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慶




摘 要:原創性展覽在全國博物館內的普及和實施,是當下博物館的潮流,占據了很重要的位置,也有很廣闊的舞臺。每個博物館都應該克服自己的短板,發揮自己的優勢,力爭推出地域性的原創性展覽,形成自己的品牌,在博物館界占有一席之地。原創性展覽是以博物館現有藏品為主題,根據博物館觀眾狀況、博物館文化背景以及博物館展示指導方針制定的展覽規劃。一個好的原創性展覽應該是充分反映博物館藏品內容、體現博物館展示目的、表達藏品文化意義的展覽。
關鍵詞:博物館;原創性展覽;文物資源;互動
王宏鈞老師在《中國博物館學基礎》①一書中對博物館的定義更傾向于“三性二務”。國家文物局公布的《博物館評估暫行標準》指出,“博物館是指征集、收藏、保護、教育、研究、展示人類活動和自然環境的見證物,經過文物行政部門審核、相關行政部門批準,取得法人資格,向公眾開放的非營利性社會服務機構”。因此作為保存、陳列、研究人類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遺存的機構,博物館無疑具有科學研究和文化教育的雙重社會功能,從這個角度看,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多舉辦一些原創性的展覽,是博物館義不容辭的責任。
博物館藏品架起溝通的橋梁,早在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就提出“讓文物活起來”,博物館必須不斷改進文物陳列方法,以更好地向公眾詮釋過去、面向未來。因此,在博物館舉辦有別于傳統陳列的原創性展覽,是未來我國文物展示中的重要一環,這也就更好地增加了原創性展覽與文物資源之間的互動,也是本文寫作的初衷之一。
所謂原創性展覽,就是從事博物館工作的專業性人員在研究博物館館藏文物的基礎上,通過對本館所藏文物進行重新整合,策劃具有博物館主題風格的展覽。它對發掘我國優秀文化、充實博物館運作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原創性展覽也可以作為博物館基本陳列展覽的一種補充,展覽可以涉及較為廣泛的領域。可以做一個博物館參觀調查,根據調查結果了解公眾喜歡什么樣類型的展覽,對哪些展覽更有需求,博物館專業策展人可以更側重這些方面的展覽。原創性展覽可以進一步拓展博物館的社會功能,原創性展覽可以與文物資源形成相輔相成的關系,展覽與文物能得到更好的互動。
1 關于原創性展覽的概念
對于什么是原創性展覽,每個人的觀點和看法是不一樣的。有的學者認為,在一個展覽中,只要加入了自己的觀點就是原創性;也有的學者認為,引進其他博物館的展覽,不論是展覽風格,還是展覽的設計以及文稿都基本是相似的,但是展覽的地域不一樣,只要在設計和展線上進行更改,就應當屬于原創性展覽。
謝曉婷老師在《淺談博物館展覽模式與原創性展覽》②一文中指出,舉辦一個展覽,這個展覽的主題、內容以及設計陳列是不是由本博物館的策展團隊完成的,是評判一個展覽是否是原創性展覽的關鍵,一個原創性的展覽,假若沒有在展品的內容上進行研究,就很難確定展覽的原創性。筆者比較認同這種看法,展覽風格與展覽方式是可以借鑒的,但是展覽方所有的構思和展覽模式是整個團隊經過推敲、揣摩、研究、策劃才敲定的,研究出符合本博物館和展廳的風格模式,具有一定的創造性、科學性和適用性等一些特征,才算是原創。原創性展覽具有自主性、創新性、學術性等特點,也可以做大量的觀眾調查,看觀眾喜歡哪些方面的展覽,做觀眾喜歡的展覽。
所謂原創性展覽,就是以博物館藏品為主題,以博物館的文化背景以及觀眾的需求為指導方針制定的展覽。一場原創性展覽,需要工作人員進行籌劃、藏品征集、整理資料、研究分類、設計制作展牌等諸多工作。館藏文物是原創性展覽的物質基礎,藏品研究為原創性展覽提供學術支撐。
2 通過展覽達到對文物更好的互動
2.1 原創性展覽有鮮明的特點
原創性展覽有較多鮮明的特點,比如科技含量高。隨著科技的進步,原創性展覽利用穹幕、觸摸屏以及與觀眾的互動感應、VR模擬場景,營造一個環境氛圍,成為傳播知識的重要載體,在保證展覽內容的準確性和科學性的基礎上,可以提高觀眾的沉浸式體驗,使觀眾在體驗高科技的同時也對歷史文化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太原市博物館以講課和展板的形式在確保展覽內容的科學性和嚴肅性的基礎上,設置大量可以讓觀眾參與、互動及體驗的活動,使觀眾在活動中獲得科學文化的熏陶和啟迪,做到了真正的普及科學文化知識。此外,太原市博物館還突破館舍的束縛,以展板為主要形式,積極組織流動展覽,走進社區、走進學校、走進軍營等,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看到博物館的展覽,使博物館文化更具有持久性和廣泛性。
2.2 博物館的原創性展覽逐漸國際化趨勢
很多綜合類博物館通過輸出和引進原創性展覽,搭建了與國際交流的合作平臺。太原市天龍山石窟博物館在太原市博物館舉辦的“美成天龍—天龍山石窟數字復原展”(圖1)就是以數字化和智能化為技術基點,不斷促進文化和科學技術的深度融合,以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從而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之后“美成天龍”展覽走出國門,赴法國進行展覽,同時也成為中宣部“中華文化走出去”重點推廣項目。
“美成天龍”展覽采用了讓觀眾參與互動、沉浸式體驗的展覽方式,從不同角度和層次展示天龍山石窟被盜之前的面貌,再現美輪美奐的石窟藝術。利用了流媒體、虛擬成像和三維立體成像等前沿科技,將三維的動畫與二維的場景進行深度融合,打造出數字長卷項目。流媒體是一邊傳一邊播的媒體,采用的是流式傳輸方式在Internet播放的媒體格式,也是多媒體的一種形式。打印思維菩薩像(圖2),利用光學投影原理,采用高亮度光源和大功率設備,把全彩內容投射到投影面上,強大的光源與高清的畫面,給人以超強的視覺沖擊力,觀眾可以和思維菩薩對話。
3 讓文物“活”起來,使原創性展覽與文物資源之間得到更好互動
習近平主席曾經提出,要合理利用文物資源,讓文物“活”起來。要合理利用我們的文物資源,讓文物“活”起來,更加堅定全國人民振興中華的信心和決心。文物承載燦爛文明,文物傳承歷史文化,文物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對于文物的保護和傳承,習近平總書記也高度重視,文物是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滋養,蘊含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和道德精髓,包含愛國主義情懷。
文物是人類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文物工作做出重要指示,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讓5000年的中華文明為人類提供正確的精神引導和精神動力。
3.1 讓文物“活”起來,激活文物生命力
各地方政府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的號召,在有效的科學保護的前提下,不斷推進文物利用的合理性,使文物的價值充分發揮出來。如在山西省政府原辦公地、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督軍府舊址前舉行了交接儀式,現場摘下國徽、“山西省人民政府”牌匾和所用國旗一起交到山西博物院永久收藏,督軍府舊址交太原市政府保護管理。這是我省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讓文物“活”起來重要講話精神,落實轉型跨越發展,將文物資源向社會開放的有益鮮活事例。督軍府舊址現在已經更名為晉商博物院,并向公眾開放,每天參觀的市民不斷,老百姓都感慨,這地方以前我們都是站在門口往里邊望,現在終于能走進大院看個究竟,體會當時的晉商精神,這對明清時期文化起到了很好的傳播作用。
3.2 做原創性展覽讓文物與觀眾互動起來
充分利用主題展覽來弘揚傳統文化,讓觀眾更好地學習歷史,不忘初心。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精神食糧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到博物館參觀展覽已經成為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博物館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窗口,承擔著重要使命。各種原創性展覽發揮著重要意義,極大地推動了我國文博事業的迅速發展。
從我國博物館數量來看,各地博物館逐年在增多,文物蘊含的歷史價值正在不斷融入我們的生活中。比如:舉辦數字展覽,讓人民群眾在家里就可以暢游博物館;VR全景展廳預覽,增加智能講解;運用新媒體進行抖音直播,為觀眾講解展廳的文物,與觀眾互動,用提問題的方式與觀眾交流,還可以發放互動禮品,可以和其他觀眾分享他們知道的知識和參觀感言,觀眾還可以看到一些復原的場景。博物館事業的發展是有目共睹的,舉辦眾多的原創性展覽也是公眾了解更多文物的一個途徑。
3.3 盤活館藏文物,得到良好的互動
近年來,我國博物館之間的聯合展覽日趨活躍,展覽比例也在不斷提高,使博物館的文化輻射力和社會關注度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各地博物館盤活館藏文物資源,用主題展覽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太原市博物館與兄弟博物館的交流也變多了,聯合展覽逐年上升,每年舉辦的展覽也在增多,博物館的受關注度越來越高。各地博物館把自己的館藏都拿出來舉辦展覽,通過歷史文物弘揚傳統文化,讓文物蘊含的價值融入人們的生活。太原市博物館2021年5月18日推出的“錦繡太原歷史文化展”(圖3),就是依托館藏文物舉辦的切合本館的歷史展,以歷史文化名城這一主線,講述太原歷史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事件、重要考古發現以及著名歷史人物,讓觀眾感受太原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深厚底蘊。市民參觀過后也是好評不斷,終于看到屬于太原的歷史展覽了,看到太原的文物了。這個展覽就是結合了館里的館藏進行的策劃和布展。
為了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太原市博物館特別舉辦了“紅色文獻·家風”主題展和“百年薪火耀中國”展覽。通過本次展覽,引領人們回憶中國共產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增強人民群眾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以及增強人民群眾的愛國主義情懷,堅定學黨史、銘黨恩,永遠跟黨走的信念,謳歌偉大的祖國,為黨的生日獻禮。通過展覽讓觀眾深刻認識到紅色政權的來之不易,新中國的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來之不易,今后我們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前行。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舉辦的“燕姬的嫁妝—垣曲北白鵝考古揭示了周代女性生活”專題展(圖4),讓考古發掘出的古墓文物直接與觀眾見面,展覽從四個單元講述了北白鵝周代墓地背后的點點滴滴,拉進觀眾與考古的距離。這些原創性展覽,更好地使博物館與文物之間產生了碰撞、交流、融合。
文物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蘊含歷史記憶,觀眾在參觀博物館展覽的時候,能領略和體會歷史發展所留下的記憶。大力開展原創性展覽能更好地增加公眾與文物之間的互動,促使我國文物事業擁有更美好的未來。
4 結語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想要做好博物館原創性展覽,就需要這種不斷探索、不斷拼搏的精神。在博物館原創性展覽工作中,只有懷著敬畏之心,用心策劃,盡心工作,把展品信息真實全面地展現給觀眾,才能更好地突出展覽主題,進而挖掘出文物的信息和價值傳承于子孫后代,發揮“永葆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