知欲。因此,翻轉課堂教學不僅僅是學生學習過程的翻轉,更是老師教學行為方式轉變的翻轉,是師生的共同轉變。
上述設計圖示如下:

此種方式則基于已經發生的一些與本部分教學內容相關的案例來進行教學。在設計的過程中,在相關知識點處插入鏈接,使學生在案例中完成對本部分知識的內化。而為了達到“金課”的“高階性”要求,還可以實際生產過程中對該內容的要求來考查學生,學生完成后與企業的實際做法對照,從而找到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不足之處。通過實際的案例及企業中的實際做法,使學生的學習不僅停留在文字層面,更深深印記在心里,從而使知識的內化更加深刻。而為了完成這樣的任務,對教師的要求更高,需要教師在教學備課過程中,收集更多的資料,作更多更好的準備,從而完成課堂教學。
上述內容圖示如下:

而角色互換和小組討論則要求學生在課前學習完相關內容后,教師給每組同學布置一個任務,領到任務的該組同學課堂上扮演教師的角色,給同學們進行知識的拓展,還可以對其他小組同學進行提問,被提問到的同學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相關討論,而后作答。而智慧教室靈活的桌椅擺放為同學們的小組討論提供了便利條件。教師和學生分別對每組同學的討論情況及角色互換情況進行客觀公正打分,計入平時成績,從而使每個學生在課堂上都有參與感,不會莫名發呆。
上述內容圖示如下:

上述各種教學方法對于《藥劑學》課程對接“金課”標準都有了相應的實踐操作,“兩性一度”的要求得以實現!
下面我們以“注射劑質量要求”這部分內容為例,開展案例式教學及小組討論教學。
課前,將本內容“注射劑質量要求”的相關知識以視頻推送的形式發送給大家,學生在移動終端進行學習,而后進行相關知識測試。在設置測試題的過程中,要做到難易結合,既有基礎知識的檢驗,也有拓展性知識的考查。根據學生作答情況,教師進行總結梳理,準備課中講解的內容。
課中,教師首先對授課內容的重難點進行講解,而后以實際案例——“欣弗事件”、“齊二藥事件”“刺五加不良事件”等強調注射劑各個環節中對“無菌、熱原、染菌”等要求的重要性。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可靈活有效利用超星學習通平臺的相關功能,如“簽到”功能,可將過去對學生進行課堂點名所花費的時間大大節省下來;“選人”功能可以采用各種隨機方式進行提問;“搶答”“問卷”“評分”等功能不僅能將問題結果很好地呈現于學生面前,還能將學生們最關心的課堂得分直觀體現,有助于調動學生課堂與教師的交互積極性。此外,課程思政相關內容可以在此處與教學內容完美結合,[9][10]讓我們的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也能牢牢記住我們的職業底線,不管將來在我們這個行業的什么崗位工作,小心、謹慎、高度的責任心都是必備的職業品質,否則,終將害人害己。而后布置相關任務,學生在課堂分組討論。
課后,將企業實際應用的處方發給學生,讓學生自行設計生產過程及闡明制備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本章節內容全部完成后,每部分內容都因為及時反饋,可以在考核的過程中,采用形成性評價的形式,改變學生“一卷定終身”的考核方式。
上述內容圖示如下:

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與實踐,我們發現,基于智慧教室、目標直指“金課”的課堂教學模式改革,需要改變的不僅僅是我們的授課環境、形式,更是我們老師的教學理念的轉變及學生學習行為及學習方式的改變!客觀條件再好,倘若我們的教師還是一樣的想法、一樣的理念,那智慧教室對于學生來說,只是換了個地方上課而已。而倘若學生不能按照教師的要求完成相關任務,不能很好地貫徹教師的策略,則教師設計得再好,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唯有將主體和客體的改變融為一體,我們課堂教學模式的改變才有實際意義,我們的課堂才能打造成真正意義上的“金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