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農村女性作為社會和大眾媒介注視下的特定群體,在網絡時代有著極其豐富的、被他人建構的媒介文本形象,文章關注農村女性主動進行媒介生產的現象。以“巧婦9妹”為例,說明農村女性如何主動尋求技術支持進行自主的媒介生產,總結其傳播特點,探究“巧婦9妹”向受眾展現的農村女性形象,并為農村女性如何更好地主動進行媒介生產給出一些建議,以幫助農村女性提升自身的社會價值和社會地位。
關鍵詞:農村女性;媒介生產;“巧婦9妹”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1)21-0016-03
自2017年5月以來,一個喜歡在短視頻上分享生活的農村女性火了起來,她就是“巧婦9妹”。作為今日頭條的“三農”合伙人之一,“巧婦9妹”中的主人公已經在抖音短視頻上擁有436.2萬粉絲,累計獲贊313.3萬次。通過短視頻平臺,九妹既實現了自身的形象宣傳和流量變現,也在展現家鄉美景、美食、美人的同時,解決了家鄉農副產品銷售難的問題。
一、農村女性對媒介技術的主動探求
媒介技術的進步賦予了農村女性自我展演的機會[1]。農村女性往日在主流話語議程設置中的被動地位逐漸被消解,在短視頻中主動進行自我呈現和意義的生產。在“巧婦9妹”的短視頻中,其儼然成為家鄉的形象代言人,在展現農村女性日常生活的同時,勾勒出一幅生動的農村生活畫像。
(一)主動探求技術賦權
簡潔易懂的操作流程和識讀方法讓媒介資源更加容易獲得,也使媒介的使用權被進一步下放。便捷的移動手機打破了農村女性與外界溝通的信息壁壘,而短視頻極低的準入門檻和便捷的操作將主體自我表達的權力下放到每一個個體,實現了農村女性自我展演的技術賦權。“巧婦9妹”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不僅在西瓜視頻、今日頭條和抖音上發布短視頻,還在淘寶和微店上銷售農副產品,同時也利用微信平臺為粉絲提供售后服務等。
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媒介使用權力滲透到社會各階層,農村女性也找到了一條行之有效的發聲渠道。農村女性不再是主流媒體描繪的被動個體形象,其開始積極主動地利用短視頻進行自我形象的展演,以展現真實的農村女性。“巧婦9妹”創作的短視頻中,九妹是短視頻中行動和展現的主體,不管是九妹被別人拍攝還是自己自拍,其行動的發起人幾乎都是九妹。例如在田間勞作的九妹、捕魚的九妹、做美食的九妹等等,九妹都能夠在短視頻中以一種自由放松的姿態向觀眾展現自身樸實的日常生活。在九妹身上,我們看到了農村女性主動進行媒介生產的主人翁姿態。
(二)主動掌握傳播話語權
在中國,農村女性和城市女性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距。首先,經濟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的落后使農村女性掌握的媒介資源非常有限,因此農村女性在媒介傳播格局中一直處于被動的地位。其次,農村女性的媒介形象長期被刻板化描述:一方面被有些媒體塑造成貧窮、勤勞和樸實的農村女性,一方面又存在對農村女性尤其是對農村留守女性的污名化描述,這兩種形象都清晰地表明大眾媒介對農村女性形象的呈現是片面的,甚至是歪曲的。
“三農”短視頻為農村女性開辟了一個自主發聲和掌握話語權的平臺,使像“巧婦9妹”一樣的農村女性逐漸成為短視頻原生內容生產的中堅力量。短視頻的出現不僅使農村女性獲得了自我展示的機會,也逐漸改變其消費心理和消費模式。農村女性在媒介生產的格局中正經歷著由無聲、邊緣化向有聲、主動化的轉變,正如九妹從一開始的扭捏到現在的自然大方,每一個視頻都展現了她開朗的笑容和辛勤勞動的身影。就像農村平常的田間嘮家常一樣,九妹面對鏡頭,向觀眾講述關于她的農村生產生活故事。因為短視頻直播,九妹學會了蹩腳的普通話,走上了央視的舞臺,成為村里第一個上過電視的農村女性。
(三)主動建構文化意義
符號的生產和意義的表達是借助短視頻進行媒介生產過程中的必然要素。“巧婦9妹”定期在抖音上更新具有自身特色的微觀符號的短視頻。九妹的卡通頭像和獨具特點的網名——“巧婦9妹”,共同刻畫出一個心靈手巧、可愛善良的農村女性形象。如2017年11月25日發布的短視頻,有關南寧老板收購皇帝柑的視頻,在南寧老板壓價九妹時采取了黑白回放的方式,既詼諧地呈現了收購商對果農的壓榨,也體現了九妹的樂觀和大方。九妹在短視頻中富有特色的開場白是“大家好,我是九妹”,質樸的話語,明媚的笑臉,讓每個觀看短視頻的人都不禁被九妹的情緒感染,農村女性也是這么有趣可愛。
各種圖像、文字等符號的意義互動建構了九妹獨具特色的農村女性形象,也將真實的中國農村差序格局式的親屬和地緣關系以一種最樸實的方式展現給觀眾。個性化的符號聚集在一起,促進農村女性群體文化的集體呈現,并獲得身份認同,進而對主流文化建構的農村女性刻板形象做出解構的嘗試。
二、農村女性媒介生產的主觀呈現
短視頻中的個體常常會基于自身的行為習慣和認識,從微觀角度進行內容的主觀呈現。“巧婦9妹”發布的短視頻中,九妹始終是視頻內容的主觀講述者,同時也在構建著自己的媒介形象。
(一)農村女性的自我呈現
九妹原來只是一個普通的農村女性,走紅后,越來越多的人認識了這個普通卻又不甘于平凡的農村女性,她心靈手巧、勤勞樸實、活潑開朗、大方有愛心。比如九妹美食主題的視頻:做肉蛋撻、吃野蜂、烹飪牛蹄、炸土豬肉、吃陽桃等,這些土特產只有在農村才能品嘗到,而九妹用農村傳統的烹飪技術做出了野味,使受眾隔著屏幕就想吃。在九妹捕魚的短視頻中,一根竹竿、一把草、一根細繩就能收獲新鮮美味的野生魚,將九妹高超的捕魚技術展現得淋漓盡致。
沒有技巧的鏡頭,幾乎是以一種最直接最質樸的方式將一個個平常的農村勞動、生活場景展現了出來,卻建構了一個有趣、勤勞、家務農活樣樣都行的農村女性形象,為鄉村生活圖景加上獨屬于農村女性的清新又靚麗的一筆。
(二)主觀構建下的農村景象
在農村相對閉塞的環境下,短視頻成為農村女性與外部世界溝通的窗口,她們通過短視頻構建個體視野下的農村景象,也闡釋著自我認知下的世界。農家的一條小路,一場干女兒的婚禮、一次開鉤機開墾土地,生活中發生的每一次變化都被短視頻以可見、可分享的方式記錄著。當九妹進入鏡頭開始記錄農村生活的那一刻開始,來自農村女性眼中的農村生活景象便誕生了。或許手機屏幕的另一端是許多不認識的人,但通過九妹拍攝的視頻,這些陌生人共同感受著、見證著一個村落的風土人情、美景美食與點滴變化,從九妹身上人們見識到了熱情的鄉村、勤勞的農民,感受到了淳樸的鄉風。
戈夫曼的前臺后臺理論指出,人的外在展示是前臺,私人領域是后臺。而“三農”短視頻將這兩個領域之間的距離縮小,不同于傳統媒體的宏大敘事,“三農”短視頻展現的是個體視角下的微觀世界,更加貼近農民的日常生活。“巧婦9妹”拍攝的短視頻大多是農村的日常生活,記錄了九妹每天的日常點滴與趣事,有原生態的鄉間田野,也有農村簡陋的住房,在這樣的場景中,九妹和鄉親們進行著農村生活的展示。既呈現了農村生活樸實簡單的一面,也向社會傳遞了如九妹這樣的農村女性持有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三)農村女性當家作主
短視頻激發了廣大農村女性的集體參與意識,散落在廣袤農村和束縛于家庭勞動中的女性聚集在網絡世界,她們成為自己歷史和形象的主人,共同書寫農村女性平淡卻又不平凡的農村生活。
如今,短視頻上活躍著許多所謂的美妝達人,然而農村女性的美卻美得自然,美得淳樸。九妹和一群農村女性學習制作口紅,在活躍的氛圍中,大家互相幫忙制作心儀的口紅,開心的笑臉和精致的口紅,展現的是農村女性繁重農活之外的休閑時光,她們也愛美,也會為自己的美添上一抹紅。
美已罷了,九妹還會做飯、種果樹、開鉤機等等。繁重的農活不只是男人才能做的活,農村女性同樣可以撐起半邊天。九妹熟練地操作機器耕地,刷新了網友們對農村女性的認知,原來農村女性不僅只是會干農活做飯,還會這些技術活。
2018年7月15日,“巧婦9妹”通過視頻電商幫助武利鎮安金村村民銷售了滯銷的芒果,拍攝的視頻發布在網上僅2個小時,就有10萬斤的訂單,不到24小時15萬斤的芒果就全部銷售一空。走紅的九妹并沒有忘記自己的初心,她還是每天早出晚歸,干好手里的農活,熱心地幫助老人,并幫助家鄉的人們銷售滯銷的水果,造福家鄉的果農。
三、農村女性媒介生產的傳播效果
(一)積極構建集體記憶
哈布瓦赫認為,個體將自身置于群體中構建回憶,而群體記憶則依靠個體來實現[2]。“巧婦9妹”短視頻中展現的農村景象和人物,是農民群體構建群體記憶的載體。農民工是一個龐大的群體,他們背井離鄉打工生活,長時間無法回歸土生土長的家鄉,難免會產生思鄉之情。而九妹融入家鄉生活的場景視頻,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部分農民工的思鄉之情。
不僅是在城市中的農民工群體,留守家鄉的農村女性,也在短視頻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他們和九妹一樣,早出晚歸,過著普通的生活。九妹做的家鄉菜,九妹干農活的視頻,九妹家鄉的風土人情,無形中帶給她們一種陪伴的感覺,讓枯燥的農村生活多了一些活力和色彩。無論是農民工還是留守女性,他們通過觀看九妹的視頻,都會產生一個共通的意義空間,他們消費短視頻,同時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進行自我意義的解讀,構建自己的家鄉記憶。
(二)跨越城鄉的群體歸屬感
麥克盧漢認為,傳播技術的進步使得人類進入了部落化的傳播時代。“三農”短視頻將散落在各地的農村個體集合起來,將處在互聯網邊緣的群體推向網絡舞臺的中心,展現農村獨特的風土人情。
“巧婦9妹”短視頻中農村婚嫁、集體聚餐等具有鄉土特色的景象在城市中是無法見到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服裝、娶新娘必經歷的幾道程序以及村民們開心的笑臉、熱鬧的氛圍,讓觀看視頻的人產生一種共情。通過九妹的宣傳,農民群體也能夠找到自我生活的價值和存在感,在一定程度緩解農村人的自卑感和疏離感。
四、農村女性媒介生產的不足及建議
(一)技術普及不均衡
技術的普及能夠使個體獲得接近和使用技術的權力,但技術分布的不均衡同樣會帶來媒介生產的落后和不足,農村落后的基礎設施建設使得農村女性的媒介使用和接近機會和城市女性相比遠遠不足。據第4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6月,我國非網民規模為4.02億,農村地區非網民占比為50.9%,非網民仍以農村地區人群為主[3]。盡管互聯網技術的普及已經給農村地區女性帶來諸多福利,但仍有眾多農村女性處于信息閉塞的境地。新媒體的使用應該不斷降低門檻,加大對農村地區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投入,使農村女性有更多接觸新媒體的機會。
“巧婦9妹”也是依靠侄子專業的制作水平和豐富的媒體從業經歷,才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取得成功。提高農村女性的網絡使用普及率,將短視頻加直播的經濟發展新模式推廣到更廣大的農村地區,助力當地農業發展和鄉村文化的傳播。
(二)媒介素養有待提升
學者彭蘭認為,網絡時代大眾的媒介素養包括信息消費、媒介使用和生產要素等。信息的生產者是否擁有較高的媒介素養將直接影響其內容的生產和價值觀的形成,在傳播過程中,其內容的排版、構思、創意等也會受生產者媒介素養水平的影響。
農村女性由于文化水平普遍較低,其媒介使用的能力不足,生產的媒介內容質量也不高,不利于打破大眾認為的農村女性貧困、落后、無知的刻板印象。事實上,九妹的開朗和愛笑確實為她贏得了不少的粉絲,但在《開門大吉》上九妹說錯侄子的學校著實讓人捏了一把汗。因此,加強農村地區網絡設施建設,提高農村女性的媒介素養是當前亟待解決之事。
(三)鄉村主題的表現領域較窄
由于城市與鄉村的文化環境不同,兩者之間的文化習慣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在農村女性的短視頻中,多數都是呈現日常的農家生活,展現農村淳樸的民俗風土人情,雖然在某種程度上減少了城市對鄉村的陌生感,但農村女性媒介生產的內容較為單一,缺乏對公共事務的關注和呈現,例如農村教育的落后、交通設施的落后等。
通過對“巧婦9妹”發布的短視頻內容進行分析發現,雖然有趣的農村生產勞動生活確實能在短時間內吸引粉絲關注,但其內容同質化較為嚴重,都是圍繞九妹的日常生活重復展演。從長遠角度看,粉絲的注意力會因為同質化的內容而逐漸轉移,所以要想持續吸引粉絲的注意力,必須要開發優質農村內容,在媒介使用上既關注切身利益,也關注公共事務。
五、結語
短視頻的普及促進了“三農”議題的生產和內容消費,也從客觀上推動了農村女性主動進行媒介生產構建自身的形象,農村空間由以往的被遮蔽和封閉開始走進大眾的視野。以往,一些媒體對“三農”的報道還停留在固定化的模式和特定的框架下,尤其是農村女性的媒介接觸和媒介使用也常常成為大眾討論的焦點,而短視頻的出現使農村女性找到了發聲和主動展現自己的舞臺,她們用自己淳樸的語言和勤勞的行動塑造新時代的中國農村女性形象,她們不再是無聲、被遮蔽、被規訓的群體,而能在國家“三農”政策的倡導下,書寫下新時代背景下農村女性的華章。
參考文獻:
[1] 魏慧麗.媒介接觸對農村留守婦女自我發展的影響研究:關于山東蒙陰縣農村留守婦女的研究[D].重慶:西南政法大學,2015.
[2] 劉亞秋.記憶二重性和社會本體論:哈布瓦赫集體記憶的社會理論傳統[J].社會學研究,2017,32(1):148-170,245.
[3] 第4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R].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2021-08-27.
作者簡介 陳佳,碩士在讀,研究方向:媒介與女性。